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扰着:荆轲能算一个英雄吗?作为英雄,荆轲最主要的品质不外乎勇于献身和长于谋略。如果以此来衡量荆轲,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2.
《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形象是复杂多面的,他性格丰满、个性突出、情感丰富细腻,而历来对荆轲的研究往往把荆轲归结到典型游侠一类,忽视了太史公笔下荆轲形象的多面性.将荆轲形象跟其他刺客形象对比,可以看出荆轲形象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中,荆轲名列榜首。他受命于燕太子丹刺杀秦王,未遂而死。后人评论,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荆轲智勇双全,值得赞赏。”认为荆轲是个足智多谋的英雄。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他是个勇有余而智不足的侠客。  相似文献   

4.
潘南峰 《学语文》2009,(4):18-18
一场精心谋划、准备已久的行刺行动以荆轲的身受八处创伤被斩而终止。荆轲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完成自己短暂的一生。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荆轲是失败了。燕国是灭亡了。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远没结束,“中国第一侠客”荆轲的形象永远是鲜活的,是勇士、谋士、壮士、义士的化身。  相似文献   

5.
听过荆轲刺秦王这段故事的多数人称不畏牺牲、勇刺秦王的荆轲为英雄。荆轲真的是英雄吗?非也。战国末期,秦国部队压至燕国边境,曾被秦王羞辱的燕太子丹一心为报前仇,救国难,物色一人去刺杀秦王。荆轲“应运而生”了。他本是一个不务正业,吃喝嫖赌的浪荡公子,不客气地说就是流氓、无赖。燕太子丹投其所好,为笼络荆轲,当荆轲夸一女子的手美时,他残忍地将该女的双手砍下送给荆轲。燕太子丹是多么阴险卑鄙、多么残忍,而荆轲还拿此人当知己,作生死朋友,甘愿为其“效犬马之劳”。一个被阴险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的天空中,荆轲,是一个让独裁者、暴君难以人眠的人物,也是一个让无数“草根”眼睛发亮的形象。无论是《战国策·燕策三》中,还是《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都是一个“节侠”形象,他性格深沉、刚毅、慷慨,他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他不畏强暴、不避艰险……每一人都可以有他心目中的荆轲,而我们的任务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去了解真正的荆轲,  相似文献   

7.
《荆轲刺秦王》一文绝大部分篇幅描述荆轲的刺前准备,刺前准备的描写又侧重表现荆轲的智勇、谋略,极少篇幅真正描写刺杀过程,原因在于荆轲武艺不精而有谋士风度,他的真实身份是"文士"而并非刺客。只因荆轲一诺千金做了这么一件本应由刺客来做的事而载入史册,这种身份角色的倒错使得行刺失败的荆轲位居《史记·刺客列传》之首。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刺杀行动.无疑是战国末期的“荆轲刺秦王”.千百年来.人们常常为荆轲的豪迈和悲壮而欷歔感叹。仔细推敲,你会发现荆轲这个人实在不靠谱.靠他刺杀秦王.不失败才怪。  相似文献   

9.
作为刺客,荆轲可谓受人瞩目与称道。但无论从当时刺杀秦王荐刺客、交刺客、备信物、取沃土、求利刃的精心准备,还是副手的挑选,以及荆轲与太子丹的心理分析,荆轲刺秦王必以失败告终。这既有外在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是荆轲个人原因。他导演了一场悲情演出却坏掉了刺秦大计。他是个好演员却不是成功的刺客。虽然过程重要,但结果往往更是我们所追求的。由此看来,荆轲实不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0.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从河北来到陕西,行刺秦王嬴政。然而他最终也没有获得成功,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做一个英雄。荆轲的事迹是因《史记》而流传千古的。在《史记》的《刺客列传》里,司马迁描写了五个刺客,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笔者:“荆轲”能算一个英雄吗?他似乎只是一个“失败的刺客”而已。《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五个刺客的事迹。除了荆轲之外,另外四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以说都是胜利者。  相似文献   

12.
刘松亭 《语文天地》2012,(15):13-14
在教学《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笔者:"荆轲"能算一个英雄吗?他似乎只是一个"失败的刺客"而已。《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五个刺客的事迹。除了荆轲之外,另外四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以说都是胜利者。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荆轲。荆轲似乎连一个合格的刺客也算不上,更何谈是一个"胜利的刺客"了。那么怎么才能算得上"合格"的刺客呢?怎么才能行刺成功呢?笔者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人情大似债     
战国时的燕太子丹为了刺杀秦王,花重金罗致天下死士,只要听说哪里有不怕死的“好汉“,他马上就去聘请,荆轲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被他“挖掘“出来的人物。太子丹竭力满足荆轲的一切欲望,不惜金钱、不惜美女,而且,降尊纡贵地逢迎荆轲“顺适其意“  相似文献   

14.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战国时期刺杀秦王的一位有名的人物是谁?生:(众)荆轲。师:是谁派他去的?生:(众)太子丹。师:对,是太子丹。据说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要荆轲去刺杀秦王。在临行前的宴会上,太子丹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手,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着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人将美人之手斩断,放在盘子里,送给荆轲。(众生惊讶)这则故事,一方面说明了太子丹的残酷野蛮,另一方面也暴露出…  相似文献   

15.
周铁英 《现代语文》2011,(12):57-57
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壮举一直被人们称颂着。时隔千年,荆轲的大忠大勇、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仍然鼓舞着人们。  相似文献   

16.
<正>《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一篇课文,当我饱含悲壮的激情讲完了这一课后,我问:"大家怎么看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呢?你们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样,觉得荆轲是在逆历史潮流而行,他的行为简直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他这是飞蛾扑火,以卵击石,结果只是加速了燕国的灭亡,简直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此时班里学生几乎全体深表赞同,又点头又恩的,我震惊了,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让荆轲去刺杀秦王,就特意宴请他。宴会上,太子丹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双手,不禁魂飞天外,连连赞道:“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在《咏荆轲》一诗中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把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他的剑术不精。诚然,荆轲的剑术并不超群绝伦,在前往燕国途中与盖聂论剑,被盖聂“目之而去”。而剌秦失败后,鲁勾践也叹息说他不懂剑术:“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相似文献   

19.
千古风流     
荆轲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专诸、要离、庆忌三大刺客齐名。然唯独荆轲被人们千古传颂,为什么呢?就因为他具有勇于牺牲自己拯救国家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20.
人情大似债     
战国时的燕太子丹为了刺杀秦王,花重金罗致天下死士,只要听说哪里有不怕死的"好汉",他马上就去聘请,荆轲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被他"挖掘"出来的人物.太子丹竭力满足荆轲的一切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