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版课标中的总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简言之,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认识数学,提高其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着眼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的数学教师,都是要在教学前充分走进学生的“数学现实”,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经验中找准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让教学自然融入学生的数学经验,唯此,课堂教学的品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不断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中。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互动”,增强“互动共享”的效果?现以苏教版“24时记时法”教学为例,谈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缘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不断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中。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互动”,增强“互动共享”的效果?现以苏教版“24时记时法”教学为例,谈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教学实践】【教学片段1】设疑争论,产生用24时记时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探索体现“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措施,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学会”,而是要求学生“会学,会探究,会发现,会创造.”因此,教学方  相似文献   

5.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话”作为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展开形式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等,这种教学方式的存在,有效缓解了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为数学课堂注入了生命力和活力,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对话”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三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8.
戴敏丽 《考试周刊》2012,(67):64-64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主阵地,更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教育,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主渠道。因此,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怎样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认为: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互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灵感,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出现"双向提高"和"双向交流"的势态,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有效教学"是提高课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教学活动中应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体现“数学化”过程数学教学应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复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了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被动接受”变成了“自主探索”。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那就要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机智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和提高数学素养的主渠道,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但是,究竟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效果,必须优化课堂结构,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机智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合一”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教学合一”理念,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贯彻“教学合一”理念。但是当前初中数学效果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参与性不强、练习时间难以保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合一”理念,采取积极教学策略,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全面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等。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不但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而且指出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是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乐”中互动“、思”中互动、“疑”中互动“、做”中互动、“用”中互动,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和展现自我的殿堂。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乐”中互动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情感…  相似文献   

20.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长期面临与思考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也伴随着每位教师的成长过程,不断反思、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教学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数学教学而言,笔者认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特征应该是在一定的教学时段内学生数学知识内化、数学素质提升的最大化.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策略是实现教师对问题的“精心预设”与学生“心理内化”的有机结合,教师对问题“精心预设”是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精心预设问题,通过预测学情,预想可能,调控课堂,突出教学重点,凸现目标,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空间.问题设计就是设计一个(或一组)好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以问题为载体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以问题为契机引发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思考与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