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菲  常晨 《内江科技》2011,32(11):25+15-25,15
疏松砂岩油藏分布范围广、储量大.这粪油藏开采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是油井出砂因此,油井防砂工艺技术的研究对疵松砂岩油藏的顺利开发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油气井出砂的原因.分析了日前常用的几种防砂技术和防砂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泥质疏松砂岩油藏泥质、粉细砂含量高,开发过程中存在易出砂和易堵塞的问题,如采用传统的机械防砂工艺则防不住泥质和粉细砂,或防砂有效而产液量大幅度下降。对此,需针对油藏出砂堵塞机理,实行有针对性的防砂解堵措施以延长防砂有效期、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本文介绍了胜利油田高泥质疏松砂岩油藏的堵塞机理和防砂解堵配套工艺。  相似文献   

3.
针对疏松砂岩稠油油藏低产、出砂的开发难题,研究开发了压裂防砂一体化技术,通过一趟管柱对疏松砂岩地层进行脱砂压裂,再挤入树脂涂覆砂对缝口以及射孔孔眼进行固结,以达到改善地层流动性能与防砂的双重效果。该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成熟可靠,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具有显著的增产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4.
聂厚文 《内江科技》2009,30(8):95-95,140
本文对闽南油田的出砂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闽南油田早期防砂的方法,分析了闽南油田出砂后油层的空洞形态以及防砂方法。实践证明:管外充填防砂技术对于疏松砂岩油藏中后期出砂的防治具有很好的适应性,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疏松砂岩储层适度出砂技术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介绍了适度防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适度防砂技术的应用条件、防砂方式优选、影响因素和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化学防砂在疏松砂岩油藏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念  赵林  吴华 《内江科技》2009,30(4):96-96
化学防砂具有工艺简单、渗透率恢复值高、适合疏松砂岩油藏防砂、后处理简单等特点。本文就化学防砂的特点、主要方法及应用进行探讨,介绍了化学胶结防砂、人工井壁防砂两种主要方法,并指出化学防砂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鄢旭 《内江科技》2011,32(3):135+155-135,155
曙一区超稠油为疏松砂岩油藏,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出砂成为制约其高效开发的主要矛盾。通过对出砂机理进行分析,对适合超稠油油藏的各种防砂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在前期采用防砂射孔,生产过程中采用耐砂泵,对出砂井采用TBS防砂筛管、人工井壁防砂等机械和化学方式防砂,可以有效的解决油井出砂对生产的影响,提高油藏开井率,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口采油厂水平井在开发疏松砂岩油藏过程中存在着防砂工艺不配套完善的问题,对国外和国内油田水平并防砂工艺技术进行调研,综合调研结论对河口油区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推荐了相应的完井防砂工艺技术对策,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河口油区疏松砂岩油藏分布广泛,经过了长时间的开发,受地质、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套损井的数量逐年增多,防砂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套损井防砂效果,开展套损井防砂工艺的研究,对防砂工具、管柱进一步改进,优化防砂参数,提高套损井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油井出砂是砂岩油层开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对于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是提高采油速度的主要障碍。我国疏松砂岩油藏分布范围较广、储量大,产量占有重要地位,油井出砂是这类油藏开采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1.
防砂工艺的改进与实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松砂岩油藏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井易出砂,油井持续出砂最终会导致油井停产甚至报废,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因此出砂的油井必须采取防砂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石峰 《中国科技信息》2006,(19):58-59,61
油井出砂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油田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割缝筛管防砂工艺是一种新型防砂技术,它是结合深部解堵技术、稳砂固砂技术,以充填防砂工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本文简单论述了割缝筛管充填防砂技术中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和实验,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该项防砂技术适用于草13区块以及类似的疏松砂岩地层。  相似文献   

13.
聂飞朋 《内江科技》2013,(11):47-48
<正>本文结合胜利海上埕岛油田疏松砂岩油藏地质特点和具体的工艺应用条件,针对常规缝状绕丝筛管外窄里宽、不能自洁的缺点,研制了新型的低剪切、防堵塞滤砂管,该滤砂管采用缝状、缩—扩结构,粘度保留率高,能够满足注聚井分层防砂的要求。通过海上4口井现场试验,注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胡贤淑 《今日科苑》2010,(14):39-39
草13块位于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该区块岩性为粉砂、粉细砂岩,储层胶结疏松,地层出砂严重。针对该区块存在的问题,2007年加强了工艺攻关,在解堵防砂工艺技术、预充填防砂工艺技术、割缝筛管高压充填防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本上改变了草13区块严重出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李德忠 《内江科技》2013,(11):49-50,38
<正>针对非均质油藏油井井段长、夹层大,地层亏空、出砂严重、层间物性差异大、常规防砂有效期短的防砂难题,研究设计了一趟管柱进行2段以上的分段防砂施工。在现场3井次的应用效果表明,分段压裂防砂工具及管柱性能可靠,施工参数设计与油藏紧密结合,一次实施成功率达到了100%,为油田开发中后期疏松砂岩油层多层井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压裂防砂技术,解决了非均质油藏多油层油井压裂防砂难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胜利油田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油井目前在开采过程中采用一套层系多层合采,导致层间矛盾加剧的问题,研究了针对出砂油井的分层开采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一体化井下管柱,该管柱利用液压分层开关实现对油层开采的选择性,利用工具的夹壁腔提供通道,采用循环砾石充填防砂的方式进行油层防砂,实现一趟管柱对出砂油井进行分层开采。通过在胜利油田的推广应用,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林樊家油田是一典型的薄层、粉细砂岩、常规稠油油藏,油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于1986年投入开发,先后采用过绕丝管管内砾石充填防砂、涂料砂防砂和复合防砂工艺,初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0年产油达到了18万吨。但由于防砂工艺单一,配套工艺不完善,导致防砂有效期短,原油产量逐年下降,至2002年降至年产油6.7万吨。经过采油厂广大技术人员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在不同开发阶段针对林樊家油田地层特点和生产需要,形成了不同的防砂工艺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防砂工艺存在不同程度地降低渗透率、影响油井产能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结合深部解堵技术、稳砂固砂技术,以充填防砂工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割缝筛管防砂工艺。文中对割缝筛管充填防砂技术中的地层预处理技术、充填用量的设计、充填压力和排量的设计、携砂液的优选、充填工具和筛管优选等方面的研究和试验进行了论述,并对充填防砂后的井底压力降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应用证明,割缝筛管防砂工艺技术适用于草13区块及类似的疏松砂岩地层。  相似文献   

19.
<正>盘二断块位于临盘油田西部,含有面积15.8 km~2,地质储量3174万吨。该区块油藏岩石胶结疏松,出砂严重。为此,我们对该区块应用的各种防砂工艺进行总结分析,找出目前防砂工艺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途径。1P2单元防砂工艺应用效果分析1.1油藏概况(1)岩性特征。盘2块沙三下主要发育细砂岩、粉细砂  相似文献   

20.
张雪松 《金秋科苑》2010,(22):149-149
胜利油田浅层气藏以河流相沉积的透镜状疏松砂岩为主,由于储层埋藏浅、压实程度低、胶结疏松,气藏开发过程中易出砂,严重影响了气藏的开发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了气层出砂的成因及对储层伤害,认为防砂完井方式可有效抑制地层出砂对气藏开发的影响,提高气藏采收率。但完井中的射孔过程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储层伤害,但可以通过优化射孔工艺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