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握21世纪化学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必须对21世纪化学学科、化学教育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当前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状况及其素质实现途径进行科学分析.其结构模式包括化学教育专业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新兴学科知识,基本职业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高质量的教育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化学学科教师素质的要求。通过对所采集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林业院校专业特点,提出了化学学科教师应具备以职业道德为核心,遵纪守法,勤勉敬业;服务于专业发展的以广博知识为主的文化知识结构;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技能和能力;较强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等5个方面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市场对高职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带来了高职物流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却出现了高职物流人才“不好用”和“相对过剩”的问题.这主要是高职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科学导致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缘故。在分析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专业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是一个不可任意替换的专门职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教育专业素质(职业道德、教育知识和能力)和学科专业素质(学科、知识和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对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很多,我校着力于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为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以学校为基地,利用、并整合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的在职的继续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高师范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以及化学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的现状出发,在实践和调查分析的基础提出了面向21世纪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培养模式及师范教学课程建设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指培养学生在掌握一定化学专业基础理论基础上,能借助一定的实验设备和相关技术,运用化学及相关知识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是学生创新素质的集中表现,是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进行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由于高师化学教育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文学科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化学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思想,造成高师化学专业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一直得不到重视和培养,绝大多数毕业生在…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具有多维复合的结构形式。小学教师的职业知识为本体性专业知识、条件性专业知识、扩展性专业知识和实践性专业知识。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指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设计技能、教育技术使用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小学教师的素质是指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和专业性向。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合理构建高职教育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注意的问题和一般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首次提出高职教育学生能力、素质结构的“山”字模型理论。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以此为根据,明确培养目标.树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先进理念,调整课程结构,以此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继续教育是完善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补充,对创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拓展和提高的再教育。其任务是结合科研生产实际,使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地了解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熟悉和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技开发的创新能力。继续教育与经济发展结合非常紧密,不但起点高、针对性强、潜效期短,而且教育方式非常灵活,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继续工程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必将为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质,增强企…  相似文献   

11.
侯礼  赖寒 《考试周刊》2012,(51):19-20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在更新化学学科的教育理念、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化学学科的教学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进行了阐述,以迎接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朝晖 《学科教育》2002,(10):45-45,F003
本从教育教学观念、史学理论水平、一般知识能力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对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了介绍及分析。  相似文献   

13.
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直接影响着其将来从师的水平.通过对数学专业师范生必备专业素质,如数学专业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数学实践知识、教学教学能力与技能、教师专业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调查,得到了一些相关数据.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教学专业师范生具备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能力,而缺少创新探究能力、科研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特点,我们应该根据这些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中学化学素质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具有一定化学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广泛适应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一、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化学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不仅要制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方法目标,还要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标。初中化学知识中特别是涉及到化学史知识方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中国园林专业设置的沿革与园林教育的现状,根据社会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以及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业务范围和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依据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提出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编《教师职业素质问卷》,对河南省几所师范院校中文,英语,数学,化学,体育,音乐及美术等专业的245名98级学生入,出校进行两次问卷调查,发现了目前师范生在专业思想,综合能力,心理品质,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素质缺陷;探索出了师范教育中各专业教育与师范生素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提出了加强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及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强化综合意识,“弱化”专业思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以及积极应对世界教育信息化提出的各种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最终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落到实处,然而通过广泛调研,我们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尝试构建一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素质结构,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在职培训、招聘与选拔以及专业发展等提供借鉴.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从知识、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维度构建了一套一般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然后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分析,将一般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推演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上,初步从知识、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维度构建了一套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素质结构.之后使用了Delphi法咨询了三位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并根据他们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了框架.  相似文献   

18.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与现代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中专化学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任务,必须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诸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在于,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能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并且可以正确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化学问题。在此意义上,中专化学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技术人才的素质的高低。我国的改革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期”,社会对人才岗位职责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中专化学教学改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任务。  相似文献   

19.
高师化学实验教法课是化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前必修的重要课程,由于现在高校考研风的冲击,严重地影响了未来教师的必备素质的培养.针对此现状,我们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上入手,对高师化学实验教法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力求适应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提高化学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制药专业课题组在实践中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熟练强化和基础理论知识的适度整合;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经过三年的专业建设,探索出一条高职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