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教学的道德意蕴是教学永恒的价值追求,而教师作为教学中重要的主导力量和主体因素,是影响教学道德的要因.教学道德的落实,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即本学科知识素养、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以及情感素养,更需要具有包括服务意识、期望意识、反思意识的专业意识.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道德在教师专业生活基础上形成,教师不仅要遵循教育教学生活中的道德准则,还要履行学习和研究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教师的专业道德具有教育性、自律性、服务性、阶段性与层次性等特征。为实现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各师范院校要开设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注重考核师范生的专业道德;中小学校要以道德变迁的视角强化专业道德认知,以"共情"训练增强教师专业道德情感,以奖惩机制激励教师专业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导师的道德是一种专业道德,它是指研究生导师在专业发展与专业工作实践中,以及基于研究生导师的专业身份从事与专业工作相关或对专业工作产生影响的活动中,应具备的政治素养、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及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主要包括基本思想政治素养、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操守与精神、作为学术领导者的道德与操守、作为团队管理者的道德素养和合作与交往伦理五个部分。推动研究生导师专业道德发展关键在于各级组织合力的发挥、科学的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与运行、丰富多样的专业道德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属于一种教研活动,它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结合科学教学实践内容,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际上,校本教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校本教研下,教师也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将对依托校本教研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并充分运用校本教研对小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教育的师德培养也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变。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与标志,它推动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的专业道德培养现状令人堪忧,积极探索新时期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的途径已成为教师教育紧急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所遵循的能体现教师专业特性、教师道德价值以及教师人格品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具有不可替性、示范性、深远性等特征。当前,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激发教师的道德需要,提倡教师功利精神与奉献精神的统一;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道德奖惩机制,从现实出发,为教师提供道德的回报,从而推动我国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概念的缺位已经使得教师专业道德理论大厦摇摇欲坠。根据教师专业工作性质、专业活动的特征对专业道德概念进行梳理、界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基础理论工作。通过对专业道德发生时空、特征的分析,及其与职业道德等概念的关系的梳理,专业道德概念的内涵、特征基本清晰: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专业工作(发展)中、以及基于专业身份从事与专业工作相关或对专业工作产生影响的活动中,应当具备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以及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基本特征是:具体性、实践性、养成性、激励性、发展性。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对于教师职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及其知识权威地位等三个方面。互联网思维,网络信息获取、选择和整合的能力,网络技术运用能力以及网络道德,是教师网络素养的主要构成。网络素养既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条件。学习观念更新、网络行为习惯形成,是教师基于自主专业发展要求而实现网络素养自我实现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处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师,须具有相应的信息素养,方能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得持续的专业能力发展。本文阐释了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信息素养的每一种成分在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信息意识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观念性前提,信息知识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信息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道德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航向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良好信息素养的养成,需要在职前教育阶段制定培养目标以明确培养信息素养的方向,建构完整的课程体系以确保信息素养的真正落实,在职后教育阶段完善职后培训以保证信息素养的持续提高,创设学习氛围以维持信息素养的自觉提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信息素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对学生的价值判断、道德认同、行为践行及素养发展等有重要影响,而新时期的教师到底应具有什么样的师德修养、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便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以甘肃省陇原名师谢立亚老师为对象,从师德修养、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教师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 reviews a set of articles on ethical and moral matters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eviously published by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Comparisons are made and a summary of findings offered.  相似文献   

12.
教学理念辨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理念是学术界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本文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了理念的含义 ,并进而揭示教学理念的内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 ,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常欣 《河西学院学报》2004,20(1):116-120
教学活动是一种带有鲜明的智力色彩的持续发展过程,学术活动与教学活动应当相互促进。在教师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合作的气氛与习惯。需要开展针对具体教学的研究工作,不应仅仅醉心于产生新的观点,必须彻底修正以往的教学理念,为教学探索提供迅速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预设性的活动,也是生成性的活动.教学过程的生成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的选择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和教学活动中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要通过选择促成教学的持续生成,就应该树立生成性的思维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寻找生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互动式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较为实用的教学模式,既符合课程特点,又是解决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互动式教学包括案例式教学法、参观型教学法和拓展训练型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乃“为己之学”——教学行为的道德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未必有德性,教学未必是德行,因而教学行为是需要道德评判的。教学行为的道德评判,就是对某种或某类教学行为在道德意义上做出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从而把教学行为区分为善的或恶的、有利的或有害的、正义的或非正义的、合理的或不合理的等类型,通过对教学行为的赞许或谴责来干预教学生活,从而使教学走上人性化的道路,真正全面地丰富、涵养和提升人性。教学行为的道德评判应当在教学行为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和综合的分析,即看教师是否在既定的客观环境中做了他所应做的、他所能做的和他已做到的。通过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形塑和完美自身,通过形塑和完美自身不断形塑和完美学生,这两者不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而是一体化的过程。教学良心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立法”,规约和制导着教师的现实教学生活或实际教学行为的选择,所以教学行为的道德评判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教师教学良心的自我评判。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阐述对大教学观内涵的认识 ,提出大教学观下的德育教学模式 ,并构建德育教育的整体模式和德育教师教学准备与教学形式的微观模型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德育活动的最重要场所。家庭德育活动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辩证施教,长辈以身作则,与学校、社区积极配合。辨证施教应该注意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家庭德育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进德育活动是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编制教案和教学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教学设计是教学理念的直接现实,也是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任务的重要保障,应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In reflections on the Manner in Teaching Project, I focus on four themes: why teaching is an intellectual and moral endeavou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chool context for understanding the moral dimensions of teaching; the uses and limitations of moral theory in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the centrality of the person in the role of teacher. The 'Manner in Teaching Project' sheds useful light on these themes, including how to examine them systemat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