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侨报》一月五日正式复刊。叶剑英委员长为该报题写了报名。复刊后将继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侨乡和华侨企业四化建设成就,报道侨务动态和推广交流侨务工作经验,表彰归侨侨眷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2.
刘红光 《兰台世界》2016,(17):123-126
华侨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侨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华侨高等教育是随着国家侨务政策调整在华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都与国家侨务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华侨华人的需求密切相关,它的发展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中国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侨情的变化给华侨高等教育带来生源竞争、教育质量、办学定位、为侨服务提升等诸多新问题。华侨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提升学术水平和突出侨校特色相统一战略,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合理布局学科建设、提升为侨服务水平、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广东侨报》为适应侨务工作的需要和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从4月份起将改为周报,向全国不限额发行。《广东侨报》去年1月复刊以来,先后刊登了《大家都来关心归侨知识分子的生活》、《我的冤案何时彻底平反?》、《落实华侨房屋政策阻力来自哪里?》等消息,还开辟《侨务信  相似文献   

4.
唐薇 《传媒》2016,(22):62-64
中华民族素有浓厚的故乡故土情结,认祖归宗是中华儿女重要的文化品格。由此延伸的“寻根”文化交流活动更是海外华人华侨实现认同的情感依托和精神纽带,蕴含着海外华人华侨对祖籍国文化的关注、认同和回归,也是其构建和形成自身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海外华裔青少年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希望和未来,是维系和传播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生力军,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海内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和国家对华裔青少年侨务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华裔青少年回到祖籍地,参与中国寻根之旅的文化交流活动。具有主流地位的电视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本土文化,放眼全球,有效融入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文化交流活动,是值得思考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
刘红光 《兰台世界》2016,(16):68-70
郑洪年是我国近代华侨教育理论重要奠基人,是华侨教育实践先驱。他担任暨南学堂首任堂长,奠定华侨教育的基础,重掌暨南期间,将之改组为综合性大学,成就华侨最高学府。郑洪年关于华侨人才培养、华侨教育教学制度、华侨学术研究等教育思想对当代华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侵略中国之际,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在组成抗战的各方力量中,广大华侨同胞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将华侨同胞组织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来抵抗侵略,积极采取的华侨政策以及华侨同胞坚守的民族主义是华侨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六盘水市涉侨文献包含了六盘水市侨务工作方方面面,建立侨务文献专藏,对于促进地方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华侨港澳台学生是高校中的细分学生群体,面向该群体开展阅读推广很有必要。暨南大学图书馆以精准阅读推广理论为指导,立足“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依托“华侨华人文化周”“海外华文作家讲座”两大品牌,构建面向华侨港澳台学生的阅读推广体系,推广了华侨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了华侨港澳台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面向华侨港澳台学生的精准阅读推广,应做好项目设计、精准定位读者、依托特藏空间、重视多元合作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由福建省档案馆编辑的《福建华侨档案史料》(1912—1949)一书近已由档案出版社出版。该书系根据福建省档案馆馆藏珍贵档案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闽南、闽西侨乡市县档案馆侨务档案选编而成。主要内容有:侨务机构及工作计划、报告,华侨出入国,侨汇机构与侨汇,华侨投资,华侨教育,华侨捐赠与抗战,救侨,护侨等。该书辑录华侨档案千余件,计140万  相似文献   

10.
六盘水市涉侨文献包含了六盘水市侨务工作方方面面,建立侨务文献专藏,对于促进地方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华侨华人文献专藏建设实践基础上,着重论述在印刷型华侨华人文献收集过程中,如何在熟悉文献总特征的前提下,利用网络书目和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语言,将专科文献学知识与华侨华人专业学术素养有机结合,筛选、采集到全面、系统、连续、专业的学术性资料,为华侨华人学术研究提供充分的文献保障.另外,拓展文献捐赠与交换等非常规采选渠道对于华侨华人资料,尤其是灰色文献的有序化集纳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华侨联合会是由归国华侨建立的一个联络五大洲中国侨民的民间组织,也是华侨在国内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华侨组织。华侨联合会成立于辛亥革命之后,它在推动民初政治的现代化、促进经济的近代化以及维护华侨利益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初的历史舞台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该联合会发起人之一是马来西亚华侨吴世荣。  相似文献   

13.
王宁宁 《兰台世界》2012,(16):34-35
近代以来,被誉为"革命之母"的海外华侨为祖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内政府对华侨的态度逐渐由消极管理转为积极辅导。华侨教育作为侨务的重要部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抗战时期,海外华侨人数最集中的南洋地区几乎全部沦  相似文献   

14.
数字时代,人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人人也是记忆的书写者与记录者。华侨口述档案作为华侨名人与历史研究的有力补充,存在数字素养不足、记忆观缺位等问题,可以从技术与理念两方面着手解决。通过创建“AI+访谈”模式、借助“AI+转录”技术,绘制华侨人物事件关联网、建立华侨共建共享云平台,发展和改善华侨口述档案收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3,(Z4):148-149
<正>广东华侨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2009年建成开馆,2011年5月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是全国第一家省级专业华侨博物馆,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动基地、暨南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集收藏、研究、交流、展示华侨历史文化为一体,以"为侨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志在打造侨胞精神家园。本文试对其功能作用做一阐述,以其对华侨博物馆功能作用研究有所帮助。一、征集、收藏和整理华侨历史文物文献资料,为开展华侨历史与文化研究奠定良好  相似文献   

16.
整合梅州市华侨文献信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州市是广东省的重点侨乡,其华侨文献信息资源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嘉应学院图书馆建立“梅州市华侨文献信息中心”,负责整合梅州市华侨文献信息的工作;该信息中心在做好传统文献信息工作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华侨华人的专题数据库建设和网站建设,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全方位文献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一部内容闳大,装帧精美的《世界华侨华人词典》摆在笔者的书案上,它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元月出版的新著,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华侨华人的大型综合性词书。说起华侨与华人,在人类移民史上,可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凡有人类文明的地方,就有炎黄子孙的活动,就有华侨与华人的足迹。从古至今,千千万万的华侨与华人,在世界各地,历尽艰辛,生息蕃衍。不管走到哪里,他们都对所在国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18.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多种力量促成的,其中海外华侨的积极捐款是其助力之一。为了支援国内的革命活动,孙中山曾多次奔赴美洲,从事筹款活动。在此过程中,孙中山得到了美洲华侨黄三德的鼎力相助,才使其筹款得以顺利进行。本文不揣谫陋,拟对穗籍美洲华侨黄三德与孙中山的美洲筹款活动之关系略作探讨,以期有助于美洲华侨对辛亥革命贡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档专门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的新闻栏目,《华人世界》已成功运行11年有余,栏目在塑造海外华侨华人形象,加强海内外华侨华人情感联系,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其在这些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东南亚地区的华侨,长期被清政府视为"弃民""罪犯""潜在的汉奸""谋反者"等,而自同治朝以后,被逐渐认为是具有同等国民待遇的"华民""华商""华侨绅商"等。~((1))光绪三年(1877)九月,总理衙门同意在新加坡设立领事,~((2))以保护华侨利益,这是清政府东南亚华侨政策完成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