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是一种非常合理的语言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目前已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语法格式,是一种合理的语言现象。它的合理性包含有两个基础:语法基础、语用基础。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90):9-10
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日语语法可以分为"学校语法"和"日语教育语法"。语法教学在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教材采用的语法体系,具体分析两种语法体系及教材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由于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的一次革命,Langacker所提出的认知语法是基于对乔氏生成语法批判之上的.本文从哲学基础、语言研究模式、语义观等三方面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本校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常出现的语法问题出发,指出普通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并多方面、全方位地分析了语法教学必要性的诸多因素,同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语法教学的新见地。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不能忽视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应注重传统语法与交际语法相结合,注重英汉语法的比较,重视口语语法,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ction Grammar)是当前国际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Goldberg认为构式是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是语言研究的中心,在她的专著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中全面阐述了构式语法的理论基础、研究单位、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前,语言学界对修辞和语法的关系的认识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语法是修辞的基础,一种认为,语法结构的变化是修辞需要的结果,修辞管着语法。文章认为,修辞和语法的关系,既不是语法是修辞的基础,也不是修辞管着语法,而是二项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上期笔者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给大家讲解了Flash动画制作的基础,本期将跟进Action Script(以下简称AS)基本语法的学习。大家可别一听到“语法”两个字就头痛,其实只要你有一点编程基础,就很容易上手的。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日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读音和语法表达错误。本文总结几种常见的错误,并对错误的原因作简单的分析,希望对今后日语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的"副+名"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副+名"结构存在的可能性,基于汉语语法功能的"隐含性";"副+名"结构形成的现实条件,是汉语副词与形容词语法与语义上的关联性;汉语"副+名"结构的认知基础,源于汉民族长于具象思维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自然数"1"在许多语言中都有同无定性相关的语法表现,比如不定冠词、约数标记、不定代词等。通过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认知基础,说明"1"表无定性不仅同人们诠释现实世界的方式相关,也同自然数"1"自身的独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先秦汉语的语言实际出发,提出研究先秦判断词的几条原则.第一,先秦判断词的研究必须遵循语法的客观性,密切联系语言实际,对语法现象作出合乎客观情理的解释,不能以翻译代替语法研究.第二,先秦判断词的研究必须遵循语法的社会性,结合实际语言用例,考察语言结构规则运用的普通性.第三,先秦判断词的研究必须遵循语法的继承性,运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判断词的产生、发展的历史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语法隐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他在《功能语法入门》(Halliday 1985)[1]最后一章指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并不是某种语言中的特有现象,而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依据;其次探讨了语法隐喻的分类,可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其中人际隐喻又由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构成;之后又简要的探讨了语法隐喻和词汇隐喻的关系;最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语法隐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词的语法分类,应当按层级关系进行。可是,21世纪众多的语法论著和高校教材中,词的语法分类的层级关系却是错乱的。考察并研究这些错乱,为词的语法分类提出合理的构想,是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共处于同一个连续统中,之间不可能有一个分明的界线,重“通”或重“工”的语用功能是分别构式性质的前提。修辞构式必有语法构式的依托,语法构式衍变为修辞构式基于构式词变、义变、式变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构式意义压制的必然后果。修辞构式向新的语法构式的转化是语法类推机制作用的结果,修辞构式有限的能产性磨蚀了构式不可推导性的根基,也成为衍生新的非典型语法构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重叠是汉语中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汉语中为什么会普遍运用重叠 ,与汉语所属语言类型、汉语词语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趋势、“能指”与“所指”矛盾、语言习得、汉文化心理、认知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基础阶段CBI暗示性语法改革实验为基础,运用了问卷,访谈和测试等研究方法,在内容依托教学的框架下,针对暗示性语法改革对学生的语法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重点探讨了内容依托模式下语法教学的策略和可行性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取消语法课对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暗示性语法教学既关注内容教学,又关注语言教学。它对中国的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名物化是语法隐喻的一项重要来源.名物化在英语语篇,尤其是书面语篇中大量存在,并具有多种功能.许多语言学家用不同方法对名物化现象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用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对名物化结构在小句层面的功能分析可以提高对名物化结构的意识程度,从而了解和掌握名物化结构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尽管目前看来语法隐喻研究尚处于欣欣向荣之机,但是,一则由于语法隐喻理论包含的内容过多,而且很多内容互不相干,甚至互相对立;二则由于语法隐喻理论无法解决语义和语法形式无法割裂以及语义和语法形式的合理融合问题,由此使得语法隐喻理论未来的“消解”成为可能。我们认为“消解”首先发生在术语层面,“语法隐喻”和“一致式”这些术语所遭遇的诸多理论问题可能使得它们最终被弃用或者取代。其次,“消解”也可能发生在理论解释层面,对语义层的详尽描写可能最终导致语法隐喻理论的“消解”:一是,对语义层的详尽描写使得词汇语法层的存在受到质疑;二是,对意义动态构建过程的详尽描述和揭示可能消解“语法隐喻”机制的解释作用。最后,语法隐喻理论新解实质是对语法隐喻理论的“消解”。从事物发展的螺旋形上升角度来说,“消解”的理论指向性是多维的,一方面,它意味着对原有理论框架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对原有理论框架的扬弃。  相似文献   

20.
反义类聚(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和语篇)的双方是在意义上具有矛盾或对立关系的聚合体,如果从更高层次看,它们是以"同"为前提或基础的.譬如严格意义上的反义词在音节数量、色彩意义、语法类别、语法功能、语法结构、语法单位层级、对举使用时的语境、词汇系统等方面都有"同"的因素.更何况,从语源上考察,有些反义词是同源词;从词汇系统中考察,有"正反同词"现象;从语用上考察,有语言义相反、语用义相同的言语现象.因此,反义类聚也就成了同义集合.由此还可推演出这样一个论断:凡是同类的对象在某方面都具有共同的"意义",就此而言,语言中的任何一种类聚都可看作同义手段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