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旦诗歌充满了不同的自我的声音,展示了人类心灵最为丰富而神秘的一面.以"带电的肉体"和"丰富而且危险"的写作方式直逼当前中国诗歌中"那一团模糊不清的诗意",颠覆了现代诗歌中残留的古典性和传统性,在此之上建立的是一个独异的穆旦世界多重、分裂的现代自我,苦涩的现代感情,人与世界、人与自身之间更加暧昧而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穆旦早期的诗歌作品,表现了诗人与世界之间的异己性关系。这种异己性关系是穆旦接受中外现代主义诗歌传统影响的基础。在个人与世界的异己性关系中,穆旦认为个人的存在是自明的,认同了中国现代启蒙思想中的个人观念。这种认同导致了个人真实性的丧失,形成了其诗歌中分裂的自我形象。穆旦的诗歌创作,正是以其早期诗歌中分裂的自我形象及其困境为起点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穆旦诗歌实现了关联词的使用与自我诗歌追求的有效性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在关联词所显示的属性特征与穆旦诗歌追求丰富及明确传达丰富的一致上,也表现在关联词与穆旦"理性抒情"及诗歌叙事化主张的相融上。关联词入诗显示了穆旦诗歌的现代性追求,有效地促进了穆旦诗歌别样诗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穆旦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努力与获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诗歌的艺术内涵与艺术技巧两个方面。其作品中历史意识的呈现、对现代心灵的求索、丰富与丰富的痛苦等艺术内涵,展现的是穆旦诗歌突破传统的精神世界走入现代性的视野的探索过程;其作品戏剧张力的构造、感性与知性的融合、对传统诗意的背弃等创作艺术的追求。则不仅表现了穆旦现代主义诗歌的自觉性与探索精神。而且强化了穆旦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5.
穆旦诗歌实现了关联词的使用与自我诗歌追求的有效性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在关联词所显示的属性特征与穆旦诗歌嘻求丰富及明确传达丰富的一致上,也表现在关联词与穆旦"理性抒情"及诗歌叙事化主张的相融上。关联词入诗显示了穆旦诗歌的现代性追求,有效地促进了穆旦诗歌别样诗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久被人遗忘的“九叶”派代表诗人穆旦一生写了大量的“使现世的关怀和永恒的思考达于完美的结合”的诗歌,其诗歌有强烈的现代色彩:《玫瑰的故事》“重写”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世界》写诗人面对残缺的世界图景所应的态度;《智慧之歌》写人在这个世界生存的荒诞与高贵。  相似文献   

7.
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最杰出的诗人 ,其诗的力度、深度与强度抵达了空前的水准 ,考察穆旦诗歌中呈现的对“死亡”的思考方式和心态嬗变 ,可以勾画出穆旦在面对“死亡”与“生命”、“战争”、“宗教”等重大命题时的复杂心灵地图 ,捕捉穆旦在诗歌中所开拓的广阔经验领域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穆旦与奥登诗歌上的一个显著共通点是他们共有的"理性求索",这也构成了二位诗人观察和创作的一个基本面向。两位诗人以理性的视角聚焦现代世界的诸种存在,并在诗歌中对理性本体进行了深刻辨诘。两位诗人试图以这种理性求索为现代人的寻根突围提供一种可能的入口和通道,而这也构成了两位诗人诗歌丰富而深刻的现代蕴含。  相似文献   

