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严平 《青年记者》2005,(12):27-28
记得5年前的今天,中国记节重新确立之后,我和我的同事写下一篇通讯《今天是我们的节日》。有了自己节日的人群,便有了一份特有的节日情怀。常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今天这样一个节日里,在这样一个节日里的聚会上,我内心的确有着很多的思念。  相似文献   

2.
苏突然患脑溢血的那天晚上,我在千里之外的城市。后来我在想,这也许是上天早早安排好的。我和苏相亲相爱了5年,如果苏没有死,我应该是八月里最美丽的新娘。  相似文献   

3.
美化回忆     
去采访一个纪录片导演时,我向他转述他一个大导演朋友的一段回忆。因为回忆里有他,说的是炖牛肉的香气里,几个年轻人狂热的畅想,于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某个瞬间诞生了。我兴奋地等着他继续往里填东西,脑子里想着接下来一篇好稿子要诞生了。不料,他鼻孔里一声轻笑。“没那么文艺吧?当时我正满屋子看他的大房子呢,羡慕啊,我一个租房子的人,一下看到那么大的房子——还是自己的。艳羡地四下寻摸……”——他毁了我的好稿子,一篇又文艺又伤感,内里还有热腾腾梦想的好稿子。但他让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回忆都可靠,不是所有的叙事都贴谱。  相似文献   

4.
非常     
《大观周刊》2010,(30):22-22
打包一个空姐带回家 明星出街的时候都衣着低调,把帽檐压得低低的,就想混进人群里不要被人认出来才好……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走在大街上招人关注方法当然很多,例如这个系列旅行箱贴纸。  相似文献   

5.
深圳第一课     
苇笛 《出版参考》2011,(5):48-48
十多年前,我去了深圳。在朋友家安顿下来后,开始为工作奔波。 每天一大早。起床后我就直奔楼下的报摊,买一份当天的《深圳特区报》,浏览一番上面的招聘启事后,再乘车奔向人才大市场——所有的招聘单位都在那儿摆摊设点。在拥挤的人群里,我不断地投递简历,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里正在举办一位著名老画家的国画展,观众熙熙攘攘,人流如织,气氛十分火爆。我夹杂在人群中,细心地观赏面前这些千姿百态的作品,仿佛走进了一片惬意的山水之间。突然,我看到地上有一枚一角钱的硬币,在光洁的大理石地板上,显得格外扎眼。  相似文献   

7.
董必武 《中国档案》2006,(10):29-29
当我们感觉到主力红军有转移地区作战可能时候(注一),我就想到我是被派随军移动好呢还是被留在根据地里工作好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爱是付出     
我觉得人类,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作为人,共同的追求目标就是幸福、快乐,人是生活在人群里,生活在人群里就需要关心、爱和付出。作为一个动作演员,最近几年我经常在强调: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我希望我的作品里能不停地带动这种思想。其实《霍元甲》有一个蛮重要的信息就是告诉大家:武力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一定不是唯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满天星星     
巫昂 《出版参考》2006,(1):35-35
以我作为俗人的标准,有博总比没博好,这样我有事没事可以到别人的小世界里去做一做客,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周末,我编“书”(散文)袁丹君一把剪刀,一瓶胶水,几本剪贴本,狭小的单人宿舍里铺着满地的废旧报纸,这些都是我周末编“书”时用的。平时我见到报纸上有好文章,便精心收集起来。到了周末,我就把这些平时收集的报纸和从办公室抱回家,仔细查阅后,把好文章小心翼翼地从报上剪下来,一篇一篇反复欣赏,挑选出好文章,按照文章的不同体裁分别贴进不同的剪贴本里,编辑成“书。编“书”是5年前开始的。自从调到机关工作以后,业余时间大多只能一人独守空房,为了驱赶寂寞,只有让书陪伴我。看书多了,便要不断买书.随着书价一个劲地上…  相似文献   

11.
造茧与呼喊     
斯妤 《出版参考》2004,(5):29-29
当一个小说实业家,站在北京冬日的街头,充满自豪地对我这个外地人宣称,北京就是欧洲的巴黎,一呼吸,空气里都是艺术的味道。深呼吸,我说,还是你们杂酱面的味道好。  相似文献   

