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打错电话     
电话铃在夜晚十二点以后响.哪怕告诉我彩票中奖.也会先要恼怒的. 因为打电话的人,说了想说的话,高枕无忧地睡觉去了;可接电话的我,却要再服一片安定.才能入睡。其实,即使中奖.第二天通知我也不迟的。  相似文献   

2.
年轮,一圈一圈的,看上去像个封闭的链,却在不断地往外扩张,那是她生命延续的方式……时间,一天一天的.忙起来似乎不记得有她的存在,但她却照样流淌……雁过留声,古人用这四个字概括了生命存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而《一周简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办)不就是都市频道这只大雁留下的声吗?!这个声,有啼声,有笑声,有心声……但我想.只要有声.它都是宝贵的,哪怕它是哭声.甚至是嘘声……  相似文献   

3.
有与无     
当老板的人,越富有的则越爱说“无”。爱说当年一无所有地白手起家,爱参加无私捐赠的慈善聚会,爱吃那些清心寡欲无肉食的素斋;刚起步没两天的小老板,越穷则越爱夸“有”。有一身名牌服装哪怕是仿冒产品,有一辆时尚轿车哪怕是分期付款,有一队漂亮女人的电话号码哪怕是从来没用过。  相似文献   

4.
一场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天灾——汶川大地震已连续十多天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华人最为关切的话题。在这些日子里,我们敬爱的胡主席、温总理不辞辛苦地在最前线往返奔波、现场指挥。他们的每一次探望、每一滴热泪都令人无比动容和振奋;亲爱的人民子弟兵们不畏艰险、夜以继日地抢救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很渺茫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李佳蔚 《新闻天地》2011,(12):43-44
2004年10月的一天.黄四维见到了人生中第一本《Robb report》,中文译为《罗博报告》——美国最知名的奢侈品杂志。杂志是公司老板从美国带回的。老板只借一天.黄四维当晚不眠不休,将整本杂志看完。每翻一页,他都要记下上面奢侈品品牌的名字和网址。第二天,他到公司上网.打开记下的每一个网址截屏.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6.
声音     
《网络传播》2005,(3):19-19
“网络作为媒体,它的形式并不重要,影响力才是问题的关键.每天关注新闻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要是不让我看新闻.不让我知道这世界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哪怕只有一两天.我也会受不了。电视、报纸与网络我都会关注,相比之下.我上网可能会更多一点,网上的信息毕竟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9,(37):26-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盛典.已经落下帷幕。 在10月1日当天,阅兵、游行、晚会、联欢.一天完成。虽然通过各类媒体的动态报道,人们可以全方位地观看这次盛况,但未必能了解和体会到庆典的每个环节,每一名参与者为了这一天所付出的辛劳——比如从策划、到演练,再到执行和防务等等。  相似文献   

8.
李发生 《大观周刊》2011,(47):148-148
如何上数学课,对于每一位数学老师来说.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来说.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但是,如何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不仅在内容上精益求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等方面都要有很深入地研究。同时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9.
金中基 《新闻天地》2008,(11):12-13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但对记者们来说,这是一个不休假的节日。这天,他们和一年的其他364天一样,风尘仆仆地行走在路上,出现在有新闻的地方;他们用眼睛和镜头去探求真相,用耳朵和心灵去感受世界.用文字和图片呼唤爱与温情,用忙碌的一天来庆祝属于他们的节日 他们总在不停奔波,他们总是奋发向前.因为新闻就在路上,真实就在前方,而记者的职责与良知永在心头  相似文献   

10.
曼哈顿故事     
很多很多年以前,当我第一次来纽约的时候.有天早上我去逛华盛顿广场公园。我好像是站在喷水池附近.突然听到后面有人用英文喊。“Mr.Zhang!”我觉得奇怪.回头一看.发现是一个一副学生打扮的年轻黑人,右肩挂了一个小帆布包.左手拿着一叠唱片.满脸笑容地向我走过来。而且继续用英文问我:“张先生,你不记得我了吗?”  相似文献   

