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哀悼诗文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哀悼死者的题材,曾经吸引过当时有成就的作家。而在文学创作繁荣的时期,总出现不少写这类题材的优秀作品,它们散见于诗经、楚辞、汉赋,直到唐诗、宋词和明清散文。伤悼死者的作品有的见于传状和碑诔。这类作品除了象明代的《五人墓碑志》之类的真实反映现实而极少的好文章之外,多是“称美不称恶,以尽其孝子慈孙之心”,有的甚至流于庸俗的歌功颂德,陷于无聊的阿谀奉承。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作品的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还有一种“哀祭”的文体,包括哀辞和祭文。哀祭诗文多出自死者亲友的笔下,除了象楚辞的《国殇》和《红楼梦》所虚构的《芙蓉诔》之外,多是写骨肉之亲,抒手足之情,哀  相似文献   

2.
【知识储备】1.悼词。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辞。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悼词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总结死者生平业绩,肯定其一生的贡献。(二)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悼词既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又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作品;既能以叙事为主,也能以议论为主,还可以抒情为主。同时既有供宣读的形式,又有书面形式。概括来讲,充分肯定死者对社会的贡献,真诚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和敬意,以质朴…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讲课的“三字经”,即“心”“新”“欣”,从理论上回答了如何讲好课的根本问题.用心讲课是对教师的责任要求,也是容易做得到的;以讲课的新方法和新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使讲课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欣赏,是讲课的最高境界,是绝大多数教师一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学对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这标题的理解,就是一个难点。既是“忘却”,又是“记念”,使人更难把握。正确理解“忘却”,对领会文章的主题确有很大关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五省(区)中语教参是这样理解的:所谓“忘却”,就是要“摆脱”悲哀的重压,即不能用悲痛来“记念”死者,而应该用别样的方式:化悲痛为力量,以战斗来“记念”死者。上述看法,笔者不敢苟同。题目是《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一词,  相似文献   

5.
《小团圆》给“张迷”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兴奋点,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的读者,对这部小说都有太多的感受需要表达。文章立足《小团圆》所勾勒的盛九莉的人生之路,直逼盛九莉和作者张爱玲本人最真实的人生姿态--充满“竞争”意味的一生,深入探讨《小团圆》文本内外的“竞争”意味,归纳“竞争”的特点并分析成因及结局,并试图重新评价张爱玲一生及《小团圆》的艺术得失。  相似文献   

6.
东北元宵节有为死者坟墓“送灯”的习俗,山东及其他省份也有类似的民俗。文章仅对东北这一习俗进行考察,目的在于揭示东北元宵节“送灯”风俗的来源,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融合的大概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先生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所写的悼念回忆文章,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结合得极为完美的记叙性散文。文章感情深厚,沉郁悲愤,读来感人至深。一、标题寓情标题“为了忘却的记念”,寓意深远,发人深思。既然是“记念”,又怎说“忘却”呢?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里的“忘却”并不是真正的忘却,而只是“摆脱”、“搁置”,就要化悲通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斗争来纪念死者,“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最有价值的纪念。作者正是用曲折的语意表达了对死者的告慰,对生者的激励。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二、忆友注情课文中着重写了鲁迅与白莽的三次见面和鲁迅与柔石的交往,略及冯铿、胡也频、李伟  相似文献   

8.
某刊曾载有《清明时节说悼亡》一文,文章中说到“上坟祭祖,纪念死者……”可是,标题中使用“悼亡”一词是不妥的。“悼亡”并非“悼念亡者”之义,而是悼念亡妇(即亡妻)的专用词汇;它与祭祀先人无涉,也与一般的伤逝在词义范围上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9.
《还愿》开篇:“一个谎言,竟改变了我的一生。”这话有着总领全文的作用,文章由此引出“一个什么谎言,一个谎言怎么能改变人的一生”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一、斯特罗齐宫的艺术展览史一瞥 一个艺术展览在何种程度上是成功的?苏珊·摩尔(Susan Moore)认为,参观量并不是唯一的指标。理由在于,我们当中究竞有多少人曾经从一生一次的“巨型展览”(“Blockbuster”)的激动人心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贺绿汀的中西融合音乐思想。认为这一音乐思想,是他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思想结晶,这一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生死之间     
在这张照片上。你发现“生”与“死”的距离变得多近,这给人一种不祥的暗示。生者与死者在争夺土地。这种现象不为奇观,土地越来越少了,人们顾不得“禁忌”,生者与死者的“宿舍’一起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什么?有人说是“语言与文字”,有人说是“语言与文学”,有人说是“口语与文章”……而不管怎么说都离不开“听、说、读、写”四个字。一句话——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语文”,而“语文”也影响着人的一生。学习“语文”读书为先。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文学素养的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一生,是不断走出自己阴影的一生。 开创出现代“齐派”画艺术的齐白石,在其辉煌的艺术生涯中,有一言及一行令世人寻味。一言是他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行是他在登上艺术高峰的九十高龄,进行“衰年变法”。前者,可以视作走出别人的阴影,而后者,正是走出自己的阴影。 走出别人的阴影难,走出自己的阴影尤难。齐白石在“衰年变法”时,其艺术已自成一家,声望极高,其时变法,就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弄得不好,很可能会前功尽弃、身败名裂。但是,他终于走出了自己的阴影,“济派”画艺术又更臻完美和新颖。 走出自己的阴…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影响学生的一生。文章重点阐述了人生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教师语言艺术追求的目标与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 一、“木匠说” 1942年8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  相似文献   

17.
马文丽 《成才之路》2023,(1):137-14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展“一生一策”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研究,既是县域学校寻求教育突破、探索特色育人、注重品牌发展的重要抓手,又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推动素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途径。文章从“学生成长导师制”研究综述入手,分析生源结构变动下的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明确“一生一策”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价值,并对生源结构变动下“一生一策”学生导师制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政治失意、然而睿智圆通的知识分子 ,苏轼的一生是超越自我、超越困苦、对自由孜孜以求的一生。在“大我”与“小我”方面 ,他坚持“大我之利” ,表现了其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 ;在“从众”与“从己”方面 ,他独立特行 ,力排众议 ,不随波逐流 ;在“悲观”与“乐观”方面 ,他对个人得失不以为怀 ,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9.
本丈旨在分析尼采的艺术思维方法:一,以“肯定的否定”颠倒了苏格拉底和黑格尔的“否定的肯定”的辩证法;二,存在一生成的思维方法来描述艺术及其功能。最后结合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关于艺术解体论的学说来分析尼采是如何超越彼岸思维而判定艺术之最终命运的。  相似文献   

20.
敬畏教育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大师的犹豫和贪官的嚣张》的文章,读后我深有感触。文中叙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之间的一次对话。子贡问孔子:“人死之后有知还是无知?”孔子回答说:“我若说死者有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