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堡骏吴霞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7):19-28
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和俄国社会可以走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发展道路的基本观点,关涉如何正确理解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涉如何正确评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与当代社会主义性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读和分析《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含初稿、二稿、三稿和四稿等)的写作背景、目的与理论核心,可以得出马克思认为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存在着不走西欧资本主义道路而径直走向西欧资本主义社会所趋向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机会,俄国抓住这个机会的必要条件就是放弃继续走1861年开始走的瓦解俄国公社的道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内容是指,社会主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影响和支持下,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到达社会主义。对于现实中的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由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所设定的前提都不存在,用这一思想来解释现实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之间的差异问题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王作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14-16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个重要学说。马克思阐述世界历史理论的经典文本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但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全面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形态》、《宣言》的解读上,还必须进一步研究马克思在创立世界历史理论后是如何应用的,而这集中体现在马克思对东方社会(俄国,印度,中国等)走向世界历史道路的个案分析上。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就是对东方社会走向世界历史道路的个案分析,也是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月红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22(2):8-11
通过对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探析,阐明历史环境是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从而把握这一思想实质,立足本国现实,寻找本民族的特殊道路和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5.
郑祖铤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1-6
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是他东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俄国村社问题。马克思运用他的历史环境理论,通过对俄国村社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俄国村社发展前途两种可能性的预测性设想,指出,如果有成功的俄国革命的引导和利用与它同时代的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就,俄国村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俞良早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2):4-11
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强调自己在俄国能否“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上不持看法或观点,并且反对把自己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发展和灭亡的理论视为“一般发展道路”的理论.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里,马克思强调“从理论上说”俄国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而占有西方资本主义生产的成果,但是必须“从纯理... 相似文献
7.
陈露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163-163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道路过程中,针对俄国等东方国家保存农村公社的国情,运用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即"跨越论"的思想,这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探索适合本民族的社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对此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论"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并对其"跨越论"思想沿革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郑祖铤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8,(4)
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运用他的历史环境理论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性及其所处的独一无二的历史环境的具体分析而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虽然尚未得到充分的阐释和未被实践所完全验证,但它是俄国乃至东方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可能性,并得到了部分的初步验证。作者不同意《黄淮学刊》1998年第2期发表的《人类历史进程的现实与理想》一文的一些提法和观点,并提出和论证了自己的看法。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商讨有助于对这一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的历史哲学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志坚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3,17(3):9-10
在马克思晚年的思想中,"卡夫丁峡谷"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之一.笔者通过对有关原著解读,发现学界的争论中存在着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0.
裴勇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3):54-57
马克思之所以研究俄国农村公社问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马克思指出俄国农村公社具有"二重性"、孤立性等特点。对待俄国农村公社的走向问题,马克思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资本论"时期,马克思对农村公社持中立态度,既不认为它具有生命力,也不反对它有生命力;在1877年《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持悲观的态度,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遭受资本主义的一切灾难;而在1881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及其信稿中马克思又持乐观态度,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1.
王复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9,15(3):20-21
马克思关于“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一语,只是见于他给查苏里奇复信的三篇草稿中的初稿,正式寄出的信件中没有这个提法。有关马克思给查苏里奇复信的史料到1924年才第一次公开发表。在讨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时,应该把这些历史情节向读者有所交代,否则,读者会把“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一语误以为是马克思的一个明确论断。马克思给查苏里奇复信草稿中没有“跨越卡夫丁峡谷”字样。将原稿中“不通过”三个字换成“跨越”二字,与原文的词意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2.
夏新年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18(3):4-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在俄国引起震撼,俄国民粹派反对《资本论》关于由资本主义灭亡到社会主义建立的一般发展道路,认为俄国存在古老的农村公社及合作制,可以不必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从而促使马克思对俄国公社前途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张明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3):14-18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但不是任何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都必然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本意中的“卡夫丁峡谷”不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只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某些阶段和导致的经济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灾难。无论是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还是有关“卡夫丁峡谷”问题的相关文献,马克思均没有提出“跨越”的思想,只是对该问题作了深入的有益的思考和酝酿。“跨越”是指俄国在落后的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不经过”是指俄国农村公社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通过其他的社会发展道路而过渡到社会主义,二者是根本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跨越“设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思想,其实质是以俄国为参照,探讨落后国家如何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过程。跨越“设想”根据唯物辩证法是完全可能的,根据“世界历史”理论是有条件可能的,但根据当时世界及俄国的现实则是不可能的。对这一“设想”应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态度来总结。 相似文献
15.
单永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79-8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理论界对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研究,一直成为热点之一。原因就在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这种反差促使我对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再认识,以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韩清恩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2):31-34
马克思晚年的俄国社会发展道路设想是在特定背景下,从东西方相互结合的角度提出的。既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有现实社会条件基础,是一种特殊的共同胜利观。它也表现,不存在一个适应于任何民族的固定不变的发展模式,落后民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向更高阶段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是实现完全"跨越"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李宽松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9(4):30-32
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对于东方社会的意义是重大的。本拟从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初步设想;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错误认识和批判;跨越“卡夫丁峡谷”对当代中国的启示等三个方面谈一谈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经过反复思考,马克思认为俄国农村公社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生产力落后的俄国农村公社如何达到高度发达。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恩格斯研究表明俄国农村公社不可能成为共产主义的起点,通过把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在理论依据上是相同的,他们的研究起点不同,他们这一思想对指导生产力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含义是什么?——与张明军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40-43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指落后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灾难,厕有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