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宇红 《新闻知识》2002,(10):44-46
什么是散式的新闻?散式的新闻是吸收了散与新闻的优势及长处而形成的—种新新闻体。说它是新闻体裁,是因为它对客观事物都必须如实反映,来不得丝毫“合理想象”和“主观发挥”,并强调时新、时效和时宜。说它是散式的新闻体,是因为它借鉴散笔法写新闻,把新闻写得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富有彩。请看下面这则新闻。  相似文献   

2.
系列报道有两种:一种是围绕一个问题,以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新闻体裁,展开系列报道。另一种在同一系列中每篇报道的体裁、形式、篇幅大小都相同.作者始终是固定的一个人或几个人。前者往往需要较大的运作背景,其题材应是“重”、“大”、“热”。后者多为记者自己选题.只要在题材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看似轻、小、冷的题材出能够写出颇具影响力的系列报道。新闻报道强调新、短、快。但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仅靠一事一报的短新闻难以胜任,而系列报道却能发挥重磅炸弹的威力。特别是报纸与广播、电视激烈竞争的今天,以深度、广度、…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0,(8):66-66
“第一时间”是模糊的时间概念,它同新闻报道中的时效要求相违背。新闻报道中涉及到时间的任何模糊用语都是掩盖时效慢的一种手法,模糊语言表达不符合新闻时效用语应该准确的要求,应当杜绝。媒体运用“第一时间”的初衷是为强调时效性,增强新闻必须“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不管写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问题。有些记者、通讯员写新闻,总喜欢文字长一点;发新闻,也希望篇幅大一点,似乎文字越“长”越有分量,篇幅越“大”越能显示自己的水平。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5.
消息是新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体裁。可在实践中却被普遍轻视,认为它文字短小,“没有分量”,因而不肯花气力去钻研。(一) 新闻分量的轻重,价值的大小,并不取决于篇幅的长短。只要事实新,价值大,讲时效,无论是通讯还是消息,都能吸引受众。何况消息短小,信息密集,读来花时间少,只要写得生动活泼。更受读者欢迎。要把消息写好,不是一件易事,因其短小、信息密集,要比其它新闻体裁更难写。但当前消息写作中的通病,主要是一些A、B、C性质的问题没能处理好,而造成质量粗劣。一是时间性不强。许多消息的时间性很差。有的  相似文献   

6.
“小新闻”是一种短小精悍、思想性强的新闻模式。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裁,而是小通讯、小故事、小消息、小言论等具有一定新闻价值、文章篇幅短小的新闻集合体。“小新闻”着重突出一个问题,代表着一个方向、一种方法、一种新风尚。“小新闻”所反映的内容,有的是展现时代特色的正面意义的新闻,有的是关注群众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题,...  相似文献   

7.
穆青同志讲:“报纸应该有更多的速写、特写,只写生活中一个片断,不要全是有头有尾的通讯。战爭年代,有许多通讯都是短通讯,很生动。在这方面要提倡。时间短,内容新,又生动活泼,现场感非常强。”本文向读者推荐的我省两篇获奖作品:《争奶奶》、《置身窗口不中“风”》,就是属于这类报纸喜用、读者爱看的短通讯。有的老报人赞扬它是新闻诸体裁中的“优良品种”。它们受篇幅(每篇800多字)的限制,没有广阔的画面、众多的人物、复杂的情节和错综的结构,在文词上也没有刻意雕凿,只是从生活的海洋里撷取一朵浪花,或从人  相似文献   

8.
现场短新闻,是新闻体裁中的一个新品种。因而对它的定义,似乎还投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界定。 据中国记协的阮观荣先生的说法,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这虽然还不能称为现场短新闻的准确定义,但可以说基本上包括了“现场短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内容特点。这就是:一要新闻价值高;二要现场感强,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三要篇幅短小。如果具备这三个特点,应该说就是一篇不错的现场短新闻作品了。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的新闻理论著述都要提到“新闻时效”。或说:“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或说:“时效”是新闻的灵魂。在评论某篇新闻作品发稿迅速时,人们也常常来一句“此稿时效性强”或“此稿时效快”,仿佛“快”就是“时效”的代名词。然而笔者竟对“时效”这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感到有些模糊。于是学得牛儿吃草,反复咀嚼,以助消化。  相似文献   

10.
动态消息,亦称动态新闻。即对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最新发展变化的动态,进行及时报道的一种消息式样。   动态消息是新闻报道中体现新闻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体现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最直接、最鲜明的新闻式样。它是消息中比较完备而典型的体裁。动态消息有明确的标题和导语,必备的新闻要素齐全,以报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为基础,必要时也可涉及相关的背景材料和作必要的解释、有限量的议论。   动态消息是新闻媒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各新闻媒体每天都要播发大量的新闻,据一些调查显示,其中近 90%是动态消…  相似文献   

