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通讯社是如何在哥伦比亚工作的高永华当前,国际通讯手段日新月异,地球每个角落发生的事,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后便可由电波传遍世界四面八方,似乎一下子,地球变得小了。在这种情况下,西方通讯社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散布在各国的分社是怎么开展活动的呢?这是一个令...  相似文献   

2.
英雄依然辉煌──《东方之子》观后感姜依文近几个月,我陆陆续续观看了《东方之子》的一些篇章;又阅读了几个杂志对它的评论,引起我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当今时代是否需要英雄?什么人是今天的英雄?怎样表现英雄人物?这些都是人物报道的老问题;然而,在新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3.
在影片《末代皇帝》中,导演贝托鲁奇采用了东方主义的视角,对东方进行了神秘化的描绘;在描述东西方的关系时,导演认为西方是老师,而东方是学生;在西方学者对影片所做的评论中,他们依然是用东方主义的视角对影片进行解读,也在用同样的视角来认识东方。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电影《末代皇帝》的深刻含义才能得到正确的阐述,东方才能更好地表述自己。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包括四个向度,即中国电影在西方主要电影节上获得承认;中国电影进入西方主流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赢得西方主流观众认可;中国电影不仅在西方也在东方得到传播。这一进程是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艺术原因复杂运作的结果。其中中国电影的西方电影节之旅或多或少是东方主义的后果,下一步则要超越东方主义。走向西方市场主要是个商业行为,但不限于通过院线,还可以通过电视台和互联网来传播。走向世界归根到底是要让西方观众接受,这需要中国电影学会用当代中国故事传达普世关怀。而在西方世界之外,中国还必须重视东方世界,在东方,中国既有便利性也面临东方被文化殖民的新的困难。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电影的走出去更多地是在承担一份文化责任,而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5.
西方,特别是美国人民都很希望了解中国。因为她是东方一个文明古国,几十年来实行与西方绝然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又与西方隔绝了多年。粉碎“四人帮”以来,中国不少政策措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报纸、杂志、通讯社开始对中国进行广泛的报道。他们每天除了播发许多有关中国的新闻外,还播发相当数量的新闻特稿。其中美联社  相似文献   

6.
《湖北日报》从实践中提出“责任造就公信力”的理念,使我们受益匪浅。无论东方媒体还是西方媒体,责任都是一个重要的观点,尽管它有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耐人寻味的2012年,无论基层还是中央.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不约而同进入到一个利益重构权利转移的时代。所以,言及当下的网络营销发展趋势,有必要从两个大背景着眼。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作为关注重点,也涉及第三世界理论后现代主义,因为这些理论在中国几乎是一个潮流中的东西。文章从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在西方的起源及原旨出发探讨了这些理论流入中国后的重心偏移,即由探讨“对抗性”转向对陈凯歌、张艺谋等人的“献媚”的批评。对这些简要分析的目的是希望形成一种更为理性的探讨气氛,由此转入下段的讨论。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等在中国兴起颇具有“框架的神话”的绝对主义倾向,由此文章的又一主旨是驱除黑格尔主义玄学的负面影响,指明艺术分析以及理论构建更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同样对西方学术的借鉴亦不是一种水中之沙的点缀,而是一种水中之盐的溶解。所以本文将讨论延伸到中西文化的对抗与对话的层面上,笔者认为这是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等的背后之话,由此转入下段的讨论。本文立足于中西方文化的“心同理同”上,基于此揭出文章最终意图,即说的东方、中国学者应立足自我传统,增加底气去对西方文化进行“对话”,进而,为与世界文化的融洽努力。  相似文献   

9.
要说中国档案学这个弱女子,婚姻也是够坎坷的。为什么?容我慢慢道来。待字闺中。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她是封建皇上的手中宠物,一般人不得染指,更不得接受蛮荒文化的侵扰。结果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过着怨女的不幸生活。深宫中无性繁殖,诞下了24个小龙子,全是一个模子,延续着封建社会的血脉和基因。然而,这东方美人的神秘,吸引了如斯坦因等西方无赖汉的垂涎,常常趁主人无暇顾及时,伸出咸猪手来轻薄、揩油。  相似文献   

