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视角深力度高格调──介绍《物价时报》的报道特色《物价时报》是专门报道物价的经济类报纸。在计划经济年代,物价由政府严格管理,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物价逐步放开后,非法涨价,坑宰顾客、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自然关心物价。《物价时报》理应...  相似文献   

2.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1,(24):10+12+14+16-10,12,14,16
政府表态有能力控制物价 货币政策或有徽调 中央高层一周内连续表态:政府有能力调控物价。6月23日,出访欧洲三国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抵英前为第二天出版的《金融时报》撰文指出,中国遏制通胀方面的努力已经奏效,价格上涨趋势正得到控制。2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政府部门最常用的宏观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经济计量学、统计学、价格系统工程管理等理论和方法,在定量分析测试的基础上,以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为手段,建立一种可调节参数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用FOXPRO软件工具,开发研制出一个实用物价宏观信息监测系统,为政府部门提供有效的物价监控手段和工具。 1.引言 控制物价上涨幅度,抑制通货膨胀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适时监控物价动态,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各级领导和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多年来  相似文献   

4.
物价问题,是这次七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的热点,也是街头巷尾经常的话题。近三年来,物价连续较大幅度上涨,虽然生产发展较快,市场繁荣,但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压力,对深化改革与稳定经济也是不利的。因此,一方面政府要采取必要措施,把物价上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以内;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和看待物价上涨的问题,从国内经济改革的需要和发展趋势看,理顺价格体系,一部分物价的调整和放开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带来一定幅度的物价上涨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物价问题的宣传报道上,有关宣传部门认为,当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1997年北京物价信息系统开通时,建成的第一个数据库就是“菜篮子”。1998年北京物价信息网开通的同时,前北京价格信息中心副主任杜明涛总结了几句话,其中一句借用样板戏《沙家浜》的台词,叫做“垒起七星灶,煮沸服务汤”,“服务就是对政府服务,对百姓服务,对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加重分析性报道和调查新闻。新闻有两个层次:一种是与广大读者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如公共健康、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生态环境、教育、就业、物价、政府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就这些问题发表的谈话、提出的政策等,这些问题和政策的新闻源多来自政府的新闻公开和新闻发布。另一种是如娱乐新闻、欧洲杯、NBA、名人故事等。  相似文献   

7.
一次有益的尝试李伯村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许多新闻单位纷纷以更生动灵活、深入实际、贴近受众的文字、画面、声音去适应读者的需要。作为党和政府物价方针政策传播喉舌的价格报如何迎头赶上,改进宣传,更具体地服务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四川价格...  相似文献   

8.
3月18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问:“两会”期间,我们人民日报社下属的人民网和其它十多家网站都做了“两会关注热点”或者“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上调查。参与网民达数千万,提出的问题超过百万,成为公民有序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家关注度最高的是物价问题。您在报告中提出,今年物价增幅控制在4.8%,请问总理,新一届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日前召开的一个论坛上,有官员就政府宏观调控对策谈及自己的看法认为,政府应把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作为首要目标,并且在控制通胀与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当中求得平衡。为此需要采取的一个措施是调整理顺务工和务农收入的比价关系,防止务工收入的过快上涨,导致价格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降低劳动力成本所推动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0.
疯狂的砖头     
砖头——这一普通建筑材料,在政府的好意、市场驱动的复杂作用下,震后价格一路飙升,已经成为灾区物价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1.
赞记者的吃苦精神和“笨功夫”文华一个从事新闻工作时间并不长的普通记者,为什么能提出并抓住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中的物价现象、政府如何管理市场的大问题,主要是因为记者老老实实地“沉”了下去,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从贴近群众最关心的日常生活问...  相似文献   

12.
《档案》1997,(Z1)
[按语]物价,是今天人们最为关心的敏感问题之一。这种关心,固然是困为物价涉及整个社会公民的切身利益,但也有在长期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工资不调,物价不变”的习惯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感的成分。其实,物价的涨落起伏乃是商品流通的一般现象。这里选辑一级清朝晚期兰州和巩昌(陇西)二府所辖厅、州、县、县丞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史料,不仅可资世人找回历史上商品物价变化的“感觉”,更新观念,而且对于经济、学术界探讨研究有关问题也必有帮助。甘肃布政司详赍各属米粮时估价值清册(节录)(光绪二十六年三月…  相似文献   

13.
价格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百姓,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北京初步建成了物价监测和服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1948年10月3日,上海市民涌向南京路四大公司抢购,引发遍及国统区各地的抢购风。王云五10月10日晚从美国返抵中国,耳闻目睹的几乎全是抢购风,以及其它预示币政注定要失败的种种迹象。他对抢购风的分析,颇显学者识见的深度,当然不免为自己推卸些责任;“本来经济政策之推行,因不能不兼用政治力量,但政治压力,如过分行使,或行使过久,势必引起反抗。我在出国以前,迭次主张合理调整物价,再行冻结,就是深知人一九之物价不尽合理。以政治力量强其冻结,在短时期内或不成问题,但持续过久,难免不引起反抗,在政府强有力之…  相似文献   

15.
首先我觉得到现在,物价增长“最危险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在2007年的6、7、8月份,物价先后每月增张一个百分点,分别达到4%、5%和6%。这样的增长幅度应该说是很令人担心的。因为高物价增长很可能会引起市场的强烈通货膨胀预期,从而人们为了保护自己而抢购生活消费品,进而引起一个更加超额的需求,这个超额需求自然将加大供需失衡,  相似文献   

16.
千万不要以为把所有物价都冻结起来,就控制了通货膨胀。要明确,稳定物价绝不等于稳定通胀,正如管住了温度计并不等于管住了气温一样。通货膨胀的本质是流通中的货币过多。但是,表现出来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则是物价的上涨。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究竟怎样处理物价问题,才能比较有效地抑制通胀?流行之见,管物  相似文献   

17.
岁末年初,人们的神经已被通胀绷紧。政府不断出台的强力调控政策,能否按下物价飙升的牛头,让广大百姓过上一个平价的新春佳节?  相似文献   

18.
(二)军统局时期的特训班(续)(I) 下面分述行政方面和业务方面的特务训练班。因为军统局除了从事特务情报活动外,在行政和业务方面也附带有特务性质活动,所以在行政机关和业务单位的军统分子,也需懂得特务活动的要领。为此,军统局先后开办了不少有关行政和业务性质的特训班。经济监察人员训练班 抗战时期重庆物价高涨,市民苦不堪言。蒋介石企图稳定物价,就制订了限制物价的规定,若私自抬高物价,将受到货物充公或罚款的惩罚。军统局在握有限制物价权的机关中,都派有特务,如重庆市警察局侦缉大队(沈醉大队长)、重庆卫…  相似文献   

19.
刘泱育 《东南传播》2013,(6):119-121
抗战胜利后,控制不住物价上涨,是国民党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而供给与需求因交通不畅而脱节、投机行为与法币贬值互为因果、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失当,则是南京国民党政府当年控制不住物价上涨的关键因素。尤为重要的是,在当时的局势之下,仅靠南京国民党政府一方,无论出台何种物价调控政策都不可能成功——物价的有效调控,其必要条件为国内政权的统一,其重要条件是调控政策与措施不但制订要得当,而且,贯彻执行也要得力。  相似文献   

20.
一、抗战时期的成都物价 物价是社会经济的体温表。抗战以来,物价平均每7个月上涨1倍。1945年底成都物价较战前变动情形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