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我国灾害学家马宗晋院士和知名社会保障专家郑功成教授共同主编“中国灾害研究丛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套被于光远先生称为“警告性未来研究”的丛书是我国灾害学界的一项重大出版工程,堪称当代中国灾害问题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这套丛书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丛书规模恢宏,涵盖了灾害问题研究的主要领域。全套丛书包括《灾害学导论》、《灾害经济学》、《灾害社会学》、《灾害管理学》、《灾害统计学》、《灾害保障学》、《灾害历史学》、《灾害医学》、《中国气象海洋洪涝灾害》、《中国地质地震灾害》、《中国矿山灾害…  相似文献   

2.
我听闻潘家铮的名字,那还是80年代初在广西大学读书的时候。记得有次学校请潘先生到校参观并指导工作,我由此知道了这位鼎鼎大名的科学家兼工程专家。而真正接触潘老已经是1996年了,当时我任广西科技出版社社长,到北京为出版“当代中国科学家丛书”组稿。潘老作为首批入选的当代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三峡工程技术总负责人,我更是热切希望能见到他。  相似文献   

3.
第一现场     
三峡即使是平素热衷于“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国人,在“三峡工程创造多少个世界之最”面前,依旧是谨慎多于盲目乐观。在三峡工程由建设期进入收获期之际,三峡工程与生俱来的风险和未来的巨大效益,同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国家科委、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召开“科技促进三峡工程移民开发座谈会”本刊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务院三峡移民工作会议的精神,探索科技工作与三峡移民开发相结合的机制,推动全国的科技系统共同参与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开发,国家...  相似文献   

5.
飞花拾零     
据《长江日报》1994年12月22日报道: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站在三峡工程右岸纵向围堰顶端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三峡工程开工!此前,在赴宜昌三斗坪途中的“公主”号轮船上,他将自己创作的《沁园春·大江曲》交给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媚,倍以勉励三峡工程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5,(2):5-8
灾害,是媒体绕不过、也不应该绕过的重要报道内容。湖北地处祖国腹部,总体上是一个多灾的省份。灾害类型多,以气象灾害为甚。“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地区是历史上有名的“水窝子”和“洪水走廊”。长江和汉江洪涝灾害一直是湖北的“心腹之患”。防汛抗洪历来是湖北“天大的事”。在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湖北发展史,是荆楚人民与洪水的斗争史。此外,鄂西北旱灾和全省局部地区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形成的灾害也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大众安排讨论话题,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进入公众议题,影响公众原有的思想和观点。议题设置可以把受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可以影响人们思考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运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理论对三峡工程的“媒介议题”和“公众议题”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大众传媒围绕“三峡工程”进行的媒介议程设置方式是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影响和强化效果的。媒介议题设置使受众经历了对这项工程知之甚少、到十分关注、直至共同…  相似文献   

8.
全国性的大水,灾害频发。今年天气怎么了?群众在关注灾情的时候,心存各种疑虑,等待求解。今年7月20日,辽宁日报刊登一则报道:《长江洪水大,多亏有三峡》。21日再次刊登报道:《抵御超1998年洪峰,三峡顺利通过“大考”》。两条报道,让人眼前一亮。报道证明:到21日20时,三峡工程共拦洪61亿立方米洪水,下泄流量减少到4万秒立方米左右,大大减轻了下游压力。报道解除了群众对三峡工程的猜测。  相似文献   

9.
管制洪灾 三峡工程能使广袤富庶的华中平原不再受洪水威胁,生态秩序走向良性循环,平原湖区生态达到新的稳定。 长江从干旱的上游高原带来泥沙,不仅堆积出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也把灾难带给了中游平原。荆江河段由于泥沙长年累月地淤积,河床不断地抬高,洪水位高出两岸平原6至17米,形成“地上悬河”,致  相似文献   

10.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之际,一套由邹家华副总理题词“高山平湖千秋业,智慧结晶誉内外”,全面反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各专业的重大问题,汇集三峡工程建设中重大科研成果,凝集着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关怀、三峡工程研究者几代人心血结晶的大型丛书、国家“九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  相似文献   

11.
周日新 《航空档案》2005,(10):F0021
2000年6月,笔者在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豹”总设计师陈一坚时,询问他是怎样走上航空道路时,他说了他对航空、飞机的“认识”,是从“挨轰炸”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工地现场,一艘披挂着“中央电视台”和“CCTV”巨幅标志的大型游轮静静地停在距离上游围堰龙口只有200米的江面上,一架印有中央电视台台标和“CCTV”字样的白色“直少直升机不时在工地上空盘旋……中央电视台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特别报道在这里全面展开。这是中央电视台继’97香港回归特别报道之后推出的又一个大型现场直播报道节目。中国电视新闻史将以浓重笔墨记下这次特别报道所取得的若干历史性突破。把演播室和播控中心搬到新闻现场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特别报道的第一个突破就是在报道手法上…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1994,(6)
三峡工程建设宣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目前,在新闻宣传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是宣传不要太“热”,要适度,多做少说。二是对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宣传,注意不要调子太低。比如有的报道宣传库区经济“付出了牺牲”等等。有些问题可通过内部反映。三是对三峡工程在几十年论...  相似文献   

14.
各种灾害对档案造成损毁的事件不胜枚举,灾害问题已经成为档案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是,一些“无形的灾害”对档案的软杀伤更甚于现实中“有形的灾害”对档案的直接物理损伤。笔者从军队档案馆的职能出发分析,层层深入地阐述了军队档案部门应对“无形损害”的核心在于提升信息保障力的军队特色的档案容灾管理理念,以期能够对我军档案工作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生态灾害的产生是古人过度的生产活动和奢靡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古代的生态灾害又反过来造成了社会的伦理纲常丧失、社会以及民族矛盾凸显的后果;同时古人对生态灾害的认识影响着古人的生态实践。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服务三峡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吴素华(宜昌市图书馆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批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这是中国人民七十余载的梦想变成现实,几代人夙愿的实现。李鹏总理在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三峡工程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它的建设对...  相似文献   

17.
论文对中西方传媒在报道灾害事件中的视角差异进行了研究。论文认为,中西灾害报道视角差异表现在:“政府视角”与“事件视角”、“聚焦”与“泛化”、“通俗化”与“陌生化”、“宏观”与“微观”等方面。而形成中西灾害报道视角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8.
刘心武为标题挑毛病1993年10月8日,上海某报出现这样一条标题:《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首添汉语教授》。一般读者看不出这条标题有什么错,而作家刘心武却挑出了毛病。他在一篇,“随笔”中指出,“汉语教授”的说法不确。理由是:一、消息中没有说出这位“汉语教授”是谁;二、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学院院士评定,严格地说,院士不好称为“评委”。该机构的院士是终身制,死一位方可补一位;而现在18位院士无一在1993年逝世,怎可能“增添”出一位来?三、退一万步,就算今年添了一位“汉语教授”吧,那也绝非“首添”,因为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早在8年前就被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92年他还担任评定诺贝尔文学奖的执行主席,也就是说,瑞典学院院士中早就“首添”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的姊妹篇———《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近期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旨在为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传播“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服务的科普性著作,通过360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富含哲理的自述,真实地告诉读者...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组织策划,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工程院院士》,旨在“宣传我们的科学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感人精神和辉煌业绩,从而反映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工程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这套画册前期已出版了两册,共收人从 1994年至 1996年当选的三百三十二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据编者称,1997年及其以后当选的院士,还将出版续集。 画册,顾名思义,要以 “画”来表现全书的主题。本书的三百三十二幅八开整页照片,充分地表现出院士们的耀人风采和本书的科技内涵。然而,作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