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学校体育是中学生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易元香 《体育世界》2007,(12):27-28
本文以国内外近几年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为大背景,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体育改革在指导思想和新概念、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等3个方面的改革状况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梳理了基本观点。了解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体育改革现状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改革的认知并不理想。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省十多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探讨了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效应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方向英 《体育世界》2008,(10):37-38
本文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对在学校体育中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中学学校体育中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通过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发展研究,揭示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旨在使人们全面地认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李卫东 《体育学刊》2016,(4):97-101
采用《中学生学校体育评价量表》,以广州市1 900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中学生对学校体育状况的评价。研究结果:1)总体而言中学生对学校体育状况的评价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相比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较低,尤其是初一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的总均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来源于城市的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评价总均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3)就读于城市学校的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的总均分显著高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和农村学校学生。4)国家级示范性中学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的总均分显著高于省一级学校学生。5)体育特色学校学生学校层面的体育评价总均分显著高于非体育特色学校学生,但在个体层面体育评价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1)中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评价总体状况良好。2)中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评价在人口学变量、学校地域类型、学校等级类型、是否体育特色学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3)年级、家庭居住地等人口学变量,以及学校地域类型、学校等级类型和体育特色办校,均是影响中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玉英 《体育科技》2005,26(1):77-79
竞争能力是个体为了生存与发展应拥有的首要能力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竞争,就没有成就。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竞赛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地挖掘教材的竞争因素,灵活地选择组织教学、课余训练和竞赛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培养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发展中学生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学校体育向“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学校体育必须融入“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实施学校体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体育创新教育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体育创新教育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痛苦,更给学校体育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针对学校体育中的安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的相关措施,以促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学生体育非正式组织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非正式组织”的概念最初用于心理学中人际关系的研究,是指社会正式组织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组织成员在互相接触和了解中渐渐发现在其他成员身上也存在一些自己所具有、所欣赏、所喜爱的东西,从而相互吸引和接受,频繁的非正式联系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久而久之,一些正式组织的成员之间的私人关系从相互接受、了解逐步上升为友谊,一些无形的、与正式组织有联系、但又独立于正式组织的小群体便由原来松散、随机性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  相似文献   

11.
经过调查研究,河南省中学生闲暇体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参与闲暇体育锻炼的时间、人数、体育消费等都居于较低水平。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充分增强中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系统性健身模式,培养中学生的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体校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校相关职业教育资源,提出转变教学观念、调整课程设置、拓展职业能力,提高体校生的择业及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学“体育后进生”的气质类型、“个性”心理特征和“体育后进生”气质类型与体育教学活动关系的分析研究,提出转化“体育后进生”的教育要“以人为体、区别对待”;要“关心爱护、表扬激励”;要“民主教学、团结协作”;要“降低难度、培养兴趣”等教学对策,从而来帮助和提高“体育后进生”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陈华红 《体育科技》2004,25(1):84-86
体育教学是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体育不仅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 ,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体育学科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因此 ,从体育教学实践中 ,不断探索如何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农村中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体育消费的观念很强,主要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观赏性为辅的多元化趋势。影响农村中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差,学习任务重,家庭的不重视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太原市部分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长短等方面与心理健康关系加以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参与活动次数的多少、活动时间的长短对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活动次数越多,活动时间适当的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等方面都较强,促使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访谈法,对中小学体育课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为人师表,提高教师感召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及中小学阳光体育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各分维度平均分大小依次为:健康型、愉悦型、社会型、学习型、健美型、挑战型;自身需求得分稍高于社会拓展得分。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主效应在各维度上有不同差异,且存在交互作用。男女生在各维度上都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型和学习型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各年级体育生活方式各维度得分在一、二年级呈增长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到高三有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体育课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偏重技术、技能教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学生应付考试而学习。使得大批学生随着学业结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参加体育锻炼或环境变化而参加新内容的体育活动。为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兴趣,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汉、维、哈族1130名中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进行分析,对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状况、每周运动次数情况、体育价值观与运动行为关系等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