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佛教在唐代风靡一时,对朝野政治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占当时人口约一半的唐代女性,由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种种原因,其中很多人也投身到佛教的信仰队伍。她们或是出家为尼,或是在家修行,持斋念经,布衣蔬食,放生施舍,修经造像,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遵守佛教的戒律。她们之中有年幼的少女,有中年孀妇,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太,虽然每个人信仰佛教的最初目的不同,但她们在整个宗教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和坚忍却是相同的。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在唐代社会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 ,认为宋人的养生之道极为精辟 ,养生方法极为丰富 ,并注重情绪和心理方面的调节 ,认识到健康长寿不是由命运决定 ,而是靠自我保养  相似文献   

3.
从佛典文学看佛教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的女性观不仅涉及佛教队伍中大量的女尼问题,还反映了佛教如何看待整个社会的妇女问题.早期佛教悲观厌世,以生活为牢笼,以涅槃为解脱,提倡"无生",视性欲和性行为为大罪,将其列为一切戒条之前列.而作为生育和生命力象征的妇女,就被当成"性"和"欲"的化身,淫逸、放荡的源泉和邪恶的标志.小乘佛教认为"为女人不得作佛".大乘佛教虽也在一定程度继承了小乘佛教的女性观,经典在与日俱增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思想洪流的猛烈冲击下,给女性相当高的地位,即使女性为淫逸之源,但只要接受佛教之开化,照样可以悟道成佛.这种抬高女性地位的观念除了与男女平等思想有关外,又与天竺原始生殖崇拜文化的巨大惯性,有着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全盘接受、消化、创新、改良反思的阶段.佛教自公元6世纪传入日本到19世纪中叶幕府崩溃,经历了早期的外在形式(造寺造佛)模仿阶段、日本化阶段、世俗化阶段、停滞发展阶段,深受日本的中国文化情结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考古资料断定,哈拉巴文化时期,出现了商人,并且有了早期商业活动。吠陀时代以后,商人阶级最终形成。佛教与商人关系密切:在经济上,佛教依靠商人施舍;在政治上,为共同反对婆罗门势力,他们结成了天然同盟;在思想上,商人与佛教对婆罗门有着共同的反抗对象,并有共同的思想观点。商人和佛教的合作对推动古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佛教传入日本不仅是文化选择的问题,也是权力争夺的结果.浮于表面的形式便是苏我氏与物部氏之间的斗争.崇信佛教的苏我氏一方的胜利为佛教在日本的传播敞开了大门.此后,日本皇室为了统一宗教信仰,利用民众对佛教与神道在祈求现世利益这一认识上的相似性,积极推进佛教文化的渗入.此外"渡来人"对日本统治阶级与民众的精神影响不可小觑,在...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保州地处宋辽边境,北接广信军、安肃军,南抵祁州、永宁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仅辖一县(清苑)的保州成为宋朝北部边防不可忽视的重镇。为了维护边境安全,防御辽朝侵袭,宋政府精选能臣良将出任保州地方官,并在这一地区设置缘边巡检司,以提高保州与相邻州军的协同作战能力。并采取扩修城池、广开屯田、连通塘泊、广植桑榆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保州地区的防御力量。通过诸多举措,使得保州地区成为宋朝河北边防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为维护宋朝国防安全、抑制辽军南侵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十余年明代女性与佛教关系研究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被佛教史研究者视为佛教思想呆滞的保守期。在这个保守时代,女性群体与佛教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女性在遵循传统的封建礼教标准的同时,又努力在佛教信仰过程中开辟出自由的生存空间。近十年来,史学界对明代的女性群体与佛教关系也有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在回顾明代女性与佛教关系研究的缘起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从女性的佛教观、佛教中女性的主体地位和文学作品中女尼形象这三方面来对明时期女性与佛教关系作深入的探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和评述也势必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瓷民俗纹饰不仅仅作为一种装饰存在,还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对民俗纹饰的深入研究,可挖掘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感受设计者的情感表达。本文以宋朝陶瓷纹饰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纹饰、婴戏纹饰两方面入手,对其中的民俗情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佛教孝道思想中国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在家与出家之别"、"孝贯儒释"、"孝心即是佛心"这几大阶段。在此过程中,佛教伦理的宗教内涵逐渐淡化,世俗内涵越来越突出。这意味着当代佛教伦理只有与目前的世俗生活相结合,才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美国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一次由次级贷款为导火索的金融风暴自华尔街蔓延全球,从金融业到实体经济,从发达经济体到新兴经济体无不深受此次危机的影响。纵观历史,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各个经济体遭遇危机,处理危机的过程。早在千年前的宋代中国就曾爆发纸币危机,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12.
13.
枢密使初设于唐中后期,由宦官担任,皇帝分割相权而设的内廷差遣.至五代始用文人担任,逐渐走向外朝,其权力也伴随五代武人掌权的特征而膨胀到极点.宋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枢密使正式成为一种制度,但在枢密使的任选及其职权上有了限制.至明朝,丞相的废置不设,枢密使制度也随之走到了尽头.枢密使制度从内廷走向外朝的过程,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也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西汉私营商业具有促进农业手工业生产、加强区域分工、实现社会储备、帮助国家财政货币化等重要经济功能,这使其有条件与国家进行博弈.西汉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了商业的总体规模,从而也限定了私商的发展空间.国家与私商的利益冲突导致抑商政策,其目的是将商利从私商转移于国家手中.在国家与私商的博弈中,双方各有多种策略选择,作为主导方的国家通过"试错"找到了最佳策略,在国家与私商之间实现了最优策略均衡.  相似文献   

