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微博的概念 微博,网友喜欢将其唤做“围脖”,即所谓“微型博客(Micro-bloging)”,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是最近新兴起的一个web 2.0表现,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你可以通过你的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你的微博客发布消息.微博客的另一个特点还在于这个“微”字,一般发布的消息只能是只言片语,像Twitter这样的微博客平台,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  相似文献   

2.
近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中央主管部门领导、各大网络媒体负责人纷纷表示,网络已经对我国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正逐步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根据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已有8700万的网民,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6.8%。我国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上网,而他们上网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网上学习和休闲娱乐。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青网总裁欧阳向群认为,网络在学习、娱乐、交往、消费等领域正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愿意进入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3.
2010年底,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多所高等院校联合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微博"在"地震"、"世博会"之后排名第三。也正是这一年,登陆中国内地3年之久的微博终于开始"兴风作浪",仿佛一种看似微小的蝴蝶效应,在无意间引发了传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激烈革命。微博,twitter的中国版本。它以"暴发户"的姿态,雄踞网络媒体发展的榜首。我们无法说清,到底是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微  相似文献   

4.
杨纯 《上海教育》2006,(8A):4-5
2005年堪称中国博客年,2006年则大有“全民皆博客”之势。一时间“今天你‘博’了没有”之类的话语风靡天下。但与这些骚动和热闹无关,一个务实的博客群体正在不为人注意地悄悄涌现,当成千上万的人在“博客”里痛苦、兴奋、孤独、无奈,展示着百般情绪时,他们却在自己的博客上展示着对工作以及职业人生的思考。 这个群体就是——教师博客。博客,不仅改变了他们,他们身边的人,甚至远在五湖四海、素不相识的教师也因此而走到一起,共同关注学生、反思教学、切磋课改……[编按]  相似文献   

5.
跃跃 《良师》2010,(2):56-56
近几年来,“博客”这一新鲜事物开始走进国人的网络生活。虽然一开始,人们并不适应这种全新方式,但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在一批先行者的带领下,博客开始风行起来,并逐渐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2011年的十大关键词,有一个词将跨年上榜,那就是微博。2010年是社交网站蓬勃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微博风靡全国的一年。中国网民已达4.57亿,截至2010年12月,中国微博访问用户规模超过1.2亿人。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中国互联网实际不重复微博独立用户数,2011、2012、2013年底预计将分别达到1亿、1.68亿、2.53亿人左右。微博的出现,让个人和群体都开始思考新传播方式带来的改变和可能。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方式,让很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间没有很好地连接,甚至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通过"在生活中教育""教育生活化"两个方面阐述教育应该与生活融通的观点,改变孩子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呼吁家长在生活的点滴中,以轻松的方式融入教育;教师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生活化,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懂得如何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线下和线上生活,以及思维方式等都受网络影响,悄然发生着变化。本文对比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调查CLoS(Cyber Lifestyle of Student)2012和CLoS2013年得出,学生上网地点越来越多元化,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学生上网的主要途径,在学校上网的时间明显增加。部分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偏低,课前预习习惯成恶化趋势,家庭作业普遍偏多,课堂教学与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之间的鸿沟成扩大趋势。对课外补习班的喜欢程度有所降低,更多集中在学科成绩提升的补习上。学生网络素养相对去年有所好转,过度使用网络的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9.
何银 《中小学电教》2012,(Z1):36-39
一、引言2010年中国互联网正式从博客时代走进微博时代,时至今日,微博已不仅仅是一种新兴媒体,它更成了大众记录心情、发表评论、共同娱乐的一种形式。截至2011年2月,我国微博用户突破2亿。微博除了个人唠叨、发泄心情外,在政务公开、产品营销、新闻报道、图书情报领域  相似文献   

