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主要作家。他创作的作品多为短篇小说,总带有一种伤感的情调。《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最为经典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寓意深刻,极富哲理性。本文从《罗生门》入手,分析了芥川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本人的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新思潮派代表作家之一,其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此才华横溢的一位作家,却在1927年,即35岁之际选择了自杀。其自杀的原因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芥川龙之介的怀疑主义思想是他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芥川龙之介曾说过:"我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怀疑主义者。"1《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此篇短篇小说反映了芥川对道德和人性的怀疑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作为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新思潮派的重要作家,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题材涉猎广泛且意趣盎然,因而广受各国读者欢迎。《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的中国题材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灵感源自中国唐代传奇故事,体现了其浓厚的理想化中国趣味。而之所以产生这种理想化的中国趣味,主要是因为芥川龙之介从小所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个人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大正文坛中国趣味创作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创作时间不长,但成就却是巨大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短篇小说方面.其代表作<罗生门>更是以其思想的深刻性,获得了持久的关注.本文拟探讨芥川龙之介的生平经历与其创作之间的关系,并阐述<罗生门>所揭示的人在面临困境时如何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大正文坛的代表作家之一--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才华洋溢、学力丰厚、思想深刻、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的作家.他在极短促的创作生涯中,给日本文坛留下了一百四十多篇作品.其题材新颖、构思精深,往往将深刻的人生探索置于多样的文学形式中,引人入胜.文章以小说《手绢》为例,从文本入手,用文本解构的方法探悉芥川龙之介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武凤娟 《快乐阅读》2011,(26):181-182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本文对芥川龙之介的生平经历进行了浅析,以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鼻子》为例,尝试分析人性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的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7.
刘伟娜 《考试周刊》2013,(66):28-28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是日本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其十多年的短暂创作生涯中,创作了《罗生门》、《鼻子》、《地狱图》等一批优秀的历史小说,受到了文艺界的高度评价。本文通过分析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代表作,阐述其历史小说特点。  相似文献   

8.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文学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在其逝世80年后的今天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性作家"。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芥川龙之介文学的国际化,可以从芥川文学国际化的具体表现入手,深刻剖析芥川的博学、芥川文学的特色和芥川文学所具有的极高的艺术性,从而使学生理解芥川龙之介文学国际化的积淀、条件和必然。  相似文献   

9.
受中国清朝小说《聊斋志异》中同名短篇小说影响的改写之作《酒虫》,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祛除酒虫是导致主人公刘大成命运差异性变化的重要事件。在改写原典的同时,芥川龙之介通过二度创作的形式,表现了作家对文学、时代和人生的多维思考,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经历漂洋过海后在岛国日本焕发出的全新魅力。  相似文献   

10.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的小说家,也被称为"鬼才"作家.他的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论文通过对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分析,总结教师如何运用技巧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意义,提高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芥川龙子介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在文坛上颇负盛名。他的短篇小说有力地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深刻地揭示了私有制社会“人生比地狱还地狱”.在他众多的短篇小说中,《蜜桔》独树一帜,它是芥川作品中唯一的一篇对人生报以微笑的力作。  相似文献   

12.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坛不容忽视的存在,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芥川龙之介的死,标志着大正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日本近代文坛的落幕.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和文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拟从芥川龙之介与中国古典诗歌、其取材于中国古籍的小说以及其与中国文坛三个方面探讨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对人的存在状态有着深深的固恋,包含着浓厚的生存意识与处境意识,让读者体味到生命的厚重。芥川选择合宜的题材表达存在主义式的创作主题,其小说处处蕴涵着存在主义的哲学理念,体现了艺术是生存需要的存在主义文艺观。  相似文献   

14.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对人的存在状态有着深深的固恋,包含着浓厚的生存意识与处境意识,让读者体味到生命的厚重。芥川选择合宜的题材表达存在主义式的创作主题,其小说处处蕴涵着存在主义的哲学理念,体现了艺术是生存需要的存在主义文艺观。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的近代作家中,芥川龙之介以创作高度凝练、蕴涵丰富的短篇小说著称。他选择短篇小说创作之路不是偶然的。深厚的日本传统文学修养,瞬间浓缩的理性人生观和苛求完美形式的艺术观,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创作道路。先天的不幸身世和后天的体弱多病等,也大大影响和制约了他的选择。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关联,使他最终选择了短篇小说,并取得了极高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6.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也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写作风格新奇诡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其对人性的解剖狠辣独到。本文选取芥川龙之介的多篇著名短篇小说,从善恶观的角度分析其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同时将其写作思想与鲁迅相比较,得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与森欧外、夏目漱石并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大巨匠。在短短的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140多篇小说,有“鬼才”之美誉。他的小说故事新奇、技巧高超、寓意深刻,尤其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理智分析为人称道,对人性利已主义的揭露则是芥川文学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8.
芥川龙之介有多篇作品取材于《今昔物语》,以芥川龙之介的五篇作品为代表,从作品主题意义域的开掘、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叙事结构的设计变化、局部细节的充实丰富等方面采取细读式的文本解读方法把芥川的小说与《今昔物语》中的原作作对比性研究,比较的结果是清晰展示出芥川把情节简单、主题意义域单纯、人物虚指、原色展示、不介入人物内心、不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的《今昔物语》中的历史故事改写创作成情节复杂、主题意义域丰富、充分展示人物内心、浓墨重彩地刻画人物形象的现代历史小说,比较中让我们感受到芥川小说独具的艺术魅力和芥川高超的艺术创作才能,他不愧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19.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也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写作风格新奇诡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其对人性的解剖狠辣独到。本文选取芥川龙之介的多篇著名短篇小说,从善恶观的角度分析其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同时将其写作思想与鲁迅相比较,得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著名的小说家闻名世界,<鼻子>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主题是围绕着"鼻子"的长短变化淋漓尽致地剖析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和主人公的虚伪本质,从中可以窥视出芥川龙之介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