11.
『磨』新闻     
“抢”新闻 ,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然而笔者却主张 ,新闻不仅要“抢” ,而且要“磨”。“磨”———通往时效的门径“磨”的提出 ,看似与新闻特性有悖 ,其实不然。“抢”是为了新闻的时效 ,“磨”也是一条通往时效的好途径。“磨”新闻不仅成为一种可能 ,而且十分必要。“效果”并非越快越好 ,既然新闻媒体允许时间要求上的区别 ,新闻特性和新闻发布都要讲究“时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磨一磨”呢 ?要“磨”出时效 ,有三条必须注意 :第一 ,“磨”的对象要合适。一些动态消息、突发事件多侧重于“抡” ,而一些解释性新闻、重大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2.
张长生 《青年记者》2012,(11):43-44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的新闻作品,既包括消息、通讯,也包括特写.在各种新闻体裁中,现场短新闻是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一种有强烈的自身特色的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强、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调查报告是新闻写作中一种常用的报道体裁。由于它力求反映出事件、经验或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前因后果,从而引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或富有指导性的结论,意见.所以,有的同志称调查报告是新闻报道中的“重型炮弹”.好的调查报告,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在群众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而,切中时弊的调查报告,还可以为党和政府提供制订或修改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根据调查报告这一体裁的特点和要求,它的容量和篇幅,比一般消息要多要长些,它的内容和写法,比一般通讯、特写更强调叙述事实,找出规律或提供经验.因此,调查报告这种写作体裁,比较适合于报道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中创造的新经  相似文献   

14.
快讯,就是用电话、电报和电传等手段,把当时、当日或隔日发生的新闻,及时发往编辑部,以供编辑迅速处理见诸报端的稿件。其定义,可以这样理解:以很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特别重大的新闻和突发新闻。这种报道形式,最早是美联社记者劳伦斯·戈布赖特1865年4月14日创造的。当天,美国总统林肯遇刺,他发的消息是:特别重大新闻 !总统遇刺!国务卿西沃德追到袭击!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之后,美联社正式作出决定:快讯,可以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凡属特别重大的新闻,应首先应用快讯体裁。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快讯体裁的产生,就是遵循了新闻…  相似文献   

15.
钟钱彬 《新闻三昧》2006,(12):44-45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亲临现场,再现新闻及其现场的目击式报道。应该说,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是作者可以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当然,要真正写好它,写出分量,写出文采和韵味,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任何一种新闻体裁都要认真对待才能做出“鲜活”的作品来。现场短新闻以其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短小精悍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正在成为报刊等各类新闻体裁的轻骑兵。《攀钢日报》作为攀钢职工爱读的报纸,在一版中长期开设了现场短新闻这个栏目,反映职工生产、施工、工作中发生的“鲜活”新闻,受到了职工读者的欢…  相似文献   

16.
预告新闻是近年来各种媒体使用较多的一种体裁。它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告诉受众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预告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一种潜在的、必然发生的事实。它要报告的事实是客观的、必然要出现的,具有真实性。如果说,一般新闻强调事实的现在状态,预告新闻强调的则是事实的未来趋势。预告新  相似文献   

17.
现场新闻是在各种新闻体裁中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一种有强烈自身特色的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强、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被新闻界公认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产物。现场新闻,尤其是来自新农村生活中的现场新闻十分鲜活,有较强的生命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活”源泉。随着...  相似文献   

18.
动态新闻     
一、动态新闻的特点与作用动态新闻,是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新成就、新动向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报纸上天天大量出现又最能体现短、快、新特点的报道形式,是新闻中的“轻型武器”,一般读者是愿意看的。动态新闻的题材范围很广,如人物新闻、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教体育及外事新闻等,还包括大量简明的快讯。动态新闻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 从宣传效果上看。搞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各行各业的面貌日新月异,都在不断地“动”,要把这个壮观的画面迅速地反映到报纸版面上,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那么,动态新闻这个“先行官”的作用是忽视不得的;再则,在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对各条战线出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都要求报纸充分而又迅速地加  相似文献   

19.
新闻价值中的“重要”、“新鲜”、“时效”等各种要素,对创优作品有更高层次的要求。题材、体裁、主题、角度乃至地域不同,体现新闻价值的着力点也不同。从最佳选择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基层的题材,宜在“面”上选“点”,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是在操作上对新闻本质的回归或还原,即“它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