11.
贺绍俊 《传媒》2002,(6):13
马上就要到了世界杯的日子,这是男人们狂欢的日子,他们于是理由充足地聚众闹事,喝酒寻乐,大声喧哗,动作粗野;他们甚至彻夜不归,迟到早退,竟敢拍桌子瞪眼,摔锅碗瓢盆,向老板和妻子发出微词。总之,他们终于显出了一个男人的真实面貌。当然这都是极而言之,只涉及那些外在型的男子汉,或者说得更透彻一点,这就是那些铁杆球迷的写照。但我要说,其实每一个男人都是球迷,因为足球是男人的象征。哪怕一个男人对足球运动是强烈的反感,哪怕他坚  相似文献   

12.
董芙苓 《大观周刊》2012,(44):196-196
课后每一问题的解决,哪怕是极细微的地方或由一个小问题所涉压的知识点,其背后总隐含着教师一个艰苦复杂的思考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各学科知识、信息在大脑中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肖陵 《出版视野》2010,(1):16-18
1950年1月3日.西南第一家新华书店在重庆黄家垭口开门营业.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重庆新华人骄傲和自豪的日子,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是全体重庆新华人共同的生日。  相似文献   

14.
杨丽芳 《河北广播》2006,(C00):52-53
“嗒嘀嗒,嗒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小时候.每当收音机里发出这稚嫩而又清脆的声音时,哪怕是正在玩耍。我也会放下手中的一切。趴到收音机前。聚精会神地听孙敬修爷爷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相似文献   

15.
贾辉 《声屏世界》2011,(10):36-36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新闻的可看性比不过电影、电视剧.但人们最需要的,仍是有效的信息。有效的信息在影视剧里并没有,或者说不多。影视剧的可看性之所以强.是因为它们都是故事,故事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使观者在潜意识中产生共鸣。一部肥皂剧,只要故事精彩,哪怕上百集看下来,观众也不会觉得累,而且还会把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一期新闻节目.哪怕只要有一条新闻没有“滋味”,观众可能就会换台去看影视剧。  相似文献   

16.
欣文 《新闻导刊》2006,(3):48-50
“您好.这里是重庆晨报966966新闻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每一天.每一位打进重庆晨报966966新闻热线的读者都能听到这样亲切的问候.他们所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解答。“您好.我们是966966新闻直通车.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每个周末,每个节日,重庆的闹市或社区都能见到直通车工作人员橙黄色的身影.为市民送上最贴心的服务。自重庆晨报1995年创刊以来.966966一直是沟通读者、服务市民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7.
曲一线使命:让每一位学生分享高品质教育。 曲一线愿景:打造让客户尊重.让行业尊重,让社会尊重的伟大企业。 曲一线口号:曲一线,在一线;曲一线是我,我是曲一线;快乐每一天,永远第一线!  相似文献   

18.
《陕西档案》2012,(1):51-51
家中还有胶卷相机吗?或者.哪怕是出去游玩的时候临时买的塑料一次性相机?如果你不想把它们简单地扔掉了之,那么,也许Flickr用户JasonHull的创意值得你参考一下——他将老旧的胶卷相机做成了夜灯~尤其是那些上世纪50、60年代风格的.大大的闪光灯刚好可以DIY成夜灯灯泡~效果咋样?有没有腾起一股想试试手艺的冲动?  相似文献   

19.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为孩子做一切事情.就是不让孩子自己做一点事情.他们为孩子安排一切.就是不让孩子哪怕为自己做一次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17,(3):15-16
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2017如期而至. 辞旧迎新,你总会感叹:时间太快.不必焦虑,“快”是一种“时代感”,因为在一个快速变革的年代,时间总会过得特别快. 奔跑的人们,已经习惯用指尖在手机屏幕的滑动中纵观世界,已经喜欢用表情包、转发、点赞来表达观点,在时间的轴线上,清晰地刻着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