9.
在穆旦诗歌中,“行走在路上”这一命题已远超出现实经验,而得到了丰富的现代性阐发。关于“道路”以及“行走”的经验,已由具象指向抽象,由生命个体的求索困厄推及对宇宙存在的终极探索,在感性与知性.抒情性与超验性的融合混沌中,纳入“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在穆旦诗歌阐释中形成宏阔的精神空间和巨大的美学张力。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以往的中国新诗,穆旦诗歌在联想的边际上走得更远,穆旦诗的异质性,主要就体现在语言和意象上。穆旦诗按意象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面历史现实,以意象的原生状态实行着线性的连缓,直接歌唱时代:一类是以意象的变体为喻体,跳跃式呈现,形成一种内敛而自问的抒情向度,解剖自我。本文讨论的是穆旦诗歌的意象变体手段。文章以诗中频繁出现的“火”为对象,通过分析“火”在诗中的具体变化来说明穆旦诗歌的诗艺构想。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文学史的叙述往往只论述作为“现代”诗人的穆旦,而很少顾及“当代”的穆旦。穆旦1976年的诗歌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为两个鲜明的特点:生命的彻悟与诗艺的回归。生命的彻悟首先表现在诗歌意象的“死亡”气息上,生命的彻悟还表现在诗人对晚年荒原处境的不得已的“坦然”的接受。诗艺的回归主要表现在诗歌语言的“去欧化”诗歌意境的“反晦涩”;对诗歌外在节奏、韵律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在四十年代诗人中,穆旦是继承五四文学传统。走得最远的一位。他以“鲁迅式”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自己,思考世界;进一步怀疑自己。怀疑世界;同时,无情地批判自己,批判世界。这样的怀疑与批判是惊世骇俗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知识分子自觉承担的高贵品质。穆旦是二十世纪不可忽视的一位现代诗人,他真正获得了独立人格。并意识到了自己的先驱使命,他用自己的诗歌证明,他是从内心深处真正接近了鲁迅,并与之达成了内在的沟通的。正因为穆旦的诗体现出了鲁迅精神,所以,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深深的思考,还有,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穆旦现象”是指穆旦其人其诗中的不寻常现象。本文认为频繁出现“上席”一词,也是穆旦诗歌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穆旦的不寻常之一。认为“上帝”在穆旦诗歌中代表了一种超越精神,它对穆旦诗歌的意义在于:首先,“上帝”是穆旦的一面反映现实的镜子;其次,“上帝”是穆旦的一根支撑精神的手杖;第三,“上帝”是穆旦的一件深化诗歌内容的洋服。穆旦诗歌中创造的“上帝”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诗人穆旦的诗歌中,移就修辞格的运用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穆旦积极调动内心的独特感受,通过偏正结构、动宾结构等移就类型,使诗句达到了抽象与具象的契合,实现了各种感觉的转移,表现了复杂的逻辑关系,并助于形成独特的诗歌意象。穆旦诗歌中移就的丰富表现,展示了移就在诗歌语言中巨大的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15.
穆旦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塑造了很多的英雄形象。他诗歌中对英雄的评价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他是站在个人本位角度把英雄还原为一个真正意义上“人”的存在,着眼于对战争中英雄悲剧处境的刻画,以及对战争非道义的揭示。穆旦这一视角的形成与西方现代派的影响以及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写作视角使穆旦的诗歌区别于同时代歌功颂德的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穆旦诗歌中的宗教话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并多有阐释.其诗歌中相关的“上帝”话语并非西方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而是诗人处在当时特定的历史剧变之中并亲身经历了同时代人所少有的像战争溃败和野人山撤退这样酷烈的生命体验之后,作为一个敏感而有良知的现代知识分子所做的自我拯救和精神探索.写于1945年诗歌《忆》正是其力图缓释个人内心压力与祈求精神救赎的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7.
在穆旦的诗歌中,“我”的言说、理性的思辨色彩以及独特的受难意识等使他的诗歌充满复杂性和智性,他用各种强烈的个人经验(个人性)来表达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公共性),并且能够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使他的诗歌走出自我宣泄的个人性而走向具有普遍真理的公共性,上升到对生命的追问,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的高度,创建了属于穆旦的独特的诗歌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派”,其中的重要人物穆旦的诗歌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其突破了中国旧现代主义者的诗学建构,将中国现代诗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文试图从穆旦与西方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对穆旦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一书中运用富有想象力的现象学为诗歌解读开启了新方法,将建筑层面的物质空间拽向了丰富的精神空间。通过穆旦的诗歌、书信和日记,笔者发现穆旦笔下存在大量的“家宅”形象;从现象学角度走进穆旦,会发现他独特的个体经验和时代想象、旧诗情结和人类情怀、感觉抒写和反抗意识,这些又为我们抵达穆旦深邃的潜意识层面开启了一扇门。  相似文献   

20.
“季节”作为中国古老的时间概念,最初表现的是人们对自然的丰富体验和生命变化的时序感知,而后才被赋予了各种文化内涵。作为现代汉语新诗史和西南联大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穆旦的“季节诗歌”在延续古典文化基因的同时,也进行了现代化的创新,承载着复杂的生命体验,表现其人生历程中诗风情调、心境意绪的转变,更彰显着穆旦在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自然万物的切身体验、审美空间的细节找寻、生命存在的诗意沉思,以及对民族国家的建设理想,具有丰富文学体验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