15.
方以智"参自己本分禅"的禅道观认为,大道本来无常,无需劳神外求,唯心为三教融通的根本。他提倡的三教融通思想,主要指"体无内外,道无彼此"与一二合一的本体融通和"三即一,一即三"与"随""、泯""、统"的方法融通。  相似文献   

16.
佛教史家一般讲佛教的中国化,实质上包括"佛教"与"佛学"的中国化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与<文心雕龙>研究联系起来讲,即包括<文心雕龙>与汉译佛藏原典的关系和<文心雕龙>与佛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学术观念这样两大方面的内容,而后者是重点所在.由佛学思想而带来的对传统思想的新的诠释,对<文心雕龙>的影响应是相当重大的,<文心雕龙>讨论文学创作的心物、神思、虚静、体性、养气等许多理论观点和理论命题,亦当受到儒道释三教思想的交融会通的深刻作用."语词分析"的方法,要特别注意联系<文心雕龙>思想体系的整体来考虑,要注意联系当时的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作较为全面的考察,即要注意"语词意义生成的历史文化积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绍兴五年至绍兴七年,张浚与岳飞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作到分离的过程。造成这种关系变化的导火索是张浚与岳飞对北伐和淮西兵权归属问题的分歧。岳飞愤然离职的行为使将相不和的矛盾公开化,突显了当时武将权势地位的膨胀。张浚、岳飞的矛盾逐渐演变为朝廷与武将、宋高宗与岳飞的矛盾。宋代长期文武殊途导致的文武思维差异与崇文抑武的政治传统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文武互信环境,是导致岳飞、张浚关系走向分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整理的方法,梳理了宋明两代大量史书、文集、笔记中与武学相关的资料,从生源、教学内容、管理机构与办法、学制以及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通过比较分析宋明武学的特点,指出明代武学的完备是在宋代武学的基础和不足上建立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宋明武学的异同,既是文武分途的趋势使然,又是我国"文治"社会进一步完善的表现,不是"尚武"精神的表现,也是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宋明武学的实效都未能实现其初衷,故又遭到严厉的批判,但其制度史意义不容小视,它对我国近现代的军事教育依然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代的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城市发生了深刻变化,处在繁华市场中的社会下层女性,由于生活所迫,在"重商轻义"思想的冲击下,也在商业中一展身手,经营客邸、酒肆、茶坊或为小商贩等等.其经营具有自身特点:经营模式简单,规模、种类、活动区域也很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