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模式与教育方法必须适应学生的学。教师必须总结出学生的课堂认识规律,并把学生的认识规律作为确定教学过程的依据。学生在课堂的认识过程有其特殊的规律。其认识过程可分为理解—掌握—运用三个阶段。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认真依据以上规律,明确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并据此教学。一、帮助理解原则教学过程中,理解是基础,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核心。学生对没有理解的内容就无法掌握,只有理解了教材中所讲的知识和原理,认识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产生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对前人知识经验的“占有性”学习。现代教学心理学认为,这种学习要经过知识的理解、记忆、迁移和运用四个阶段。以往,人们总认为理解是其中的关键阶段。然而,现代认知学派对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理解、记忆和运用,既是迁移的过程,又是迁移的结果和外现,它们都离不开迁移。迁移是知识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且最为关键的一环。这是国外教育心理学家几十年致力研究、探讨学习迁移理论的  相似文献   

3.
正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基本技能、方法甚至行为等,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教育心理学上叫做迁移。迁移在教学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运用迁移规律来设计教学程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一般的原理、概念、规律教给学生,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概括这些原理、概念、规律的方法,使之达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如何运用迁移教学方法,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一、夯实基础知识,创设迁移条件我个人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以前掌握的知识和一般概念原理,对学习新知识有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如果注意把新知识和学生已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就容易促进学生产生知识的正迁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注意恰当铺垫,创设问题情境,促进知识迁移。俗话说良好的教学开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就新授课而言,教师常常紧扣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而设计一些铺垫练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知识上和数学思想方法上的准备。怎样科学地设计铺垫练习呢?笔者认为科学的铺垫练习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前体育教学的改革,体育教学已不能满足于单项孤立的技术传授,而越来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和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何谓迁移?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产生积极影响的称正迁移,简称迁移,产生消极影响的称负迁移,或称干扰。在体育教学中,各种知识、技术、技能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彼此联系和影响,这种现象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效果。如果我们将迁移规律运用于体育教学并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展  相似文献   

6.
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是一个极其重要环节,也是每个教师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努力追求的。本文认为,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迁移教学法,可以从培养学习学期增强学习动机、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加强学生迁移心向的培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怎样学、教师如何教”成了教师思考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将已知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领悟新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这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了解知识的迁移会在学生学习知识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特点,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为迁移而教”.这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带普遍性的问题之一,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困难。本文试图对如何培养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理解水平和某些记忆方法的探讨,论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记忆能力的可能性。(一)加强理解是培养对历史知识记忆能力的前提加强理解以促进记忆,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共同规律。在讨论加强理解以培养记忆能力的关系时,后发式教学应该放在优先的地位来考察;然后讨论直观教学和复习两者在这个问题中的作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唤起注意力的集中。其形式虽不拘一格,总的以在教师的诱导下,能正确而全面地理解知识并使它得以逐步深化为原则。有教师在讲授“北  相似文献   

9.
迁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迁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王新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教而有法,学生才能学有成效。一般的看法是,教师只要掌握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就可以搞好教学,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倘若我们不了解这些...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见教师抱怨学生的基础差,缺乏对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做过的问题一做还错.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方法没有理解到位.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理解的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生的数学理解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听讲、模仿和机械训练.学生一时记住了概念、公式、定理,但不知其来龙去脉,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11.
通常,知识的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认识活动实现的,师生双方都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的发现法优于教师直接提示规律、原则的讲授法,学生只有通过思维活动,理解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旧...  相似文献   

12.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教学理论把传授知识当做首要任务,这使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体会不深,理解不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信心.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数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开拓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要成为学习者、指导者、研究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他不仅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且要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由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到教师适应学生的学的观念转变.教师要研究每名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学习规律.  相似文献   

13.
何尤文 《教师》2014,(7):46-47
正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就是学习迁移,在教学中表现为已知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历史学科综合性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是一种机械的学习,没有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现象之间、不同阶段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在此种教学理念指导下,不仅影响了学生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人  相似文献   

14.
学习迁移的有关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蕾 《云南教育》2003,(35):6-7
学习迁移(transferoflearning)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张奇《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过程及结果又会对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等产生影响,学习迁移就是指这种新旧学习间的相互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要经过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迁移及运用四个阶段。以往,人们认为理解是其中的关键阶段。但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理解、记忆和运用都离不开迁移。它们既是迁移的过程,又是迁移的结果和外在表现。迁…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称“迁移”为先前的学习对以后学习的影响。合理运用迁移规律,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认为从三个方面运用迁移规律,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条件,作好迁移准备   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总离不开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越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越强,旧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积极迁移活动就越容易发生。比如应用题教学,在低年级教学应用题时,强调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以及线段图的直观表示方法,为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的迁移做好准备,牢固清晰…  相似文献   

16.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教师专门引导学生把平时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知识,用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联起来,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并通过相应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理解、掌握的一种课型。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这是任课教师的根本职责所在。笔者认为,数学复习课教学要努力实践下述的“五字诀”。  相似文献   

17.
从一九九五年秋开始,我开始担任初中新编英语教材的教学工作。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已初步了解新教材的教学路子。两年来,我在英语入门教学中,对改进教学方法作了一些尝试,主要是把直观性原则运用于教学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什么是直观性原则呢?它是指教师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表、图片、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以及形象化语言、表情、动作等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教材,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为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打下基础。直观性原则是古今中外普遍使用的一个教学原则,它符合学生在英语学习入门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教学中经常出现知识的负迁移,给科学教学带来很大危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尽量引导正迁移,减少或杜绝负迁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一、知识负迁移的表现及成因1.相关联概念之间的干扰。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相关联的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各自不同的本质属性。学生如不加以理解和准确把握,正确区别相关概念、原理和规律,就会将它们的关系简单化,导致知识的负迁移。如课本中先讲固体压强,并学习了压强公式P=F/S;后讲液体压强,学习了公式P=ρgh;再讲…  相似文献   

19.
正我曾经读过特级教师吴非的一篇文章《要将自己教成"学生"》,文中讲述了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自身听课、学习的感受,考虑学生的听课、学习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才能使教与学交融,最后得出教师学习与学生学习感受是相通的.是啊,我们有些数学教师在平时数学教学时,往往"目中无人",仅考虑知识的特点,而不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好像这里就应该这样教学,很少想到学生学习时的感受.这样的教师时常会怪罪学生,为什么我的教学,学生就学不会呢?我认为.这样的教师是在教书,而不是在教学.因为教学要考虑到学生学得情况,而教书往往是在传授知识,从不顾及学生的"死活".我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经常结合自己学习的感受,想学生学习的规律,需要慢节奏的就慢下来,知识不好理解需  相似文献   

20.
李庆民 《考试周刊》2012,(15):122-123
在思政教学中,有些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认为教师主要是传授新知识.而课后学习、复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小学生的自觉性不够,综合理解能力不强,加之思想政治课内容本身的抽象性导致学生理解的困难性,所以单靠学生自己的学习很难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难实现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所以,搞好课后学习指导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