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史前音乐乐器以及音乐史料等进行研究,对中国史前的音乐文化以及乐器发展等进行了全面探索。另外,本文还对中国史前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以及音乐文化等发展的方式以及特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周秦时期的乐器分类及民间音乐研究,从周秦时期礼乐文化入手,阐述周时期礼乐文化及乐器概况,继而阐述秦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乐器类别,最后探讨周秦时期民间音乐及其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3.
陶瓷乐器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一种,源远流长。本文从陶瓷的文化特征、音乐特色等几个方面就我国陶瓷乐器的自然美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刘洋 《兰台世界》2015,(6):78-79
山西是我国出土春秋战国时期乐器数量与品种最多的省份,这为学者从乐器实物来研究晋音乐文化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本文即以出土乐器为研究视域,梳理出土情况与乐器特点,考证春秋战国时期的晋音乐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丰富而厚重的民族文化。其中,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陶冶国人情操、承载历史、相辅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中国的民族音乐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乐器类、声乐类、曲艺类、戏曲音乐这几类,而《鼓瑟吹笙中国乐器寻珍》一书则带领广大读者走进传统乐器的大家庭。《鼓瑟吹笙中国乐器寻珍》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出版(作者白雪)。白雪是一名音乐制作人和音乐活动策划人,即兴钢琴弹唱、编曲导师,  相似文献   

6.
中国乐器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时代与文化双重属性,与器乐互为一种表里依存关系,结合这种依存关系,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古代三大乐器群的历史演变,梳理古代三大乐器群体的特色,提出乐器群体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唐皇自高祖以下均秉承着"华夷一家"、"无取臣属"的进步民族观,并颁布了一系列民族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各民族间音乐文化,特别是与音乐息息相关的乐器,在此期间实现了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玥 《兰台世界》2014,(11):21-22
唐皇自高祖以下均秉承着"华夷一家"、"无取臣属"的进步民族观,并颁布了一系列民族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各民族间音乐文化,特别是与音乐息息相关的乐器,在此期间实现了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音乐历史悠久,伴随其实践而产生的乐学理论极其丰富。同时也反映了音乐文化发展状况的资料,包括乐器、乐律、乐曲、声乐、演奏、音乐理论以及与音乐相关的诗歌、舞蹈、戏剧等。音乐文化经常伴随着下列活动而进行交流往来,即有关国家的人民的接触交往、商业活动、人民的迁移流动、政府间的政治和外交活动、宗教的传播等。这份珍宝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10.
铁茹 《今传媒》2010,18(10):166-166,168
改革开放给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生机,这给乐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经济危机对该行业产生了很大冲击,本文根据调研结果,从乐器行业需求、市场地位、新经济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对新形势下的乐器行业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编钟作为中国古代乐器的代表之一,有着先进的铸造水平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本文结合音乐鉴赏知识,通过对商周时期编钟的音乐审美价值进行分析,对先秦时期音乐和乐器的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传统音乐历史悠久,伴随其实践而产生的乐学理论极其丰富.同时也反映了音乐文化发展状况的资料,包括乐器、乐律、乐曲、声乐、演奏、音乐理论以及与音乐相关的诗歌、舞蹈、戏剧等.音乐文化经常伴随着下列活动而进行交流往来,即有关国家的人民的接触交往、商业活动、人民的迁移流动、政府间的政治和外交活动、宗教的传播等.这份珍宝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13.
齐晓雪 《大观周刊》2012,(26):25-25
音乐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民间乐器是音乐传承的载体之一。本文通过对四川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乐器,月琴、口弦、笛子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彝族人民的民俗技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不仅仅是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典范,更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和创举.作为西方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乐器,钢琴在传人中国之后,又经过不断的沿承和发展,在现代音乐发展的历程上树立了不朽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15.
八桂大地是壮民族聚集区域,该民族的传统乐器奇特,品种多样,款式和音调别有韵味,特别是民间传统乐器"波咧"的构造精致独特,在挖掘保护和改良制作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壮民族传统音乐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音乐产业由数字音乐、实体唱片、音乐演出、乐器音响、图书出版等若干子行业组成,其良性状态应是以“创意”为核心驱动力,以发展经济为基本目标,以传承文化为使命的新型产业模式.这种产业模式不仅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生成可观的社会效益,并将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经济、文化转型中发挥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从审美文化、娱乐文化、地域文化、青年亚文化、文化软实力等几方面入手,论述音乐产业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郑觐文是近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起者,他创办大同乐会,改良乐器,探索新型的民族乐队组合形式,改编传统曲目等,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他将优秀的音乐文化传递给后人,践行着其"复兴固有文化,创造有价值国乐"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李艺 《兰台世界》2015,(5):95-96
郑觐文是近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起者,他创办大同乐会,改良乐器,探索新型的民族乐队组合形式,改编传统曲目等,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他将优秀的音乐文化传递给后人,践行着其"复兴固有文化,创造有价值国乐"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就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乐器来说,在先秦时期就有六七十种之多,而仅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一书中提及的就有将近30种古乐器,有鼓、钟、钲、磬、缶、铃等专门打击的乐器,有箫、管、埙、笙等专门吹奏的乐器,还有弹弦乐器的琴、瑟等.到了周朝,根据制作乐器的不同材料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作“八音”分类法,先秦时代,中国的音乐乐器种类就如此之多,可想而知中国音乐文化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班诺洼和考山考作为泰国两处重要的史前遗址,在东南亚史前考古和史前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处遗址虽然文化类型和文化内涵不同,但从出土材料看,都表现出与古代中国有一定的联系和交流。因此,通过对它们的实地考察,不仅更直观地了解了泰国及东南亚的史前考古和史前文化,而且大大丰富并深化了我们对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以及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等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