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公平和共享的语境下,如何让所有的人更有文化更加幸福?春节联欢晚会的成功与教训告诉我们,时代不同了,受众的需求也提升了,要求公益文化产品一要细分市场,二要贴近群众,三要创新内涵。  相似文献   

2.
彭燕有一个被问了千百遍的问题。凡与之接触的人,大多要问:“你为什么不走?”她说,这里的官兵、群众需要我。  相似文献   

3.
刘焱 《学前教育》2022,(17):4-13
<正>截至2020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8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4%。然而,人民群众对于学前教育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有园上”转变为“上好园”。但是,当前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仍然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如何?幼儿园教育质量能否与数量的快速发展比翼齐飞?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深入幼儿园现场,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论纲)崔自铎1.为什么要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理论基础?第一,为了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得更深刻些、更透彻些,使他们不但要懂得这一理论的条文,而且要懂得它的精神实质。第二,...  相似文献   

5.
当年一个刚刚加入工农红军的青年同志问胡耀邦同志,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胡耀邦同志说:“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去干;如果军装不够就要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我以为耀邦同志所说的“坏处”,即是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处处体现。一个共产党员占有了这些“坏处”,人民群众便拥有了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名校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容回避地摆在每一个关心教育发展、思考学校出路的教育工作者眼前。一般学校要“争名”“显名”,已有名校要“正名”“扬名”,彼此竞争,彼此超越,形成了百舸争流、红火热闹的教育景观。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掩饰不了理陛的匮乏与精神的苍白。名校究竟能不能一夜打造而成?名校之“名”有何用场?名校发展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术教育》2000,(29):55-57
统计数字表明,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5854元,而农村居民年收入仅为2210元。也就是说,一个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只够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而农村居民则要2至3人的年收人才够。 那么,人们有理由拍案质问:这书咋念?到底让谁念书?教育是什么?是特权还是权利? 前不久,我们看到,在别人不管或管不了的时候,老百姓终于学会自己“想办法找辙”,他们要为孩子上学要个“说法”。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高中阶段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要在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承受能力的基…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发生在人民群众生活上的事,怎样利用数学知识得到圆满解决呢?这类生活实践题自然要出现在全国各地中考题中。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2014,(7):4-6
教育,关乎未来。个体成长因教育而完善。国家未来因个体而精彩。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上月召开,今年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哪些教育提案议案?异地高考、高校反腐、小升初难题、教育改革、南方科大……2013年教育上取得了哪些进展?2014年教育领域要实现哪些目标?百姓群众最关注哪些教育话题?让我们一起走进2014年两会,关注中国教育的未来。——编者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今天,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像《共产党宣言》那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掌握群众;要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性,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要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群众性,深入群众,走近群众;要有深厚的人文性和主体性,关心群众的疾苦,为人民群众鼓与呼。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使人民群众理解、认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1.
教育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是不是真正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教育需求。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教育需求是什么?主要是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为多样教育的需求。一是随着知识、技能的价值越来越充分显现,教育对改变个人命运、创造幸福生活越来越重要,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相似文献   

12.
旷无人烟的团祖山上,有一间摇摇欲料的土砖房,房里有个大铁笼,铁笼里关着一位蓬头垢面,了无生机的年轻人。里边是什么人?是作奸犯科的罪犯?还是得了严重传染病?两者都不是,这里关着的是一个在八十年代末期曾经轰动一方的名牌大学生!他在这里已是三个年头了!他是谁?为什么要关在这里?还是让我们从1989年讲起吧,中国南方湖北省,有一个革命老苏区──黄冈市,这里有个珠林镇,该镇高山丛峙,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群众生活贫困,致富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上大学与外出打工这两条路上。这个镇八十年代曾有一所高等中学,后因生源贫乏,…  相似文献   

13.
“群众”是中国多年来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例如,差不多每个人都填写过的表格,在“政治面貌”(为什么叫“政治面貌”而不是“党派”?)一栏,没有党派身份的人需要填写“群众”二字;逢年过节,媒体必有领导“慰问群众”的消息;一些政府文件和媒体报道常常出现“人民群众”并称的用法;纪念性的活动,会有“群众方阵”或“群众游行队伍”。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群众观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织部分,概括起来主要就是"一个思想"、"一个方法"、"一个态度"、"一个宗旨",即是要有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思想;要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要有一切为群众负责的态度;要有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毛泽东的这些群众思想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镫令 《新读写》2008,(4):50-51
在上海市“人代会”上,有代表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引起争论。有人问余秋雨怎么看,他坦言没有必要。于是有人发表反驳余秋雨的文章。这很正常,只要是理性的辩论,有不同意见很好。但是,一位高二学生拿着《文学报·自由谈》上的议论文《与余秋雨一辩》,问我“代表们有这样的提议,说明人民群众的选举是有眼光的,人民群众为什么不选你呢?就是怕你瞎讲”这种文字属于辩论吗?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择校问题历来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时下,广大人民群众都感觉到子女上学难,究竟难在何处呢?从实质上来讲,难在不但要上学,而且要上好学校,不但要享受教育,而且要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老百姓只有通过子女在考试中获得好的学业成绩,才能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优质的高中、优质的大学去学习,将来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呢?一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革命觉悟。试想一个连理想,目标和信仰都没有的人,怎能理直气壮的教育别人呢?二是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一个惯于说假话,或者在台上讲马列主义,台下搞个人主义的人,尽管他讲的道理天花乱坠,对他了解底细的人,除了反感和讥笑外,还会留下什么呢?三要公道正派,旗帜鲜明。如果政工干部对群众有亲有疏,搞小圈;子或者当老好人,对坏的不去批评,好的不去宣传,不敢扶正去邪,那么他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不会高,他的话别人就很难听进去。可见,政工干部的表率作用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8.
将公用设施建在何处既节约资源义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这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中经常要考虑的问题.有些同学会认为,这些都是科学家、工程师的事。关我们什么事呢?其实有些问题也是很简单的,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就能解决.不信?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能当一回“科学家”或“工程师”呢?  相似文献   

19.
则鸣 《新读写》2014,(1):18-19
文字侦探?文字也有疑案要侦探吗?也有谜底要破解吗?《文字侦探》是科幻书,抑或是悬疑小说?回答既是又不是。  相似文献   

20.
一个单位凝聚力的大小取决于什么?现在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只有单位富了,才能凝聚人心,或所谓“没有钱,人心散”。其实。一个单位凝聚力的大小,取决于广大干部群众是否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取决于单位内部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决于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何;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如何。然而,要创造上述条件,最根本的是要讲政治。只有讲政治,才能增强本单位的凝聚力。一、只有讲政治,才能使广大干部群众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增强凝聚力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思想工作的对象大多数是脑力劳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