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一轮课改,每一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积极的课堂教学的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令人欣慰。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或实质,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盲目地“跟风”追求“时髦”而陷  相似文献   

2.
践行"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时髦"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积极的课堂教学的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令人欣慰。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或实质,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盲目地“跟风”、追求“时髦”而陷入了“时髦”的误区,当引以为戒。一、教学情境创设过俏数学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为此,现在的很多数学教师在设计课时,都在为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形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原形就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或者就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数学自身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心理的规律和数学教育的现状等,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课程目标和数学课程的基本观念,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面向全体与个性发展,关于创新,关于教学中心,关于评价,关于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国民在数学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对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如何把握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数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深入地进行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2001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实现了由知识本位、智力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且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凸现人本的特征。本文就此谈如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7.
8.
9.
《数学课程标准》表达了新时期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提出了新标准,指明了课程发展的新趋向。学习、实践《数学课程标准》不难发现: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标准指导数学教学,应关注数学教育的文化性,强调内容的现实性,弘扬学习方式的合作与自主性,提倡教学手段的整合性,以及注重教学评价的发展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几则文论是对《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实践的心得概括。但《数学课程标准》毕竟是新事物,必将产生新发现、新方法、新问题,期待有识者继续实践、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西宁教研》2002,(2):4-7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学大纲改为了课程标准。那么,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哪些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西宁教研》编辑部,将陆续搜集、整理有关“课改”文件,以供广大教师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进行了许多教学的实践探索。然而,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值得警惕的“流行病”,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手段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广大教师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自觉践行"标准",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实质,实践中走入了误区,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易良斌 《云南教育》2002,(28):20-2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学教育改革浪潮。《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是什么?数学教师对此应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推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沿着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一、科学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目标,《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首先从“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4.
15.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或实质,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做法,使课堂教学陷入了一些误区,当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6.
董晓玲 《辽宁教育》2003,(10):40-4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全方位的、意义深远的变革,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且不说课改实验区的如火如荼,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探索,就是非实验区学校也已进入了“隐性课改”,语文教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语文教师的个性化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是一个关键问题。在课改实验中,由于某些教师对语文教育的新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把握,丢弃了传统的有益的东西,盲目地“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语文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  相似文献   

17.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标准》)在课程目标上更注重对学生情感发展的尊重,体现出对我国传统教学目标的扬弃;内容体系力图反映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四个领域统整三个学段,在结构上体现出较大创新;在课程实施上,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了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向。新《标准》在对国际视野的透彻把握与我国国情的高度结合、与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联合制定方面似嫌不足;课程标准应体现出“大众数学”精神,具有更高的弹性;在学生培养目标上,情感尊重强调有余,责任意识强调不足。  相似文献   

19.
自音乐课程改革以来,广大音乐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并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音乐课程标准》。一时间,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撒满了每个角落: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学生的个性好象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的赞叹频频可见:学生或说、问、唱、跳、演……给人一种师生共乐、欣欣向荣的感觉,着实令人欣喜振奋。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而言,实施新课程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由于信息技术落后、教师教学素养等方面的因素,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了认识上较模糊、把握不好、操作欠科学的情况,这样难免产生了一些“热”与“冷”的现象。具体情形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