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摄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传达的现场感和即时性,这也是它区别于一般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的主要特点。而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来说,面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时候,从对新闻现场感的把握、报道角度的选择,到抓取最佳瞬间,可以供其思考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3.
近几年,广播节目创新给广播媒体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广播节目提出了不断实践探索、勇于推陈出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吴万里 《新闻界》2001,(3):43-43
翻开2月20日各家报纸,被中央召开会议重奖杰出科学家的新闻吸引住了,宣传、报道的力度很大,无论是朱钅容 基的讲话还是有关的报道与社论、评论,都突出了"创新是科技工作的灵魂"这一思想,看后,很能给人以启发。其实,新闻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创新也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就以当日围绕重奖吴文俊与袁隆平二位科学家来说,解放日报的报道真有一点创新的味道,别的不说,以刊用照片看,就十分独特。翻开第二版,即被两幅科学家的生活照所吸引,并且感到效果很好。而以往表彰先进人物,介绍他们生平时,所用照片不是工作照、学习照,就是正面…  相似文献   

5.
罗成友 《今传媒》2006,(11X):55-56
农民、农业和农村,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重视,“三农”问题的报道,也越来越引起广大读的关注。 记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是记感情的真实流淌。作为搞新农村报道的记,首先得从感情上与“三农”融为一体,才有可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报道来。  相似文献   

6.
刘宏奇 《传媒观察》2005,(10):33-34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和研究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农业和农村无处不在进行着脱胎换骨的历史性跨越,农业的区域布局、农民的生产生存方式、农民所面临的市场等都不断在变,热点、难点、亮点、焦点,相互交织,改进“三农”报道,更好地服务“三农”是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电视台,特别是省会电视台在与中央台、省卫视以及省级地面频道的竞争中,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城市台如何生存与发展,应寻求怎样的突围策略?最近,作者和几位同事先后参观学习了广东、四川等省  相似文献   

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的要求如今在新闻界叫得很响.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而要落到实处.必须从新闻的选择、编排、采写等等方面一个一个问题地研究,拿出贴近的办法。只有愿望,没有办法.“三贴近”只能停留在口号上。本想就非事件性新闻即工作报道的主题如何与人更贴近的方法问题谈点意见。在一定意义上说,非事件性新闻其实就是人的新闻.不能狭隘地只把人物新闻归于人的新闻。既然是人的新闻,又是写给人看的.那就理当有人。此所谓有人,包括:主题要贴近人,为人所关注而非为观念而观念;中要有人。不能从头到尾不见一个人:话要由人说.而不是由件说或把件上的话硬安在人头上。  相似文献   

9.
策划是新闻界公认的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前提和途径,而党报的广告经营策划和新闻策划则是异曲同工。两的不同之处在于:新闻报道可以策划,但不能策划新闻;而广告不仅可以策划,而且也可以策划广告。也就是说,新闻只有在预知和已知事实的情况下才能策划,不能无中生有策划出新闻。而广告不仅可以策划已有的,没有的也可以策划。这就是新闻的真实性与广告的市场性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0.
王志  梁敏俐 《新闻界》2003,(6):61-61
就一篇新闻报道而言,影响其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报道主题是否有新意,却是其中最为关键之处。新闻报道怎样才能写出新意?这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下面,我们结合一些优秀记者的采写实例,就新闻报道主题创新的问题作点探讨。一、跳出事情本身之外。新闻报道切忌就事论事。因为就事论事,大家看到的都是同样事实,写出的报道就像一个模子制出来的,大同小异,很难有新意。以登山报道为例,说到底不过是一种体育活动的报道。无非是风雪严寒,高山峻岭,一批登山队员努力攀登,少数队员最后终于登上了顶峰。如果加上一点惊险情节,吸引…  相似文献   

11.
12.
题性报道是融新闻性、宣传性于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宣传色彩十分浓厚。当前,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各地方媒体,都在积极探索改进主题性报道,力求使主题性报道获得最大收视实效。在2006年4月份衢州市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宣传报道中,《衢州新闻》的系列节目摒弃了以往套路式的报道方式,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些创新,收到了一定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陆素 《中国广播》2013,(1):71-72
主题报道是广播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的广播主题报道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时效性较差、内容不够鲜活、形式比较陈旧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12年两会前夕推出的主题报道《我说我的幸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崭新的报道形式打破了广播新闻主题报道的原有模式,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给广播人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盛行已有六年多的时间,在经历了蓬勃发展期后,民生新闻已经步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民生新闻”时代。如何强化“后民生新闻”时代的主题报道,平湖电视台立足节目创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可视化报道具有让事实可视、让规律可视、让过程可视等传播优势,运用可视化技术进行“三农”报道创新,是新闻媒体服务国家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三农”报道应善于用视听手段反映政策趋势、用数据手段把握发展趋势、用策展手段呈现全景态势,依托新技术开展沉浸式报道、多模态报道和智能化报道,反映乡村振兴新图景。  相似文献   

16.
马梅  曹煊 《中国广播》2010,(8):55-57
广播新闻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提升广播新闻宣传的影响力,主题宣传报道就必须适应听众不断变化的收听心理和需求,发挥广播的优势,以丰富的报道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表现形式,让主题宣传报道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7.
李戈 《青年记者》2004,(5):50-50
在新闻报道方面如何多出精品呢?我认为必须从“立意、选材、时效、形式、编排、语言”六个方面创新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8.
做好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是党报宣传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南阳日报》立足党报的权威性和责任感,精心策划,深入挖掘,采写刊发了一系列典型报道,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为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陶伟峰 《新闻传播》2013,(12):25-26
受众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新手法、新形式、新语言采写新闻报道,进行新闻创新,才能不断推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让电视新闻与受众全方位对接,切实担负起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主题是什么?它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新闻主题是报道的核心内容,只有确定了报道主题才能围绕其建造起报道的结构,编织进报道的素材,展开报道的思路。要选准主题首先要选准角度,即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选准角度,需要记者对采集到的素材理解和辨别事物的能力。主题与角度是对立的统一体。新闻主题好比金矿石,含金量再高,假如不经过一番提炼,只能算是一块矿石。新闻素材只有经过作者的认真分析、缜密思考(这里包含着对事物了解的程度,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