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的论述,概括起来,有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含义: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2]这是邓小平同志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基上说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是生产力的第一次大解放;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是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把改革称之为“第二次革命”,是确切而深刻的。任何真正意义的革命,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2.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都是开…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则是直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生产力的发展作用则更为明显和直接。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党的十五报告提出的“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  相似文献   

3.
杨锐 《文教资料》2007,3(27):76-78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与水平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各自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区别。科技作为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科技对现实生产力的贡献或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率和水平就代表着一国的生产力,而科技的兴衰又直接与教育紧密相关,因此,明确与加强科技与教育的关系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深远意义。本文对此做了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革命是解放生产力与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关系是辩证的。改革不仅要以解放工业、农业等生产力为重要目标。而且还要以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技革命一方面极大地突出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类依靠科技生产力所表现出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把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性全球问题,现实地摆在人类面前,如何全面地看待和处理科学的社会价值,正在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昭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中,科学技术能力居于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系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决定力量,在生产力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和发挥关键作用的“第一生产力”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流变性,这一研究可为当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并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发挥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与由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第一次新技术革命的产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和状况,因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主义实践的进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能否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科技革命已把整个世界卷进了它的洪流之中,成了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议题,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本文主要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以求有助于大家对西方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向的全面认识和正确预测。“科技革命”在我国是近十年来才被普遍运用的新概念。所谓科技革命,是指以科学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为先导,引起数量众多的技术发明及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社会性变革过程。据此概括,可以说人类社会迄今已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揭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明确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坚持生产力标准并把它具体化。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理论是对党的建设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代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必须以科技进步为直接推动力 ,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整体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深圳实验学校的整体改革,基于对现代科技和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基于特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对人才规格需求。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这场革命将改变人类当前生存的格局,极大地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场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经济发展与教育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人类已经认识到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军事竞争,归根结蒂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有鉴如于,党中央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一、把握高科技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当前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 ,推动生产力与社会文明向高层次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是生产力的变革 ,它必然引起内涵道德关系在内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人类历史上每次重大的科学发现与技术革命 ,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改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习俗。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 ,打破了禁锢人类的宗教观 ,伸张了理性和正义 ,导致新的世俗道德观的产生 ;达尔文的进化论宣告…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技的价值在于: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首要的力量;科学技术大幅度地提高着劳动生产率,极大地促进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是唯物主义和人科学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变革,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价值的主体基础主要是工人阶级和人类社会的利益与需要。科技价值的实现机制主要是科技的物化、智力化和生产过程的实际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价值观具有中介性、社会性、合力性和革命性等特点,是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与科技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刘大椿,马书春一、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和进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二次大战以后,现代科技革命更是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演化,都与现代科技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恩格斯对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近代以来主要有马克思提出的“人类解放”理论和缘起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整合重构,而这种重构在两种理论中是否存在统一的学理基础,这相关性的理论课题是过去人们较少关注的,本文在考察两种理论的来源与特点前提下,认为实际上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涵盖了“现代化”论题,这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分析时得到了涵指,在现实上,现代化不管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进行还是其他方式进行,都是不发达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不过,在现实上,“人类解放”虽然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现代化”不等于“人类解放”,它不过是“人类解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罢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引入“市场经济”,就是从上述两种理论的这种相关性出发,对现实落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的新结晶。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对科技革命的积极回应○刘大椿[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正是马克思最早自觉地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考察,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已经并入了生产,它就由“一般的社会生产力”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列宁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结合起来,制定了宏伟的全国电气化计划,并指出了知识分子,特别是科技专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把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列宁、邓小平三位大师对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论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科技革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作者简介]刘大椿,1944年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邮政编码:100872。马克思主义与科技革命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科技革命相互关系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之始,让我们首先通过马克思、列宁、邓小平三位大师的论述来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革命到现代科技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近现代科学革命可以概括为两次思想大革命,一次是从素朴自然观到以机械自然观为核心的“经典的”抽象科学理论的提升,一次是从机械自然观到现代科学思维的提升。科学革命是由新发现引起的,但更重要的是,每一次革命都与对新经验事实的新理论解释相联系,这意味着要摧毁旧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因此,科学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发生了某些重大的变化,开始在社会上起着非常重大而特殊的作用。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现代科技革命,其实质是:科学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转化成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从而对生产力进行彻底的质的改造,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和根本任务。在发展生产力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目标与愿望相同,并且都把其作为“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都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解放生产力上,毛泽东侧重于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侧重于从革命的角度谈“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则提出“要把解放生产力讲全”,“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从而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生产力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认定“科学也是生产力”,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它反映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性质、它在生产力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强大推动作用认识的深化和升腾过程。“第一生产力论”的提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和向新科技革命进军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兴起现代科技革命经历了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当代新科技革命三个阶段。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以19O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和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是二十世纪现代科技革命的肇始。由量子论发展而来的量子力学理论和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包括自四十年代起到七十年代中期的一系列科学技术突破。主要的是:原子能科技革命、航空航天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科技革命。当代新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