10.
爱德华·萨义德(1935.11.1—2003.9.24)的《东方学》自1978年出版后在东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关注,开东方学话语分析之先河,已经成为后殖民论述的经典与理论依据。萨义德认为东方学是19世纪西方国家对东方的想象,它不仅是"启蒙时代之后欧洲文化据以在政治学、社会学、军事、意识形态、科学和想象各方面塑造甚至制造东方的一个极为系统化的学科。"而且是西方"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杨越 《大观周刊》2012,(29):21-22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深入探索日本传统文化底蕴和西方文学的人.文理想主义的内涵,以传统为根基,吸收西方文学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打造出了文学巨著《雪国》。《雪国》以其独特的纯美哀伤的东方美学气质和西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达效果,展现了一个唯美朦胧、冷艳哀伤、内在净化的纯美故事,本文将主要从川端《雪图》中日本传统美、西方创作技巧来具体分析其中的日本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及西方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吴瑛  徐昊东 《新闻界》2023,(3):26-38+96
事实核查与新闻业的融合被视为新闻专业主义的自救与复兴。事实核查在国际传播中被赋予认知“遥远的他者”、接近事实真相的特有角色。本文以西方涉华核查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美国和欧洲的3家核查机构Snopes、Politifact和AFP Factcheck,对其近6年来的涉华国际新闻展开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西方核查机构在专业主义规范和事实核查流程下报道国际新闻,试图为西方受众提供一个更全面、更客观地认知中国的平台。但是,西方机构的核查机制和流程重新固化了新闻专业主义的“乌托邦”,表现在报道主题选择、新闻再编辑、新闻再传播等环节上无法跳出“东方主义”的思维框架和话语体系。总体上,西方事实核查机构受专业主义和东方主义两种思维的激荡,在试图接近真实中国的同时,又与真相形成了一种再隔离,它们也将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一个新变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04,(1):32-33
巍巍东方,泱泱中华。古老的东方文化,曾一度以底蕴浓厚典雅精工的中国家具文化闻名于世,并在明清年代发展至鼎盛。然后随着近百年来的国运动荡风吹草动国家具一度被西方家具和跟风现象全面取代,中国家具发展被迫中止,明清家具和现代中国家具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甚幸!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两次腾飞,国内一些有远见的企业,看到了东方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将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工艺巧妙融合,逐渐找到了真正体现东方人精神物质的“现代东方家具”和“现代东方生活方式”,这就是被国内众多专业人士所称道的“联邦家居文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众筹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一时间红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很多人认为一旦众筹成功就万事大吉,殊不知众筹成功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是否具备媒体思维方式,将可能对产品转型成功产生直接影响。什么是媒体思维?在我看来,至少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沈艺虹 《东南传播》2011,(6):139-14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林语堂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时用现代文明的眼光打量和取舍中国文明,用自己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在集体日常生活中让西方人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用中西文化融合立场传播中国文化,林语堂在书中将旷怀达观、陶情潜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情调予以充分的话语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林语堂以他独特的方式向西方世界阐释东方文明和中国文化,为中西文化搭建沟通的桥梁。林语堂也因此在美国创造了传播中国文化的神话。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29):66-66
《读史阅世六十年》;《我的小屋,我的梦》;《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一个自然学家在贝格尔舰上的环球旅行记》;《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  相似文献   

17.
概说 对日本新闻(当然也包含新闻法制)史的研究,据笔者体会,是一个不断有“惊讶”相伴随的过程。 与欧美各国相比,日本的新闻业起步很晚。至今只有约130年历史。它的第一家日刊报纸《横浜每日新闻》,迟至1871年(明治四年)才创刊。但令人吃惊的是,其发展的速度极为迅猛——约半个世纪后的1924年,《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大报的期发行数,就突破了100万份。而当时英美等国的大众化报纸,也不过刚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这个水准。换言之,日本只化了大约5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了大约250年才走完的历程。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8.
国粹红娘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这对孪生子从未相遇过,但现在他们相遇了,这一情况体现在梅兰芳身上。”  相似文献   

19.
王钟强 《航空档案》2005,(11):52-54
随着德国的统一,一度被称作“东方技术明珠”的米格-29落入西方手中。  相似文献   

20.
<正>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域外史学在中国,主要阐述近代以来域外史学(主要为西方史学)传入中国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下编为中国史学在域外,主要叙述中国史学输出域外及其对该国或该地区史学所产生的影响。近世以降,从世界的眼光来看,不仅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历史学自身也在酝酿与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伴随而来的人文主义史学,拨开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阴霾,开创了西方史学的新篇章;在东方,比如中国古代史学,也在经历"乾嘉学派"的辉煌后,走完了它的最后行程,自鸦片战争后也随着时代的节拍,迈开了史学近代化的最初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