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公共课程的问题分析与调整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以其师范性而存在,伴随着师范性的消失而消亡。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师范性不强,学生师范素质不高,是近年来困扰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因此,近年来关于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颇为强烈。本文立足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公共教育课程的现状,结合新的课程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师范教育是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教育。面临日益开放的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不仅传统的优势日趋减少,而且出现师范性严重缺失的现象。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性缺失的表现极为鲜明,在当前形势下,地方师范院校必须突出师范特色,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3.
一体化教育与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深入分析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趋势 ,明确了一体化教育发展趋势对承担师资培养的师范院校的客观要求 ,在剖析当前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目标、结构等基础上 ,指出了当前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一体化教育发展客观要求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 ,并对建立适应一体化教育趋势的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师范高等教育的承载主体,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学科建设品质决定着“新师范”建设的总体品质。在“新师范”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应树立系统性、协调性、开放性的学科建设理念,通过学科交叉、知识整合与社会服务等路径将教育学科打造成“轴心骨”学科,更加有效地发挥地方师范院校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师范院校的招生呈现了由“冷”变“热”的喜人转机,然而,师范生专业思想教育这一热点问题并没有随着“师范热”的升温迎刃而解。在“师范热”的表象中隐藏着复杂的入学动机,高考生对师范院校的选择并非完全出自对教师职业的真正理解的真心向往。在“师范热”的大背景下,高师院校应从新的视角上更有效地实施对师范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师范院校实现了由单纯师范教育向综合高校的转型,并由此形成了师范性与综合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名”与“实”之间的矛盾、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设置的矛盾、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与教育类课程教育的矛盾、教育资源分配中的矛盾。只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矛盾,实现师范性与综合性的互补共生,达到矛盾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该类院校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师教育体制的改变,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将不再由师范院校独家经营。教师教育将由过去封闭性的体系走向由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共同分担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师范大学包揽教师教育的传统已经开始动摇。探索“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对于高师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师范院校正面临着发展模式的转变,即内涵式发展。其含义为是指以教师的提高追求学生的提高,以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并以质量提高为标志的新型发展模式。师范院校内涵发展起因于顺应形势积极转变、师资生源格局变化、挖掘优势谋求发展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四个方面。而要真正推动师范院校的内涵发展需转变师范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师范教师的工作风格;创建师范教师集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面向 2 1世纪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客观地分析了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教育的优劣势及培养的师范人才竞争的市场形势 ,提出师范院校在市场竞争中应保持清醒头脑 ,突出办好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10.
师范教育改革正处在由教师职业专业化教育向教师职业证书转变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招收非师范生,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共存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章探讨师范院校扬师范之优势,弃师范之劣势,培养具有师范特色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师范生成才模式。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教育的世纪。我国的教师教育亟待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传统的师范院校和非师范综合大学各自该扮演怎样的角色,由竞争走向合作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师范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师范院校中的非师范理工专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师范院校综合化转型的成败。因此,“以学生为本位”原则的提出确立了具有前瞻性、特色性非师范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从而探索如何在非师范理工科专业发展中实现培养模式的自适应调整将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面临三个基本任务,即有效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发展要求,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等.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巩固教师教育在非师范院校的地位,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策略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规格,建构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开放、互动模式,施行学院化管理方式,加强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师院校非师专业良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是师范教育改革的一种需要,关系到师范院校能否良性发展。但是师范院校在发展非师范专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的专业自我认知度不高,学校办学能力不足,社会的认可度低等不利因素。因此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张寿松 《现代教育科学》2003,(2):99-100,105
师范校院是集综合性、师范性、学术性、开放性、国际性、独特性于一身的一个有权整体。这些特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戴作则 《湖南教育》2005,(21):17-17
当前困扰小学教育的莫过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以澧县为例,全县2848名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为44岁,而且大多数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教师年龄偏大、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我认为解决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解决“源”的问题。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源”是师范教育。过去小学教师主要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改“三级师范”为“二级师范”后,中师培养小学教师、师专培养初中教师、师范本科院校培养高中教师的格局被打破,中等师范学校不复存在,小学教师便没有了专…  相似文献   

17.
我校《教师口语课》是在徐天佑校长的倡导和支持之下,自1984年在无大纲可依、无教材可施、无资料可鉴、无教法可循的困难情况下,由万里老师开创的。几年来,深受国家教委重视,并拟使之作为一门必修课而向全国师范院校普遍推广。1991年12月国家教委师范司即组织有关学校起草了《教师口语》的课程标准:其“师专部分”由我校和绍兴师专共同起草;其“中师部分”由长沙第一师范和福建长汀师范共同起草;然后由国家教委师范司加以综合。1993年2月中旬,师范司又召集课题组及有代表性的师范院校和某些出版社的专家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我国师范院校转型后出现的“师范性”削弱的问题,提出了师范院校转型后仍然坚持师范性的必要性。强调师范院校转型后“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范性”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具体的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我国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政策客观上引发了新的教育不公现象,扩大了师范院校层次上的差异。同时,我国教师教育在投入、开放性、学术性和创新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构建开放的大师范教育体系,突出师范院校的地方特色和师范特色,增强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服务一体化的能力,丰富师范教育的内涵,提升师范院校的适应能力,是新时期师范院校发展的有效策略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农村培养合格毕业生,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建设,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对师范院校提出的重要任务.然而,我国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师范院校为农村教育提供服务的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造成了农村不合格教师"出不来"、师范毕业生"进不去"等问题.对此,我们需要重建政府、市场以及师范院校之间的关系,进行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