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5,(6):1-1
我们每天有无数倾听和阅读的机会,被无数的声音告之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对这些声音感到如此的熟悉,好像它们是从我们自己身体里发出来似的。在消化和重现这些声音的过程中,惯性式的思维方式使大多数人感到稳定而从容,没有人诉说隐匿在黑暗中的不适。但是,当话语格局开始包容个体不同声音的时候,当主流话语不断展开与民间话语的对话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展览开发是博物馆展览的基础问题,随着公众参与逐渐被提上研究议程,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展览开发过程中如何引入公众参与。美国的科技博物馆展览开发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众参与体系:明确的参与者角色、系统的参与理念和阶段式的参与行为,已经获得了普遍的应用。借鉴美国博物馆的经验,我国博物馆展览的开发,应在构建展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公众,拓展公众参与的方式,并不断寻求公众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珍贵档案及图书在它入馆后一般是不再流通到馆外的,如果不是因为展览或其它原因。书籍、手稿和其它珍贵物品一旦接收入库,通常就放在原处不动了。然而,随着文化交流的需要.珍贵档案、图书、绘画等艺术品的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借阅供展览或研究的情况已越来越多。那么,如何将这些珍贵材料打包装箱(以下简称包装),使之被安全运送和回归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专门论述还很少,而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相关方面的一些研究情况,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说起展览,尤其是历史遗物收藏展,多是在博物馆里展出。但在广州的番禺,一个叫黎培志的人,却把他一生收集的各个时期的日用工业品近千件,放到了番禺区档案馆,搞了一个“日用工业品实物收藏展览”。一段时间以来,展览吸引了不少番禺的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应该说,在相当多人的感觉上,这样的展览,放在博物馆里似乎更为合适。在一个查阅历史档案、文件的地方。摆上电话机、复印机、录音机、自行车、照相机等等东西,看上去真的有些不“雅”。然而就是黎培志的这些“破烂”,  相似文献   

5.
档案、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档案、图书的国家。远古的结绳记事,可以看作是最早时期的档案萌芽。商朝时期,我国出现甲骨文档案。后来中华先民把这些档案加以汇辑,传播到外界,流传于后世,使原始档案功能升级,从而形成了最早的图书。情报产生当在语言文字未出现以前,人们最初用手势、声音传递情报,语言产生后又用语言传递情报,这些信息被称为“口头情报”。直到文字产生后才有了“文字情报”。  相似文献   

6.
我们每天有无数倾听和阅读的机会,被无数的声音告之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对这些声音感到如此的熟悉,好像它们是从我们自己身体里发出来似的。在消化和重现这些声音的过程中,惯性式的思维方式使大多数人感到稳定而从容,没有人诉说隐匿在黑暗中的不适。但是,当话语格局开始包容个体不同声音的时候,当主流话语不断展  相似文献   

7.
张帆 《新闻三昧》2005,(12):25-25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人口最多的一个群体。而与人口比例成反比的,农民的声音在电视上却是最弱的一个群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捉民的声音很少在电视上听到,正在被媒介及其他话语权所湮没,这种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刘莺莺 《北京档案》2006,(9):21-21,23
近年来,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纷纷举办档案展览,其中涌现了不少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观察、分析这些成功的档案展览,我们可以总结出办好档案展览应该注意“六要”。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的广告传播,已然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大制作带来的内容为王时代。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余音绕梁,当时的好声音取得的不仅是收视上的成功,更是关注度上的成功,然而,与2012年好声音刚出现的不同情况在于关注度的再次分散。进入2014年以后,大制作模式的迅速复制,又导致多个大制作节目同台竞技——这些节目虽然取得了收视上相对的成功,但是关注度却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分散。另一方面,大制作意味着大成本,这个模式可以延  相似文献   

10.
有声记录     
《现代声像档案》2006,8(3):10-13
1 口述历史是否专属有声档案馆? 大部分的档案馆以外观的性质来区分收藏品,将相片、有声记录(SoundRecording,)和电脑资料等与书写文件分开来。这种区分法可能有管理或储存上的考量,视听类和电子类的资料在保存时,需要有极适当的湿度、温度和环境条件。有声档案馆专家比大部分的口述史家更关切声音的品质——这一关切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所搜集到的录音访谈,多半音质低劣。有许多口述史家认为,只要把声音录到带子上,抄本制作时能听得明白就算大功告成了。然而差劲的录音,除掉传递一些真实资料之外,其他诸如展览和纪录片一类的用途可能都成泡影了。  相似文献   

