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德昌的电影《一一》,中年男人邂逅三十年前的爱侣,在异国共游一周。像人造卫星,进行了一次脱轨试验并且圆满成功,他心满意足回到原有轨道,对太太表忠心,说:“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2.
去年初,我随师工作组到某团二连蹲点。碰巧,连长爱茶,看到他请战士喝茶聊天那高兴劲儿,我敏感地捕捉到这茶里的“文章”,以《刘连长的“功夫茶”》为题,写了一篇反映连长借喝茶做思想工作的稿子。此稿很快被军区《人民前线》报在三版头条加了编后发表,后来还被评为当月“优质稿”。回想完成这篇稿子的过程,结合自己担任新闻干事几年来的些许感悟,得出一条小小的经验:要像“品茶”一样写稿。“选”——让稿子的“原材料”独树一帜要泡出好茶来,首先要有好茶叶。同此一理,要写出高质量的稿子,首先要选定高质量的素材。高质量的素材往往蕴含着…  相似文献   

3.
4.
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把奥托·冯·俾斯麦看做一个政治强人,甚至是战争狂人。在各种书籍、报刊等媒体中,俾斯麦大多被定格在“铁血宰相”。  相似文献   

5.
人的眼睛能观察一切,唯独看不见自己。聪明的先民发明了以盆盛水,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面貌,是了不起的一大科学贡献。古代称盛水的那铜盆为鉴,通过那鉴能看清自己就有了“借鉴”这词。  相似文献   

6.
韩冬 《军事记者》2007,(11):68-68
"本报讯韩冬报道……"捧起今年8月27日的《前进报》品读我的"处女作"——《查找差距树标准》,激动、感慨、内疚等复杂心情便一股脑儿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7.
我做文学编辑工作三十多年,其中二十年做文学杂志,十来年专做图书,在做杂志时,也做一些书,是有选择性地做,自己觉得好就做,不好就推辞了。编的书不多,但几部获茅奖的书都是那时编的。办杂志赔钱,可我做的图书却能赚好些钱。之所以要谈做杂志的事,是因为文学杂志对文学编辑的训练非常有益,我自己的审美建立、阅  相似文献   

8.
1988年,我家当地矿务局的电视大学搬家,我去校图书馆里抱回了一堆杂志,其中有1987年几乎全年的《人民文学》。为什么说“几乎”?因为缺了第一期。很多年之后,我来了北京,见识多了,才知道因为登了一个叫马建的作家写的一篇小说《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事涉宗教,该期杂志被全数追回。  相似文献   

9.
10.
在我记忆的脑海中,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而8年前夏天发生的一件事,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1.
1月5日,著名作家王跃文携其长篇小说《苍黄》在京举办了该书的作品研讨会。北京凤凰联动总编辑祁智表示召开这个研讨会,一是基于本书的销售情况和反响,希望对本书进行再次推广,二是深入研讨一下王跃文官场小说背后深厚的社会文化现象。《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著名作家、评论家邱华栋、《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王干,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刘起,《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等学者、评论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工作关系去北京访问了一些老作家,其中有心仪已久的<李自成>作者姚雪垠.记得我们到北京的第一天傍晚,即去木樨地路南的"部长楼",叩开了姚老的家门,迎面开门的一位面善和蔼的老太,猜想是姚老的夫人,她一听是从上海来的,即热情地把我们引进客厅,并悄悄告知,姚老已上床睡了,我进去瞧瞧.不一会只听得姚老高声问"谁来了?"回答"是上海来客","快请他们进来吧".  相似文献   

13.
王文杰 《军事记者》2006,(3):38-41,58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前者是刘邦的《大风歌》,后者是项羽的《垓下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两首歌,一开口都是出语不凡,语惊四座。刘邦,沛县人,因地而名,有沛公之称。项羽,下相人,《地理志》载:“临淮有下向县”,“沛国有相县,其水下流,又因置县,故名下相”。刘邦,项羽,两人同乡,喝一条河水长大的。难怪两人一开口就皆唱出了不同凡响的歌。尽管这歌声与现在远离两千多年,听来仍然还是那么慷慨悲凉,那么有穿透力,夺人魂魄…  相似文献   

14.
离开了众多的同类,我和二十多个名义上取得了农工称号的摘帽右派,分别被分配在第二大队。前文已经有过交代:南区第一大队,是犯人区—那儿大墙、电网、士兵在岗楼上持枪而立;北区二大队,则是一片果园。  相似文献   

15.
"我准备离开这个城市了,我是来向你告别的。"一个朋友坐下说。"那你再准备到哪里去发展呢?"我问。"我准备往人情味淡的地方走,这里看着人情味浓,但干了这么多年,一点机会也没有。"他在这附近的好几个城市都干过,他说这一次他一定要走远,"走到南方的海边上去都行。"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美国作家伊根的长篇小说《恶棍来访》获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时代》杂志称其是“美国小说的新经典”。《纽约时报》形容这部小说是一部“普鲁斯特式的消逝、追悔、报复与爱”的实验性作品。这部小说获得如此荣誉,也并非突如其来,在摘得普利策奖之前,它就已经入选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十多家主流媒体的年度好书,并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  相似文献   

17.
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了好多希奇啊,好有味!王老老进“大官园”呢?享受了好多特权,真叫“爽歪歪”。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世界》2008,(1):41-41
“时光带走了一切,惟独没有带走我们”。有人说人生要善于遗忘,有人说要永不遗忘——让我们难以忘怀、痛苦不已的,也许会不断给我们以提醒、激励;被我们忘却的,也许会最珍贵、最重要。如今时光,何当不忘?何当遗忘?  相似文献   

19.
世道确实在变,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正常的老张们其实很"不正常". 不知老外如何,我们是一贯崇尚正统、正宗、正常的. "反",跟"正"相对.自古以来,在我们的脑子里,都有一个预设的"正"在,"反"就是错,"反常"就是孬.我们或多或少会觉得:大比小好,多比少好,重比轻好,高比矮好,宽比窄好,长比短好,粗比细好,首比尾好,有比无好,上比下好,前比后好,进比退好,快比慢好,白比黑好,热比冷好,公比私好,纯比杂好,雅比俗好,新比旧好,忙比闲好,正方比反方好,赞成比反对好,原告比被告好,作用比反作用好.这些观念,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此处不多言,有心的可自己去揣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和新一代娱乐新闻栏目的发展其红火势头锐不可挡,衍生出一种较"说新闻"更轻松的说话体主持方式,这为主持人在电视栏目中的发挥拓展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