12.
王玮 《出版广角》2015,(5):114-114
我便看到柏杨面对这些悲惨人群时的凛然姿态,把这些人的命运遭际诉诸文字,向社会抗争和呐喊,柏杨的思想、柏杨整个的情感倾向、柏杨冷峻眼光的关注点,都在社会大众人群里。这样的作家,我是引以为敬重和钦佩的。  相似文献   

13.
马力 《新闻与写作》2001,(11):31-32
我是一个对风景抱有感情的人。这些年,在我写的作品里,游记要多一些,这大约是由于我的职业决定的。旁的原因呢?想了想,可能还同我的经历有一些关系。 我在北大荒打过十年鱼。我们那个地方叫兴凯湖,四季都是美的。夏秋季节,我常常把渔船泊在芦苇丛边,铺上一块菜板,这就是桌子了。再找出纸笔,就能写上一气。潮润的湖风柔柔地吹着,偶尔会有两三只野天鹅从芦丛深处扑棱棱翔起,翅膀在透明的水光里划出低斜的飞痕,鸣叫着,在青苍的山影里远逝了。真是一幅世间好画。冬天,兴凯湖全是白的。我坐在爬犁里,默望晨霞下的百里冰雪和从村…  相似文献   

14.
张琴 《新闻世界》2006,(1):62-63
在城市生活的久了。会觉得很疲惫,只想找一个安安静静的角落,躲在里面。过一种简单而平淡的日子。当我游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之外、忘记迪厅里go-go的叫嚣和忙忙碌碌的生活时。我总是会怀念黄山歙县一个叫做车轮湾的地方,在那里。即使是一个孤独的异乡客,都会感受到回家的温暖。[编按]  相似文献   

15.
寻回失落的明珠韩泽在广播的热心听众里,曾有相当部分是广播剧迷.我是其中之一。记得一个星期日的上午.我在家拖地,一边听着收音机里的广播剧,忽然被一段精彩对白牵入剧中.干脆搁下拖把,坐下来直到把全剧听完。好的广播剧仅凭一丝声音,创造出了立体的、斑斓的.复...  相似文献   

16.
惊悉《南方体育》关门了,回想起两年多前,在南体编辑部听两个年轻编辑憧憬这份报纸的未来,画面还历历在目。转眼间物是人非,先是《竞赛画报》被废了,然后那份豪华的3元钱报纸也挺不住了。临别之际该说些什么昵,还是一路走好吧!毕竟在我呆在广州的四年里,是这份报纸里的这群年轻人给我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花花体坛,让我见识了——原来体育新闻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7.
英文谚语里有一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钱越多越好,人越瘦越美。对于前半句话,我的感触不深。至于后半句话“人越瘦越美”,却是我一生追逐的信条。小时候,我胖乎乎的挺可爱。上了初中,我开始发育,胃口变得出奇地好。我一直渴望自己拥有玉树临风、不食人间烟火的淑女气质,可惜,我从小就是个饕餮之徒。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6,(6)
一个值得回眸的专栏■文/薛耀晗一个值得回眸的专栏为一名“新闻官”,每当我拿起一张报纸扫描时,那些触目有感的好新闻、好标题、好版面,往往会在脑海里留下烙印。若是好专栏,则一期接一期地关注下去。对《城市金融报》每月一篇的《上月经济回眸》就是这样。它创办于...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要提高稿件的命中率,需要经常研究报纸的版面,特别是那些专栏里的章,更要细心阅读,精心琢磨。我的体会是:“投栏所好常见报。”  相似文献   

20.
说起来,人到了我这个年龄,不应该再有什么特别牵心挂肚的东西了。您说,什么罪他没遭过,什么福他没享过,什么坎他没跨过,什么大起大落大红大黑大冷大热他没经历过?红楼梦里那首“好了歌”都唱过千百遍了。但是,要有一天,谁要跟我说,嗨,老陆,你们家那一片的住户保不齐从今儿个起就全都上不了网了,我一准儿跟他急。那感觉就跟突然把我关进了小黑屋,或者把我扔进一个深八十米的枯井里后,就没人理睬了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