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跳高是小学体育“跳跃与游戏”部分主要内容之一。在一二年级的体育学习中,学生虽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和基本的跳跃方法,但就跳高而言,还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也只有“跳牛皮筋”等游戏中的双脚跳高与之相关。为便于学生的自主建构,笔者以“鞋盒”为器材设计了几个跳高练习活动运用在跳高单元教学之中,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学了英语单词及短语后 ,在运用过程中却感到很困难 ,现举例如下 :一、learn ,learnfrom ,learn……这三个词都与“学习”有关。Learn往往指通过学习、练习或由别人教授以获得知识或技能 ,侧重学习的成果 ,有“学会” ,“学到”的意思。在学习做具体的事情时也要用learn。如 :ThechildrenarelearningtospeakEnglish .这些孩子的正在学说英语。Thatbayislearningtojump .那个男孩正在学跳高。Somestudentsarelearningcomputers .一些学生正在学电脑。learnfrom意为“学习” ,“向……学习”。如 :WemustlearnfromcomradeLeiFeng .我…  相似文献   

3.
曾经看到一则故事,讲的是,有动物界跳高冠军之称的跳蚤被放进玻璃杯里,并立即加上玻璃盖上。“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重复几次后将盖子轻轻拿掉,跳蚤还是维持在原来的高度继续跳;3天后,它还在那里跳;一周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那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它再也跳不出那个玻璃杯了。  相似文献   

4.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礼记·乐记》)许多古代思想家认为,在音乐旋律和心律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科学证实,音乐可以舒缓人的压力,打通神经通路,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心理——音乐”的关联作用,在教学中创设轻松的环境,即“放松性警觉”(re-laxed alertness)状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之一。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女士应用最新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她一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倡导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该方法其中一项重要发现是:把古典音乐作为高效学习的工具。特定的音乐会在特定的时…  相似文献   

5.
跳高是小学体育“跳跃与游戏”部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一、二年级的体育学习中,学生虽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方式和基本的跳跃方法,但就跳高而言,学生对它的了解还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也只有“跳牛皮筋”等游戏中的双脚跳与之相关。为便于学生自主建构,笔者以“鞋盒”为器材设计了几个跳高练习活动,运用于跳高单元教学之中,将学生的玩性和学习主动性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6.
“生命化教育”是我们学校一贯推行的教育理念.我认为,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生命,而且要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随着伴随个人课题——研究在教学中践行“生命化教育”的学习、读书、反思,我对“生命化教育”有了更多的理解,同时在音乐教学中也在努力地践行着“生命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六年级跳高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参赛队员马上到跳高场地准备参加比赛。”听到广播里的通知,我和我们班的张振武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跳高场地。  相似文献   

8.
熊效军 《湖北教育》2006,(12):41-42
本刊在今年第10期“特别关注”栏目里推出了深度报道《农村中小学遭遇教师缺编之困》后,在全省上下引起了巨大反响,各地在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正以务实的举措积极寻求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缺编之困——  相似文献   

9.
一、“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的基本含义1.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在培训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学习,在参与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2.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并思考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跳蚤堪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跳高冠军,其弹跳的高度可达身高百倍以上。然而把它放在桌子上的玻璃罩内,然后拍桌子让它跳,在连续几次撞到玻璃罩后,它就会改变弹跳的高度以适应环境,使自己每次的弹跳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如果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会在几次试跳都感到无法起跳之后,即使拿掉玻璃罩让它跳,它也不会“再试”着跳起来了——此时的跳蚤不再是会跳高的“跳蚤”,而是已经变成了“爬蚤”。这是美国科学家做的一个有趣的实验。  相似文献   

11.
曾经看到一则故事,讲的是,有动物界跳高冠军之称的跳蚤被放进玻璃杯里,并立即加上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重复几次后将盖子轻轻拿掉,跳蚤还是维持在原来的高度继续跳;三天后,它还在那里跳;一周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那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构建“快乐课堂”,就要用好玩的教学方式使小学音乐“有魂、有趣、有味”,为学生营造“在做中学、在玩中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之有趣,练之有味。  相似文献   

13.
本课设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沿着“红领巾小银行”——“兑换处”——“购物摊”——“财务检查处”的路线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认识元、角、分及其进率。活动过程如下: 一、上课铃声响,小朋友们排着队伍,跟着音乐的节拍踏步走进教室,让教室环境布置进入学生视线。附:教室布置(括号里是标语内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再一次强调了生活教育和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音乐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的元素进入音乐课堂。如何把生活元素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吴玲玲 《学周刊C版》2014,(12):195-195
音乐,对于初中学生人格的健全以及审美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将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领域,对于初中音乐教学价值的体现十分重要.“乐”上开花,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所收获;触手可及,让初中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认识到音乐无处不在以及音乐对于自己的重要作用.加强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理念的更新,是初中音乐教学发展的重点.因此,本文以“‘乐’上开花,触手可及——关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探讨”为题,对初中音乐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将葫芦丝引入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和”之谐、情之“悦”、理之“美”。引入葫芦丝教学能给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完善学生的音乐学习结构。但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葫芦丝容易出现气息的控制、乐谱的解读、吹奏的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葫芦丝教学,培养学生的“手感”“乐感”和“通感”,助推学生葫芦丝吹奏艺术不断进阶,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星烨 《成才之路》2014,(20):60-60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论的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幼儿园的教学更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让生活与课程有效整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音乐是弥漫的艺术,源于大自然。幼儿对音乐的渴望和需要也不仅仅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就能够满足的,这就可以将音乐活动中的各个内容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幼儿生活音乐化。但生活音乐化有什么意义,又如何使得幼儿生活音乐化,本文将进行简要分析。一、“幼儿生活音乐化”的重要性(1)幼儿生理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因此,在音乐活动中应该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而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是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原动力。为此,培养幼儿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听是音乐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是进行音乐欣赏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来真正理解音乐欣赏的实质和目的,对“听”法过于倚重,未能给予其他欣赏方法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结果导致音乐欣赏课变成了简单粗放的“听音乐”课,随之就出现了音乐欣赏课冷场的现象,欣赏课成为了食之无味的“鸡肋”。  相似文献   

19.
跳蚤堪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跳高冠军,其弹跳的高度可达其身高百倍以上。然而把它放在桌子上的玻璃罩内,拍桌子让它跳,在连续几次碰撞到玻璃罩后,它就会改变弹跳的高度以适应环境,使每次弹跳的高度保持在罩顶以下。如果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会在碰到罩顶后主动改变跳起的高度。当把玻璃罩放得接近桌面时,跳蚤在几次试跳都无法起跳之后,即使拿掉玻璃罩再让它跳,它也不会“再试”着跳起来了——此时的跳蚤不再是会跳高的“跳蚤”,而变成了“爬蚤”。这是美国科学家做的一个有趣的实验。无独有偶,英国科学家对小白鼠进行了类似的实验。把…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18,(14):47-48
孙智正(青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日食》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遇见》的前面四节,从听觉、视觉、触觉和心理等多方面描述了“遇见”之美;通过它们的铺垫,突出了最后一节里的“人情”.于是,诗歌给人以“天人合一”之感——你看,云朵和云朵拥抱、花朵和花朵依偎、枫叶和枫叶牵手、雪花和雪花共舞,它们都在一起,而“我们”也在一起.“我们”仿佛模仿了物理世界,而物理世界也仿佛有了人情.在这首诗里,人和自然之间,仿佛一个流转着情感的共同体.此外,这首诗的形式也不错,相同句式的回环往复,富于节奏感与音乐美.(选《遇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