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教师》2008,(3):7-8
王立群老师从1995年就在吉林市重点学府——吉林一中从事“青春期性教育课”的实验,现在她已经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现在吉林一中把“青春期性教育课”作为“选修必修课”,所有一中的学生都有机会听到这课。现在她的心理咨询室有包括她在内的共4位专职教师。这在全国来说,规模都不小。她现存做“幕后导演”,3位专职老师打前锋。  相似文献   

2.
[采访絮语] 张丽苹是较早以教学法改革而显课名的小学数学教师。1996年曾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在北京“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上一举获得一等奖,课案同年10月刊发在《河北教育》上。然而真正让她感受到教育的无穷魅力还是在课改之后。她说:“新课程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数学教育,让我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更让我在思想层面审视每一个教学细节。”张丽苹不是那种激进的课改实践者,她的校长、特级教师张锦川这样评价她的课:“沉稳绵密,平实大气。”  相似文献   

3.
[采访絮语]   张丽苹是较早以教学法改革而显课名的小学数学教师.1996年曾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在北京“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上一举获得一等奖,课案同年10月刊发在&;lt;河北教育&;gt;上.然而真正让她感受到教育的无穷魅力还是在课改之后.她说:“新课程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数学教育,让我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更让我在思想层面审视每一个教学细节.“张丽苹不是那种激进的课改实践者,她的校长、特级教师张锦川这样评价她的课:“沉稳绵密,平实大气.“   ……  相似文献   

4.
张丽苹是较早以教学法改革而显课名的小学数学教师。1996年曾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在北京“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上一举获得一等奖,课案同年10月刊发在《河北教育》上,然而真正让她感受到教育的无穷魅力还是在课改之后。她说:“新课程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数学教育,让我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更让我在思想层面审视每一个教学细节。”张丽苹不是那种激进的课改实践,她的校长,特级教师张锦川这样评价她的课:“沉稳绵密,平实大气。”[编按]  相似文献   

5.
<正>她是学生眼中最可爱的老师,有温暖亲切的声音,有极富感染力的笑容。在安徽师范大学的校园网评师网页上,有毕业生这样留言:大学四年如果没听过房玫老师的课,那将是你人生的遗憾。她的课是安徽师范大学最热闹的课,她用她坚定的信仰和创新灵活的教法,让原本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变得  相似文献   

6.
林湘 《广西教育》2004,(7A):45-47
北京的吴正宪老师作为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名师,在全国各地上过许多内容不同的课,在广西也有很多老师们听过她的课,相信大家都有一种共同感受:听她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7.
My Teacher     
每个人都有老师,我也有我的老师。她是一位好老师,她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而且告诉我们生活的道理。在她的课上,我们不会觉得沉闷。我们常常做游戏,有时还开开玩笑。她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小飞虫 《大学生》2014,(6):50-51
正不少人对自己的专业课都会有一个"怨念",总觉得它枯燥又无趣,或者别人的专业课总比自己的有趣。事实不尽如此,作为一个学生物科学的学生,我们的不少专业课虽然看课名有些无聊,但是因为其独特的内容,加上一些有意思的老师,上起来甚至比一些公共课更有趣和耐人寻味。活学活用的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这门课,是所有涉及动物的生物学方向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主要学习动物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不仅知识点非常多,而且内容异常杂乱、难于记忆,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闵老师最后一节心理课。三年来,闵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心烦的时候同学们找她;情绪低落的时候同学们找她;和同学闹别扭、和父母有矛盾、与老师有误解……  相似文献   

10.
“我们期望老师是老师;我们更期望老师是朋友。我们因为喜欢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因为喜欢她的课,所以我们用心去学;因为我们用心去学,所以我们学到很多。人生的道路上因为有老师,少了一些曲折,多了一份自信、勇气和成功。”——摘自一高三学生写给老师的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这样说王玉洁:"同学课上有疑问,石老师是智多星,耐心解答;同学磕碰了,石老师是护士,细致处理;同学生病了,石老师是‘妈妈’,倍加照顾;同学丢东西了,石老师是警察,妥当处理;同学游戏时,石老师还是大伙伴,其乐融融……"梁奕辰:"我喜欢石老师,课下我们能与她有许多沟通的话题。"王思锐:"我喜欢石老师,上课时她一本正经,下课时就像一个同学和我们打成一片。她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做老师的当然要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但我在近期参加的一些教研会议上看到的课却不尽然。 案例一:某位老师在讲《了解空气》时,她一方面极力想体现学生在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又对学生做实验是那样的不放心,每次实验前她都进行演示,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说:我们喜欢听她的课,她的课生动活泼,她是一位好老师。 老师说:她是一位科研型加实干型的校长,跟着她干我们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14.
"张老师,您有时间听我的课吗?"一位准备上研讨课的老师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得到肯定回答后,她松了口气,"这我就放心了。"课后,她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张老师,您看我的课堂有没有进步呀?上次指出我倾听投入不够与回应不适当的状态是不是依然存在?"多可爱的老师呀!她对我听课的期  相似文献   

15.
问:在课文中,关于标点的书写形式我有两个疑问.一是《凡卡》第3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有上引号和下引号.第10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为什么只有上引号而没有下引号呢?二是每一组导读中提到课文都用了书名号,为什么课名之间不加顿号?  相似文献   

16.
班里的吴小文上课特别爱说话。她不仅利用老师转身板书的机会和同桌聊天说小话,而目就是老师讲课时,她也在下面偷闲摸空地来个幽默笑话或脑筋急转弯什么的。有时她声音太大高过老师,闹得周围同学也听不安稳课。吴小文似乎有一肚子讲不完的话,但如果指名提问,她站起来又嗫嚅着像个哑巴。这让我很恼火,语文老师三番五次地找我诉苦,搭班的小科老师更是经常向我告状。看着几个老师气得课都上不下去了,身为班主任的我心急如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句古训:"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意思是说与自己喜欢的老师在一起,才能得到更深的教诲和更多的益处。一个学生既可能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她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她的课。因此,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获得教育成功的情感基础。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做了以下尝试,效果不错,写出来和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8.
玉枝老师     
玉枝老师实际上姓李,但大家都喜欢喊她名字。一则是她年轻,只有二十三岁;二则,喊她名字更亲近些。而她来的也正是时候,七年级的语文张老师请了病假,她就没像其他年轻老师那样,来了先闲逛上个一学期半学期的,有了无关紧要的课代上个二、三节,打打游击,一晃过了一年半载的还没正式代课呢!她学的是中文,尽管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但却是标准的本科生。同她一起来的两个男同志,一个是学物理的,一个是搞计算机的,都沾不上边,只有玉枝老师正式上了讲台。我们听她的课是在她正式上课后的第二星期。那课自是没得什么太高评价。老师们对年轻人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重庆市育才中学的化学老师丁玮,在她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走出了一条自学成长之路。她刻苦自学,锐意精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达到用教材娴熟于心,做实验得心应手的境地。学生反映丁老师讲的课易懂、易记、好掌握。几年来,在丁玮和教研组其他老师共同努力下,同学们的化学成绩普遍达到优良。  相似文献   

20.
教我们地方课的老师是一位名师,她姓苏,教龄已有30年了。她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可今年,因为身体不适,学校让她担任我们班的地方课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