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三国文化是以三国时期的史实即所有文化现象为源头的历时态嬗变、敷衍和演化的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和文人们,在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三国的同时,又都在用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诠释甚至创意着三国,三国文化不断地浸润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文化旅游是指以三国文化为载体发生的旅游活动。作为旅游资源,三国文化属于人文资源。对于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必须破除历史文化至上和打破传统的旅游资源观。三国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是零星景点多,联动互动少;历史文化论说多,旅游科学思维少;传统开发经营多,现代文化创意少。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史 (一 )  中国古代史从 1 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 1 840年鸦片战争前夕 ,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通常情况下 ,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鸦片战争前 )六个时期。一、先秦 (1 70万年前至公元前 2 2 1年 ) ,祖国历史的开篇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 ,历经两次社会大变革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 1 0 0多万年。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 ,分为旧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3.
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积淀,是力量与美的撞击与融合,是动态的、运动着的文化。是指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而对我国而言是指近代体育传入我国之前存在的体育模式。它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变革,文化的继承,宗教的文化发展等,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历史,更可以促进全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4.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颇受争议,其形象具有丰富内涵。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不同时期众人眼中曹操的形象有所不同。曹操形象的不断变化受到曹操性格多面性、史料记载差异、评价者所站角度不同及中国传统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元谋人开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是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共6个单元进行。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奴隶王朝和春秋战国时  相似文献   

6.
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这三百多年间诸侯的力量逐渐强大,周天子已经徒有虚名,无力控制各诸侯了。这一完整的历史时期恰好与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公元前722年-前481年)所记载的历史大致吻合,所以,历史上就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学术思想极其活跃的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去消灭其余诸国完成实质性的统一。同时,各家各派学说纷繁复杂.但其中所体现出的体育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主要对儒、墨、道、法四家体育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国时期,由于疆土分割,犬牙交错,而战争频乃,攻守无常,于是培养出一批能能武、善攻善守的战净,邓艾就是其中的佼佼。在三国后期,无论是吞吴或灭蜀,邓艾都有不同的建树,如果说他的两淮兴屯为吞吴营造了物质基础,那么间道入蜀则是统一中国的关键。邓艾作为功成身亡的历史人物,深得后人敬仰和痛惜。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传统教育,或指学校以外的教育,或指现代学校教育以前的教育。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各民族传统教育即以家庭教育、家族教育、村寨教育、社会教育、习俗教育等为主要教育形式,采取以口传心授、师徒相授、父子家传等方式,传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社会习俗、生产技能等内容,这些传统教育的形式、方式及内容,深刻地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各民族民众的生活方式,塑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性格,有效地维护了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稳定,巩固了中央王朝国家治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张璘 《教书育人》2010,(5):108-109
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概念是指一切与政治、经济、科技、艺术、风俗、宗教、建筑、历史、国家、民族等有关的精神和知识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价值观念、精神和知识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以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哲学为核心,以“诸子百家”思想为辅的一个传统哲学体系。它基本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和专家访谈法对哈尼族秋千、武术、摔跤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独具特色的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需求的不同,体育文化特质的流变过程反映的就是一部宏大的哈尼族社会发展史.研究这一文化流变过程并在这一文化变迁的现实中寻找哈尼族民族前进的社会、文化学动因,对促进哈尼族地区的文明进程,把握好哈尼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选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和民族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史的课程内容,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是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2011版课标”中国古代史内容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它集娱乐、运动、医疗保健、养生、艺术于一体,具有生动、形象、实在、鲜活的特点,是我国悠久的历史产物,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德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4.
教学思路分析[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具体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一课,课标要求则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  相似文献   

15.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生活在古典时期的雅典,被公认为“史上最伟大的导师”,“给予西方文明最深远影响的两位历史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晚他好几个世纪的耶稣。  相似文献   

16.
熊芬 《教师》2014,(13):124-125
一、缘起一直有一个念想,想读点经、史之类的东西,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叫"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命题,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包括汉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民族的社会生存空间,是各民族体育活动方式的延续,是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再现。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传承、推广也必然会受到他族同胞的历史、政治、经济、生存环境、宗教、风俗、心理及文化差异而带来不同的隔障。要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就必须借助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平台来推陈宣传,包装展示民族体育传统的涵义、形成、变迁、传统与现代化、传统与创造性的价值特性。该文主要探讨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对少数民族形象传播传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三国史记》初探新罗社会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罗是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与高句丽、百济并立于半岛。其开国于公元前57年,亡国于公元935年,存续近千年。朝鲜高丽时期的著名文人金富轼在其著作《三国史记》中对新罗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从而使之成为研究新罗历史的重要材料。本文试图通过对《三国史记》关于新罗的记载,对新罗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发展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展现《三国史记》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近代时期的学校教育中,体育占有一定的地位,并受各时期不同历史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我国古、近代时期学校体育演进扣发展历史的探索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古、近代时期学校体育的认识,而且对当今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古时期的欧亚草原地带居住着一系列现已消亡的古代民族.从公元前九世纪开始,由于自然、人口、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及欧亚草原地带的特定地理条件,促成了这批古代民族间的大规模碰撞,并由此而引发了自东而西的大范围迁徙.发生在上古时期的这一碰撞与迁徙的历史场景,可被视为公元后四世纪著名的民族大迁徒的序幕,其客观后果是开拓了上古时期欧亚两洲间的陆上通道,形成了游牧世界逐步缩小和农耕世界逐步扩大的历史趋势,同时也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汇和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