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蚌埠市三县四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取的41690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数据,对比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养分资料,探讨了蚌埠市二十五年来土壤养分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二十五年来,蚌埠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呈增加趋势,土壤速效钾呈降低趋势,土壤呈现出较明显的酸化特征.种植制度、肥料施用等是土壤养分演变的主要原因,合理施肥是改良土壤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年农田土壤养分监测资料及有关统计数据 ,对滁州市农田化肥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和施肥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整化肥投入结构 ,增加钾肥投入 ,适度调减氮磷肥 ,推广有机与无机配合施肥 ,氮肥深施 ,增施微肥以及农作物根外追肥等技术 ,科学施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 ,是实现农田土壤养分平衡和施肥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1983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和2007年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数据,分析对比了闽清县白中镇灰黄泥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7年闽清县白中镇灰黄泥田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1983年提高了3.69 g/kg、25.01 mg/kg和25.78 mg/kg,而土壤pH值却下降了0.61.说明经过24 a的耕作栽培,灰黄泥田的土壤养分含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壤酸化问题却趋于严重,为此提出种植紫云英,积极推广稻草回田,以及全面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4.
1课题生成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搞好肥沃工程,推广测土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农作物需肥与十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肥料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学校有许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总想亲自动手测定七壤中的养分含量,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展创新实验教学,进而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项目,并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置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对比田间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肥料效益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辉县不同类型土壤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增产玉米555-1 278 kg/hm2,增收1 212.75-2 781元/hm2.肥料利用率提高3.96%-14.17%.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肥效的发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实现玉米增产、增效、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管道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氮浓度营养配方对番茄结果期营养液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探讨智能温室营养液配方和调控措施。方法:试验通过智能温室施肥机施肥,在日本园试配方基础上设置3个氮水平,利用PVC管道水培,初始pH和EC分别设置为6.5和2.0。结果:在番茄结果期,不同氮水平条件下,无土栽培营养液性质有较大差异。番茄结果期营养液p H值呈升高趋势,以中氮处理升幅较小,一周内pH值升高了0.98;营养液DO值呈下降趋势,在增氧后12小时降至4mg/L以下。营养液中NO_3~--N、NH_4~+-N、可溶性磷、可溶性钾呈下降趋势,EC值可较好反映营养液养分浓度变化,与NO_3~--N、可溶性磷、可溶性钾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智能温室水培番茄结果期营养液以中氮配方较为适宜,日常管理以每天增氧2次,EC值降至初始值的2/3时更换营养液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果树“双佳”施肥,一是指选择最佳的施肥时期;二是指将肥料施于果树的最佳部位,以充分发挥肥效,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一、最佳施肥时期根据果树各个时期的需肥特点,全年分4次补给肥料为宜,施肥量应依树势、树龄等灵活掌握,切忌‘平均主义”。果树生长期追施速效肥料,不仅可调节当年生长和结果对养分需求的矛盾,还能为来年开花结果打下良好基础。1.花前施肥。果树萌芽至开花期消耗养分较多,如果上年贮存养分不足,养分供应不及时,就会使花期延长并降低坐果率。因此,花前应适量追施速效肥料,有条件在花期再喷施1次250倍的棚砂水…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春育夏栽棉花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在中上等地力棉田上,移栽密度52500株/hm^2条件下,春育夏栽棉花氮肥,磷肥,钾肥的配合施肥效应。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以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及部分产量构成因素为目标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分析了配方施肥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肥料与石膏配合施用对滨海盐土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探讨了滨海盐土适宜的肥料品种。结果表明,肥料与石膏配合施用对滨海盐土玉米生长有显著影响,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配合石膏施用在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上处理效果较好。供试肥料品种间,玉米生长中后期在干物质累积量上均表现出有机无机复混肥(F2)、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F4)〉无机复混肥(F1)〉生物有机肥(F3)〉对照。在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的基础上增加石膏用量可明显改善玉米生长状况,但在无机复混肥基础上增加石膏用量会显著降低玉米干物质累积量。肥料品种对玉米养分吸收有显著影响,在玉米苗期养分吸收上,N吸收量以有机无机复混肥(F2)较高,K吸收量以无机复混肥较高(F1),肥料品种间磷素吸收量差异不显著。石膏施用对玉米苗期N、K吸收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P吸收量。滨海盐土地区玉米栽培以有机无机复混肥(F2)、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F4)配合石膏施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化肥“三施”技术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是指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配方施肥包括“配方”和“施肥”两个程序。“配方”就像医生看病,对...  相似文献   

