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世博是明年确定的一件大事,堪比08年的奥运,而奥运是不让人去,世博是拉人去(保守估计7000万人次),从持续时间上看,奥运17天,世博184天;举办内容上和目的上,奥运是体育比赛,展示国威,世博是综合展览,拉动经济;世博带来的商机要超过奥运,世博是一场消费与投资的盛宴,这样的大题材不炒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徐俭 《上海教育》2010,(15):66-66
我们有责任将世博元素加以开发和整合,把握世博会契机,寻找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更加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有责任将世博作为引领学生成长的机会和平台,打开世博之窗,收获无数的精彩,让每一位学生从世博会中收益最大,收获最多。  相似文献   

3.
刘倩 《初中生辅导》2010,(31):33-35
世博,对于国人曾经是一个梦,而就在圆梦的2010,我抓住了一生难有的机会,有幸作为“黔味小白菜”中的一员参与到世博之中!从去年5月报名到今年8月份确定成行,从全省千余名报名者中被选拔出来,作为省区市志愿者,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深感肩上的责任:此行,我要服务上海世博;此行,我要宣传醉美贵州!  相似文献   

4.
在各国政要云集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来自同济大学、上海市南汇中学等学校的十几名学生,踊跃参与不同论坛,向全球青少年发出分享绿色世博的邀请,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倍受关注;据2009年青少年世博营调查显示,高达90%的学生已通过各种途径为世博出过力,有61%的学生最想参加的实践活动是当一名世博志愿者;毗邻世搏园区的大同中学从2007年起就开始了独特的世博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明媚 《留学生》2010,(5):15-16
当世博盛会的大幕拉开,海内外众多参观者聚集上海,感受它的精彩纷呈时,人们也许还没注意到,在千千万万为世博盛会默默奉献的人群中,有一批“80后”的海归“小字辈”。他们从海外学成归来,恰逢上海举办世博的大好机遇。于是,他们投身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为世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也给世博留下了难忘的青春旋律。  相似文献   

6.
面对世博盛事,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上海市世博英语培训先行校”的一所农村乡镇学校,我们在英语学科建设上思考如何让课堂教学渗透世博知识,为学生融入世博、参与世博搭建更高的平台。一年多来,在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我们对在英语课堂上有机整合世博内容进行了一些探索,努力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世博英语知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7.
回味世博     
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谢幕了,但是各处醒目的海宝广告,每天媒体高密度的世博报道,门庭若市的志愿者窗口,地铁出口驻守的武警战士……那些满溢着世博元素的日子,似乎永远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世博的结束,让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的我们感觉到些许的不习惯——周末没有了理所应当的游玩目的地,少了一种呼朋引伴欢聚的路径,亦少了一种快乐的由头。于是,我们开始不断地回味世博。  相似文献   

8.
近日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市大学生中有87%的学生主动参加了世博志愿者报名,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有学生在申请书里写道,参加世博志愿者报名是大学生责任感的体现。由此,我们不妨更好地来审视一下当代大学生,也更好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红领巾》2010,(7):72-75
Part1 淘“最”世博 不论你是钟爱最友好的世博馆还是会为最高科技的世博馆惊叹,抑或是为最时尚的世博馆陶醉,在世博园区中,每一个场馆都诉说着一个故事。一起来淘“最”一番吧!  相似文献   

10.
陈洁 《现代教学》2010,(10):26-27
为了能让学校的全体师生零距离贴近世博、了解世博、参与世博,从学生特点、教育资源、活动载体等条件入手,我们设计了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道德情感、体现学生年龄特征、结合相关世博知识”等特点于一身的“欢迎海宝拥抱世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每一户家庭都能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世博主题下,通过亲身体验、寻找朋友、捕捉瞬问、课堂渗透等活动形式来体验世博,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世博离我们有多远?是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是上海到河北的距离,还是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我省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以高昂的精神面貌关注世博、迎接世博,让世博成为了自己的“身边事儿”。  相似文献   

12.
世博会是现代教育生动有效的大课堂,借助世博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引导中小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确立低碳生活理念,充分感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世博一课”是由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世博教学活动。将课堂搬到世博现场,让学生在饱享世博知识盛宴的过程中感受世博魅力,把握时代脉搏,实现了教育的创新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本刊摘登一组优秀教学方案,以期在交流与互动中引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共同演绎世博大课堂的育人主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隆重举行,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高兴而自豪的事情,因为世博会不仅代表着上海的形象,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如何抓住世博契机,提高德育实效?如何营造世博氛围,传播世博文化?如何激发学生参与世博的热情,更好地让他们去了解世博?本期刊出两所学校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迎世博、办世博的过程中,上海市杨浦教育系统把做好世博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抓手,把世博工作与区域教育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畅想世博会     
苑栩畅 《辅导员》2010,(9):40-4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一声声口号中,世博会开始了。 本次世博堪称是一个完美的世博,中国做好了一切准备,很多设备都是节能型的——利用太阳能发电,将雨水收集……总之,每一个展馆都具有各地民族的特色,是一个展示与交流的舞台。它是促进各地、各国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发展的盛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全世界的盛会。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世博精神理念的融入与世博资源的利用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内涵,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在迎接世博会的日子里,上海市中小学围绕世博内容,合理运用世博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世博,让我们更精彩!此期,我们刊出小学篇。下期将刊出中学篇,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7.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的184天里,上海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走过了一段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之旅。世界在上海浓缩,东方与西方交流,人文与科技融合,历史与未来辉映。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以及中外企业踊跃参展,200多万志愿者无私奉献,7308万参观者流连忘返,网上世博永不落幕……这一切共同铸就了上海世博会的辉煌,这段美好的时光也将永远在每一个关注世博、宣传世博、参与世博的人们心中珍藏!  相似文献   

18.
褚之 《下一代》2010,(4):1-1
小姨在黄浦江畔的校园里读大学 她说她是光荣的“世博”志愿者 我这个调皮鬼如若不肯相信 她就在网上贴张照片让家人传闻  相似文献   

19.
谢美英 《宜宾学院学报》2011,(8):99-101,104
世博印章作为展示各参展国家和组织文化精华的符号,成功诠释了世博"和谐"新理念,以图文并存的方式传播本国文化,成为世博藏品市场的新亮点,是当今读图时代和符号经济时代见证世博的最佳收藏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成果集中展示的一次盛会,形成了独特的上海世博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上海世博的精神内涵不仅传承世界博览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基本理念,而且蕴含着“低碳环保、文明共生、志愿奉献”的精神遗产。上海世博“进步、创新、和谐”的时代价值在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新理念。在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充分利用好世博精神的教育资源,将世博精神与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结合,是继承和弘扬世博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