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猜想是一种跳跃性的创造性的思维。长期以来,一些教师轻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想象力贫乏、创造力低下的现象。我教学几年来,一直尝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较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增强。在教《看月食》(五年制第四册第20课)一文时,我是这样做的:一、导入新课,诱发猜想新课伊始,诱发猜想,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2.
反思传统的数学教学,笔者提倡在日常教学中教猜想、学猜想、用猜想,通过对猜想能力、猜想意识和猜想习惯的培养,使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著名数学家、教育家G·波利亚曾说":我要向各年级所有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提出:的确,我们应该学习证明法,但我们也要学会猜想。"猜想思维无疑是创造性思维,而猜想意识和猜想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品质,也是中学数学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3.
数学猜想是一种合情推理,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既是科学发现的先导,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主要途径有:积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供丰富的"猜想"素材;在新授课中激发学生猜想的欲望;在习题课中点拨学生猜想的思路;在研究性课题中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等。并认为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猜想的层面上,还要教学生反思、论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  相似文献   

4.
数学的魅力之一在于猜想,有猜想便可以有发明和发现.新课程改革向初中数学教学提出较多新的要求,核心点便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求培养学生猜想思维的方式方法.解数学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和解题能力,被视为培养学生猜想思维的强有力抓手.基于此,文章着重从三个方面探究引导学生将猜想思维应用于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路径,一是借助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二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验证,三是确保数学题型的丰富性,并指出有效培养学生猜想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片段一】师:现在我们知道耳朵的构造了,谁能猜想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生:我是这样想的:声波由耳廓传播到外耳道,外耳道传播到耳膜,再到耳蜗,耳蜗抖动,听神经连着大脑,耳朵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师:哪位同学再猜测一下?[反思: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目标,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猜想在传统教学中是很少见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先让学生猜想:“谁能猜想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然后在以下教学步骤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目的是使学生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 :“要求学生初步地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 ,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 ,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不依靠明确的分析活动 ,不经过严密的推理论证 ,而从感性材料直接捕捉 ,迅速领悟到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带有一定的猜测性和预见性。牛顿曾说过 :“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 ,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 ,变被动学为主动获取知识 ,那么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坚持探索 ,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效果良好。我的做法是 :一、对学生进行猜想、联想思维方法训练猜想、联想是创造的先导 ,根据教学内容 ,积极训练和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联想 ,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训练学生猜想、联想可以分三步进行 :( 1)提供具体材料 ;( 2 )提出猜想 (假设 ) ;( 3 )验证结论。例如 ,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 ,可先拿出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 ,引导学生拼成平…  相似文献   

8.
猜想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发现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高斯说:“没有大胆而放肆的猜想,就谈不上科学的发现.”观察、猜想、探究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数学猜想是一种探索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经。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要成为好的数学家,你必须是好的猜想家。"由此足见,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学猜想思维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还应贯彻以下几项重要原则:主体参与原则、探索创新原则、暴露思维过程原则、合作化原则、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或举出范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猜想的兴趣,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一点做法与认识,供参考.一、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数学猜想的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  相似文献   

12.
数学猜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合理猜想,是具有独创性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从培养学生数学猜想的意识、提供学生猜想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数学猜想的方法、创设数学猜想的情境等方面来提高学生数学猜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猜想”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进行思维训练的教学。而“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所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对数学教学来说十分重要。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实践证明,“猜想”使人们获得了许多真理,它推动着数学科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寓  相似文献   

14.
<正>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一、通过猜想、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猜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用猜想的方式。经常性地把猜想渗透于课堂之中,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相似三角形"教学中,我出示了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两幅中国地图有什么关系?形状又有什么特点?"在  相似文献   

15.
猜想是数学智慧中最活跃的成份,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猜想不是胡思乱想,是合理猜想,是具有独创性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从转变观念,培养学生数学猜想的意识、猜想兴趣、猜想能力,教会学生猜想的方法,会对猜想结果进行严密的证明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猜想是根据某些已知的事实材料与已有知识,通过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猜测性推断。为什么在科学探究中要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呢?首先,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探究与创新的源头。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科学探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韩峰 《考试周刊》2011,(68):175-175
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它是使学生思维发散的最为活跃的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就让学生认识到猜想能力的重要性、正确地认识猜想、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猜想兴趣等方面等方面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8.
探究是学习数学的生命,没有探究就不可能有发现,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使他们达到会合作,会创新呢?一、鼓励大胆猜想,促使主动探究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一个多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培养创新萌芽的好办法。教学中,鼓励学生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验证,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出  相似文献   

19.
牛顿讲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如何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在以下四方面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猜想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验、演示中展开直觉猜想;启发学生运用归纳、类比进行猜想;教会学生猜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20.
陈晓燕 《广东教育》2003,(10):28-29
“猜想——验证——结论”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形式。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猜想——求证”的思维方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正是当今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为猜想提供条件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只有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才会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猜想的机会,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猜想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曾经听过“圆柱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