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乘车、骑马、走路来到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在燕石坪,我们欢送洛阳8名队员上源头,同时我们雇了一批牦牛驮上物品,队员步行.十天后到达长江发源地——各拉丹冬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在尧茂书遗留草帽之地立下了“长江之源”这块纪念牌。长江的源头我没有机会看到.也没有太想去看,因为冰川太多,任何一滴水都可能是长江的起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时隔近10年,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都昌水域重现“神秘物种”鳤;以“长江三鲜”闻名的刀鲚,单网次平均捕获量呈几何倍数增长;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江豚,20多年后频现种群嬉戏场景……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消息,实则都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出台仅一年,长江、鄱阳湖就出现了多年未见的美景: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渔业资源有效恢复,多样性水平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当得知自己获得了第八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奖时,内心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作为一名记者,“长江韬奋奖”是至高的荣誉,激动之余,内心又忐忑不安,感到自己做出的成绩远没有达到获得这项荣誉的程度。这一荣誉实在不应该是我一个人享有,他属于集体,属于团队。在我不长的记者职业生涯中,十分幸运,能够和一批有着很高专业素养,热情、睿智和敬业的高原新闻人一起共事.  相似文献   

4.
作为长江学者海外特聘教授在中国工作时间不够签约的9个月的,隋况,确实存在。但真正的问题不是拿了钱却没有干活,而是一些没有全职回来的海外学者,却占用了较大的资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编辑部: 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对拙作《难忘长江教诲》一文提出的意见很好,感谢他指出了文中不够确切之处。去年是长江同志被迫害逝世30周年,为缅怀这位把我引上新闻工作之路的长辈,写了这篇纪念文字。我只是凭记忆写来,没有去查对历史资料,蓝鸿文教授如此仔细认真对待范长江事迹的精神,令人钦佩。 季音 2001年3月21日 蓝鸿文教授提出的意见很好@季音  相似文献   

6.
长江航运报作为一家周二刊的企业报,在新闻的“快”上是没有优势可言的。如何才能避短扬长,打造自己的品牌?长江航运报另辟蹊径,坚持抓深度报道,力求“以深补快”、“以深制快”,办出非日报的新闻特色。这种“以深制快”的差异化战略,为报社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其深度报道在省企业报和中国企业报的年度好新闻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取了各项大奖。  相似文献   

7.
邹益 《出版科学》2001,(1):36-37
如果说过去出版社没有管理,这也是不客观的,但如果说过去出版社有管理,可一些法人代表离任,审计时总是说“管理混乱”。原因不仅是出资对企业失控,企业领导对企业的经营也缺少控制监督,或说在关键点上没有很好控制,所以导致效益不佳,甚至造成严重亏损。近年来,长江艺出版社在探索科学管理、加强出版全流程控制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邬和镒 《图书馆论坛》2005,25(6):365-366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故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我国的历史学家、学者,很早就对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进行了研究,确定黄帝是黄河文化的始祖,炎帝是长江文化的始祖。因为孔子生于鲁,说他黄河文化的代表,老子生于楚,说他是长江文化的代表。我国南方的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河,然而却没有人研究珠江文化,当然就没有人确定珠江文化的始祖是谁及珠江文化的代表人是谁了。珠江,虽说流长不及长江、黄河,但流量却丰富,仅次于长江,相当于黄河的6倍多,而水中泥沙最少。可见珠江重要,应有珠江文化。我国古代的南…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在长江日报创刊53周年之际,长江报人奉献的理论成果———《不尽长江滚滚来》,由武汉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的48篇论文,其中1篇获中国新闻奖、2篇获全国报协优秀论文奖、7篇获湖北新闻奖,显示了长江日报社业务研究的实力和水平。长江日报社论文集《不尽长江滚滚来》出版@江畔  相似文献   