11.
小麦科学施肥技术华琼1配方施足基础肥基础肥俗称底肥,是播种前结合土地耕整施入,适当深度耕作层土壤中的肥料。其主要作用是为小麦一生营养期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奠定基础,防止各生育期严重脱肥,并有助于深肥引深根,增强根系抗倒伏的能力。基础肥要求用有机肥和无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泥炭、椰糠、城市污泥为基质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6种处理不同的基质配方,筛选适合石竹在智能温室栽培的基质配方。方法:用石竹幼苗为供试材料,测定6种基质处理供试石竹的主要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石竹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2.200%,对6种处理石竹的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及排序,筛选出处理3和处理5两种优选基质配方。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智能温室栽培条件下的石竹基质配方筛选,建立了一种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型肥料和常规肥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常新型肥料是在常规肥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规肥料是指"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用和部分兼有改善土壤性质的物料",新型肥料是指"加入新材料,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改变品种或剂型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肥料".与常规化学肥料或与施肥技术改进有关的新型肥料,一是以常规化学氮肥为基础的新型肥料,即缓释氮肥和控释氮肥,其合成有机微溶性氮肥和包膜氮肥两种类型均能有效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二是通过改进施肥技术形成的新型肥料,即叶面肥料,叶面肥在我国已成了一种产业;三是农作物栽培方式变革应用的新型肥料,即CO2气体肥料,适于设施农业施用,保护地蔬菜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四是类似微量元素肥料功效的新型肥料,即稀土肥料,对各种作物有多方面的促进生长和增产效应.新型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新型肥料,为农业提供高效、优质、对路的肥料产品,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华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是金华市农业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土壤分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样分析、地力监测分析、农产品品质分析等。  相似文献   

15.
根据缺素区相对产量判断各试点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对新乡市土壤供肥量及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的增产效果与肥料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NPK、NP、NK、PK及N、P、K三类七种模型提供的施肥决策信息和期望产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不同试点的推荐施肥量为:新乡七里营点以PK二元二次回归模型提供的施肥信息,施纯N ...  相似文献   

16.
以猪后腿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主要指标,对微波五香粉猪肉粒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成品的理化参数.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猪肉粒中五香粉、食盐、白砂糖、酱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9%、2.5%、4.0%、1.3%时为微波五香粉猪肉粒的最佳配方.在此条件下制作的五香猪肉粒色泽光亮,风味独特,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基肥 追肥的施肥方法,研究了沼肥不同施用方法对糯玉米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肥施用方法对糯玉米的氮、钾、磷吸收动态影响显著,影响作用从高至低次序依次为:处理E,处理D,处理C,处理B,处理A.  相似文献   

18.
配方施肥是传统经验施肥技术向定量施肥技术的较大改进.实行配方施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并获得高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在化学课的课外活动中,连续进行了三年的多元素叶面肥配方田间试验,总结出有机肥为基础条件下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比例(配方见表).利用该配方进行叶面喷施,可增强农作物吸肥能力,促进酶的活性,提高光合强度,使作物积累的有机物质增多,达到增产目的,小麦灌浆期叶面喷肥,增强了抗御干热风的能力,千粒重增加7克.水稻、棉花中后期喷施,均表现出防早衰、增产…  相似文献   

19.
对红烧肉烹饪过程中的调味配方和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观评价为标准,确定制作红烧肉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制作红烧肉的最佳配方为:以1000 g红烧肉为标准,植物油100 g,黄酒100 g,糖40 g,水300 mL,锅底温度100℃,炖煮时间60 min.此时制作出的红烧肉品质最佳,旨为工艺化...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理平衡剂及应用技术一性质与功能植物生理平衡剂是运用植物营养原理,以土壤为介质,施肥为手段,依据植物的生理特性和所需养分及养分间组合原理科学配方、研制的一种既有肥效又有药效的综合营养剂。制剂为浅绿色、蓝红色粉末状,中性。它具有四大功能:第一,有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