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都有自己的不同经历和体验。教师需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他们在课堂上此时此境的兴趣、学习动机以及对学习的预期等;需要了解所教授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经验如何融合,以促进学生新知的生成,并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成为促进学生新经验的增长点,依据这些背景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胡宏伟 《湖南教育》2005,(18):18-18
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经历,正是这些导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新课程倡导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建构,它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个体的体验,关注学生的独特思考,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  相似文献   

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这些求,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体验性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联系、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一、激活学生生活体验,开发生命载体课程资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他们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活的地理教材。这种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内生性,它可以能动地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教学资源中有特殊的作用。他们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可能…  相似文献   

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观这些目标,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应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同时也有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具体表现就是情感和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训练学生对文章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  相似文献   

7.
吴云新 《教师》2016,(4):19-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就必须让作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写出有独特体验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致力于创造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片段,写出趣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激励学生要在体验中生活,生活中体验,并且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中实现体验学习的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循环中的不同体验。教师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陈伟  蒋雅琴 《江苏教育》2007,(24):35-36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两个要求,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倡导这种“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激励学生要在体验中生活,生活中体验,并且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中实现体验学习的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循环中的不同体验.教师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学校,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在课堂、办公室、楼道中,老师厉声斥责,被批评的学生灰溜溜地低着头。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恨钱不成钢.上演的批评场面就更多了。说实在的,我们谁也不是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会在对生活的体验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学生难以在课堂上有效学习的,必须借助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果学校能够利用假期生活的特点,指导学生就这些课程内容进行有规划的体验学习,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为此,学科教师首先要对整个学段或至少要对一学年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研究,选出那些特别需要通过生活体验才能有效学习的课程内容,然后逐一探讨体验方式,尤其要关注时间、地点以及学生个体参与体验的可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界存在着一种比较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在文学阅读教学中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由的阅读,他们应获得的关于生活的认识、审美的体验、情感的熏陶、智慧的启迪都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划重点,抄结论。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任何一方面都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即从不同角度分析,它所表现的主题都是不同的,但是为了图方便,教师会给复杂多元、具有无限意义的作品下一个固定的结论,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对课文整齐划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生活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建构基础,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从层次不同的系列开放性情境作为学生活动的素材,这种富有新意的设计,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新观念,创造新教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即教学方式活动化,活动内容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精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和熟悉感.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高考作文.不管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市卷.都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200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集中体现了这些精神、与往年相比.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当前生活.关注学生体验.关注理性思辨更加突出,这就是新高考给我们带来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朱明生 《中学文科》2007,(9):128-128
我一直都在庆幸自己是一位语文老师。教学中能有那么多的情意可以表达,有那么多的思想可以交流;教学中有那么多的知识可涉猎,有那么多生活可以去体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说、笑、逗、唱,学生可以想、练、做、打(指辩论)……真是其乐无穷,其趣也无穷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陈永安 《广西教育》2013,(45):39-39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习作失实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表明他们缺乏生活的真实体验。学生只有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对此,教师应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并在习作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理念】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情绪体验变得更加丰富的时候,这些不同的情绪能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可是有些学生缺乏对情绪的正确认识,认为“高兴”“快乐”这些积极情绪是好的,“愤怒”“悲伤”这些消极情绪是不好的,他们无法看到消极情绪可以给自己带来成长。本节课通过情绪故事分享和小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情绪,引导他们发现每种情绪都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  相似文献   

20.
一、角色体验的特点及类型所谓角色体验,是指某种角色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情感活动,一种对情感的感知方式,即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实践是角色体验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实践活动的角色体验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验方式大致有:1.本位角色体验。在学校是“学生”,在家庭是“子女”,在社会是“孩子”,这都是学生的本位角色。体验与学生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只要做个有心人,什么时候都可以实践,从而获得体验。如对打扫卫生加以引导,在学生内心即会产生多种体验:诚实劳动,珍惜自己或他人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