10.
微博,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个人社区,是以每条不到140字的文字不断更新信息、与人即时分享的平台。它历史极为短暂,从出现到风靡仿佛就是一刹那的事情,却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教育研究,是教师之间智慧的点滴交流,是相互之间和风细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博客风靡互联网世界,被认为是继BBS、E-Mail、Q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被誉为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不仅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赵亚蕾 《考试周刊》2013,(18):114-115
<正>一、微博创新带给世界的巨大影响1.技术研发和商业方式的变化。从运营方式来说,几大门户都采取邀请的形式吸收高质量的用户参加微博的内测,应用公关手段采用名人效应吸引用户参与互动,最后时机成熟时推出。采用名人效应推广微博在早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不是目的,微博应该尊重每一个人,平等对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粉丝们可能对名人产生视觉疲劳,这就需要用另外的办法来维持住用户,比如像豆瓣似地以兴趣为导向形成一个个网上虚拟社交团体。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一起谈论大学校园里的青春。从时下流行的关于青春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以“快”为特征的时代里,青春的美好似乎只在回忆中。青春易逝,人们过早地老去。这是很多人对于青春的感叹。这样的感叹与青春有关,不属于正在拥有青春的人们。就像心向未来的年轻大学生们,他们理解的青春不是年龄上的一个阶段,而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习惯。他们的青春与梦想相连,却不拘泥于传统思维中的宏大叙事——他们的梦想也许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网店,也许是拍一场娱乐大家的微电影.也许是做一次说走就走的长旅行……这样的梦想与企业家、大导演、旅行家无关,这样的青春只属于他们。他们注定是这个时代最精彩的一群,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刊开辟《校园》栏目,旨在为大学生的青春提供一个展示舞台,让我们在他们的青春和梦想里看到这个时代的活力,看到美好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博客——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我们翻开《辞海》,可能还找不到博客一词,但今天恐怕谁也不可否认,博客正在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中。你喜欢它也好,不喜欢它也罢,它总是要与你相伴,说不定某一天,你就成了一名狂热的博客,或者你暂时还不是博客,但突然间成了别人博客的主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非常突出的一方面就是交流通讯方式的改变.继E-mail、QQ、博客等网络通讯工具普及之后,一种以短小、即时、便捷等为特点的新的网络交流平台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微博”.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呼吁将网络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探索教学形式的新思路.鉴于目前微博迅速普及的趋势,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其引入语文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证明适当地运用“微博”对语文教学来说是具有推动意义的.大致来说,这种推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时间已经跨人21世纪,世界也以越来越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新世纪以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构成最大影响的,莫过于信息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了。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最负盛名的朦胧派代表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北岛曾写有一首一字诗:网。那个时候的他绝对想不到,这个字在多年后会成为全球人的图腾。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种号称互联网的技术被开发、运用以来,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力冲击着每个人的生活。网络用户也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着。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全球网民已经超过了12亿;截至2008年4月,中国网民已经突破2.11亿。互联网对大至政治、经济,小至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无论什么事情,什么热点、焦点、疑点都会通过互联网被定格、放大。两千多年前,被称为物理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曾发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而现在的人们也许都可以放言:给我一个鼠标,我也能撬动世界。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时代大背景下,中小学生作为在网络和数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数字一代,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对数字一代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策略的实施、教育方法的采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数字一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络生活方式的内涵和组成要素进行了重点剖析和阐释,并形成科学严谨的调查问卷。最后,以北京市中小学生为基础样本,对其网络生活方式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继手机短信和QQ后,微博已成为时下孩子们使用最多的交流方式之一。"微时代"来袭,孩子通过在网络上发表微博来"直播"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有的孩子还会上传手机随拍的照片等。另有一部分孩子会选择在微博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34-139
作家审察生活的方式包括艺术视角和分析生活的方法两个方面,从"五四"新文学开始,历经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工农兵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有着多次不同艺术视角和分析生活方法的转换,但除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之外,最重要的是从阶级视角向文化视角,以及从理论性、模式化的阶级分析方法到文化化的阶级分析方法的转换,这是文学的文化性本质的回归。社会视角,生活视角,阶级视角都可以产生好的作品,但是,最为深邃的还是文化视角;社会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都可以作为作家分析生活的方法,但是文化分析方法,则是最为深刻的分析方法。在阶级分析方法之中,文化化的阶级分析方法是最具有穿透力的。作家对审察生活的方式的选择,当然最后由作家个人所决定,但在选择的过程中,尚有重要的时代与社会的因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