11.
徐洲 《视听纵横》2003,(4):60-60
声音是广播的惟一物质材料,声音也是广播的独特优势。在声音上动脑筋,在耳朵上下功夫,善于捕捉美的声音,创作出好的录音报道,是对每一个广播新闻工作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算得上是美的声音、美的音响呢?  相似文献   

12.
于枫 《中国档案》2006,(4):58-58
在2005年,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通过遍布全国的国立档案馆、强大的全国合作者网络、一系列全国巡展项目和国家档案馆的网站,对强化澳大利亚的文化与特性做出了更大的贡献。澳大利亚的历史在各类展览中被讲述,展览在全国受到欢迎,观众比上个年度增加了43%,当地媒体对展览的关注增强了。  相似文献   

13.
李冲 《新闻世界》2001,(2):20-21
电视纪实手法大都是利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声音语言来直接地向受众叙说事实,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但在画面和声音语言后面却隐含着大量的隐性信息,隐性信息往往伴随着画面,声音等信息同时呈现在受众面前或进入受众耳朵的,只是因为隐含的深度不一,有的可以被受众捕捉到,有的则没有被受众准确地把握或干脆被受众忽略掉了。  相似文献   

14.
形式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被实践肯定了。今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常见报刊上用“赏心悦目”这个词来评价一个展览的优劣,可见展览艺术的形式美也渐渐深入人心。目前,搞形式设计的同志在倾心研究探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2007,(11):83-83
蓝色的地中海、古典的古罗马艺术、火山爆发的壮观场景和灾难中人类的悲惨表情……在《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的展览上,这些都将一一呈现在京城观众的眼前。  相似文献   

16.
IPOP理论与实践来源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馆的观众调查,包括基础性的观察以及深入访谈,这些数据构成了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数据库。此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服务博物馆观众,即给观众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独特、有意义以及值得纪念的博物馆体验。在16年间的无数研究和访谈中,观众对于史密森尼博物馆展览的反应按照他们的原始兴趣可以被分为四个类型:I=观点,P=人,O=物,P=身体。事实证明展览若能引起四类观众的强烈共鸣,那么该展览在观众层面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楼上正在装修,吵得我心烦意乱,于是我打开音乐播放器,听听音乐以便专心写作. 这是如何可能的?装修的噪声并没有被消除分毫,我只是增加了一些新的声音,我的听觉却会聚于这些新加入的声音——音乐之上了. 我们能够在嘈杂的声音中"听出"一段音乐,正如我们总能够会聚我们的视觉,在纷杂的视野中"看出"一个个物体.我们的感觉总是富有秩序的,我们总是听到某些东西,看见某些东西,即便是"噪声",也仍是某种声音——它们作为扰乱秩序的不和谐音而被听到的前提恰恰因为我们的感觉是富有秩序的.  相似文献   

18.
田力 《博物馆研究》2001,(1):100-104,90
光在文物展览中的利弊关系,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新馆的崛起,在文物陈列过程中,自然照明逐渐被灯光艺术取而代之而产生的。陈列中大量采用灯光照明,无疑这是陈列手段的又一重大突破、光在陈列展览中的广泛应用,使展览从平面走向立体,艺术表现力与视觉冲击力更突出的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康乐 《新闻传播》2004,(9):54-55
对于常听广播的人来说,裴桐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虽然常年隐身在电波之后,但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却让收听广播的听众为之着迷。笔者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听裴桐的节目,所以初见裴桐,难免会有些拘谨,但是很快就被他那有着洞穿力的声音带到了一个属于他和广播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电台众多的节目里,广播评论能鲜明表达对各种新闻事实的立场和态度,是广播电台的“旗帜”,是“号角”,是“灵魂”,是真正代表广播电台自己的“声音”。然而近年来,广播评论在广播媒体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一些地方电台鲜见真正意义上的评论节目。因此,广播电台加强自己的“声音”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