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世纪 70~ 80年代 ,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甲午战争后 ,在知识分子广泛传播下 ,这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种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即维新运动。 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发动了“公车上书” ,要求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标志着维新运动的开始。其后 ,维新派四方奔走 ,著书办报 ,宣传、呼吁变法自强 ,蔚成风气。1898年 6月 11日 ,光绪帝下诏全国 :“嗣后 ,中外大小诸臣 ,自王公以及士庶 ,各宜努力向上 ,发愤为雄 ,以成通经济世之才……。”标志着变法的开始。在变法中 ,光绪帝在紧密团结维新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变法伊始 ,维新派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光绪怎样对待“卖国求荣”、光绪的“变法”决心及光绪是“百日维新”的决策者三方面,评述了戊戍变法中的光绪皇帝,认为光绪皇帝是戊戍变法的支持者和“百日维新”的实际决策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试图仿效外国革新中国的开明皇帝。  相似文献   

3.
正1898年(农历戊戌年),清政府当朝皇帝光绪帝在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的推动下进行了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史称"戊戌变法"。当时维新派所势单力薄,没有可以放心依靠的对象。从实行变法的目的到变法的具体措施以及变法的收效成果来看,这场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戊戌变法将他的从政生涯推向了巅峰,但同时也为他的后半生埋下了惨痛的伏笔。  相似文献   

4.
略论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的倾向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绪皇帝参与和推动戊戌变法,却不属于维新派阵营。洋务派与维新派都主张变革,但洋务派要保存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而维新派则要改变君主专制制度,要学习西方的“法度政令”。光绪实际上是倾向洋务派的,他支持变法,是想借“变法”改变有位无权的傀儡处境,因而对维新派的许多主张虚与委蛇,实际推行的是洋务派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不可能超越他的封建帝王地位  相似文献   

5.
1897年,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一篇对历史人物——光绪皇帝论评的力作。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材料的分析研究,充分肯定了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中对“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政治主张的支持和赞同,肯定了光绪皇帝在维新变法中坚定、果放的态度,认为他不愧为一个“爱国之君”,并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戊戌变法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有关“戊戌变法”的规定是: (3)戊戌变法 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该文论述了光绪皇帝与京师大学堂的密切关系 ,并指出京师大学堂的创建 ,是“戊戌变法”的一个重要产物 ,而且是幸免于难的一个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末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戊戌维新运动,如昙花一现,仅进行一百零三天,就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残酷镇压.维新党人或被贬官,或被流放,或被监禁……而“皇上常幽于瀛台,一切不得自由.”(1)变成“欲飞无羽翼,欲渡无舟辑”(2)囚徒.变法时间虽短,但对以后中国历史社会发展影响颇深,这与当时变法的推行者德宗光绪皇帝的名字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一方面清王朝日益腐朽没落,另一方面外国侵略者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日益加深。光绪皇帝站在历史的潮流前面,是位颇有作为的爱国皇帝。曾留学美国的容闳,在评价光绪皇帝时说:“后人读清史者,必将评其为爱国之君”。光绪皇帝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了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公车上书”的经过和“百日维新”的内容,论述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总结了这场历史悲剧深刻的教训,变法虽然失败,但其精神永留人间。  相似文献   

13.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出逃皇宫时,光绪帝曾向慈禧请求由自己与列强和谈以纾国难,遭拒。其后仍未放弃这一想法并多次表露;"西狩"途中光绪虽较之前的幽禁生活好了一些,但并不像德龄所描述的那样获得很多的自由去关注民生、体察民意,他仍受到许多凌辱,有失天子尊严;庚子事变曾让他抱有一丝希望,幻想着由自己挺身与列强进行斡旋。但实际当权者慈禧未能给他任何机会,光绪也在愤愤与无奈之中结束了其悲惨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有一封没有启封的厚而结实的淡黄色信件,收信人是光绪皇帝。从中文档案中推测,这封信来自比利时,是比利时国王雷欧颇勒得二世给光绪皇帝写的一封国书。此信是1906年6月2日写的,于1906年8月3日  相似文献   

15.
16.
《小学时代》2009,(12):26-29
他是一位抱负远大的皇帝,同时又是一位时运不济的皇帝,内忧外患使他的政治抱怨无以施展,反而被幽禁10年;  相似文献   

17.
张惠民 《历史学习》2001,(10):20-22
光绪帝是在清朝统治集团的复杂矛盾中被推上皇帝宝座的,从1876年到1908年,共在位32年,这期间真正有所作为的只有“亲政”的10年,其中给历史留下最深刻痕迹的则是戊戌变法。  相似文献   

18.
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不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而是当时具有发展资本主义倾向的中下层士绅或正处于转化之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其思想代表和政治代表,具有独特的阶级属性即“转化性”,而并非通常所说的“软弱妥协性”;由此所决定,维新派主张进行全局性的根本变革,而不是搞所谓“改良主义”.变法的失败不能归结为维新派对改良这一方式的主观选择,而应从客观历史条件的不成熟上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戊戌变法与社会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副总编胡建华1戊戌变法既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救亡和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一次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运动。尽管这场运动被守旧势力所扼杀,但它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革新政治、变革社会...  相似文献   

20.
清代对于皇帝的教育历来十分重视.还在光绪帝五岁那年,两宫太后就为他择师进学,简派翁同和、夏同善为授读师傅,令他在毓庆宫读书. 光绪帝从一八七五年十二月进学,一直到一八九七年二月西太后下令裁撤书房,在毓庆宫学习了整整二十二年.这个时间几乎是他一生的五分之三.在这里,光绪帝度过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