10.
50多年前,在奔流不息的长江上没有一座桥梁,人们只能靠渡船往来于南北两岸。而在更为遥远的楚汉相争时期,垓下之役后,楚王项羽被汉高祖刘邦的军队苦苦追赶,慌忙中来到长江北边的卸甲甸(位于今南京浦口),因无法过江不得已向西而逃。最后走投无路,在乌江边(长江的支流,位于今安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您好! 近读《新闻战线》今年第1期上季音同志的《难忘长江教诲》一文,颇多受益。像关于长江组织编辑《上饶集中营》一书的情况,1942年冬参加淮南路东第一次民间艺人代表大会期间解释党的政策的情况,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立三个记者组前往苏皖各新解放区采访的情况,我都是第一次听到,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长江、学习长江、研究长江,无疑有帮助。 这里要着重谈的是季音同志文中涉及长江1935年7月—1936年5月那次西北采访的几个史实问题,如有不当之处,请季音同志教正。 一、关于里程。季音文章说长江10月行程2000余公里。我…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我国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有日趋加剧的趋势。南京地处长江之滨,其所辖区、县分布在长江南北两岸,是受长江水灾威胁较大的地区之一,因此防洪抗灾一直是南京人关心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周露  王梅 《图书馆论坛》2006,26(4):143-146
长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我们建设了长江知识库。长江知识库是利用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采用元数据与本体相结合的方法描述知识概念,用虚拟总库方法实现知识库的管理,建立适合信息领域的专题知识库。文章介绍了概念设计方法,分析与设计了长江知识库的概念模型、系统构架、系统流程和系统模块。  相似文献   

14.
去年末,来自武汉、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地的100多名摄影记者云集武汉近郊金口镇,在长江江面广,进行打捞中山舰的采访活动。中山舰是1938年在抗击日寇的长江保卫战中被日机击中而沉入江底的,舰长和25名官兵遇难,去年下半年湖北省经中央同意决定打捞中山舰。得知此信息后,摄影记者从四面八方涌向中山舰。打捞开始后,大家依托武汉市区作基地,三天两头跑金口。由于金口距武汉市区有60里路程,来回很不方便,不久,大家干脆就移师金口,在江边小旅店安营扎寨。寒冬腊月,没有暖气、火炉,许多人冻病疗,仍坚持工作,当天拍的新闻都…  相似文献   

15.
回忆长江     
回忆我同长江的相识,很有一点传奇的味道。但从这里却正可以窥见长江的为人,长江在当时新闻战线上所起的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我在《苏州明报》作记者,“八一三”淞沪战事一打响,就开始作战地记者了。战争开始,全国人民好象一吐久压在心中的积郁,心情振奋,没有一个人不关心前方的战况。  相似文献   

16.
没有人忘记1998年夏秋之交,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战洪魔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然而,对于九江人民和中国青年报的同仁,更难忘的是这年8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 那天下午二正在长江九江段采访的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准备去灾民安置点拍照,忽闻决口的消息,于是立即调转车头直奔决口处的四号闸。他在冲锋舟上,一面抢拍决口现场.一面用手机向远在北京的编辑部报告现场实况:“今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和5号闸之间决堤30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在向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  相似文献   

17.
十月的武汉,依然火炉本色;十月的长江,仍旧大潮奔流。2005年10月12日,湖北长江出版集团迎来了自己的一周岁。  相似文献   

18.
长江作为一个新闻事业家的成就,在新闻史上超过了同时代许多新闻事业家。我觉得,他具有下列一些明显的特点: (一) 具有为人民办新闻事业的抱负。长江是同《大公报》老板决裂后走上新闻事业家道路的。经过五年的新闻实践,他深深感到新闻工作的重要,痛感记者没有自己的新闻机构,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新闻自由。国际新闻通讯社是他创立的第一个新闻机构,他认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12,(8):94-94
6月5日,湖北广电系统三大公司——北京长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长江华晟影视有限责任公司同日正式挂牌运营。这意味着湖北广电系统制播分离改革又迈进一步。今年2月,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江广电传媒”)正式成立,酝酿多年的湖北广电系统制播分离改革正式“试水”。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水情与1998年极其相似——长江的汛期刚刚开始,而鄱阳湖的汛期还远远没有结束,江水与湖水的洪峰相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