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委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务必把德育工作当做学校的首要工作。农村学校也做了大量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德育效果。但是,面对农村教育环境的独特性、教育理念的滞后性、德育意识的淡薄、物欲的功利性,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的德育,改善德育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解决德育的形式大于德育内容的问题,解决好校内、校外德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为德育的缺失,部分农村学生出现了善恶不分、是非  相似文献   

2.
德育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农村中学里,德育开展得如火如荼,规范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在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德育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旨在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关系学生一辈子的教育,也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农村学校教师德育理念落后、德育工作方法单一,并且面临学校不重视、社会风气不佳、家长文化素养不高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学校德育应从“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德育能力”“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学校育人效果”“多方协调,净化社会环境”“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等方面来开展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学校德育环境单一,提出要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德育环境的有机整合,改善学校“孤岛”教育。进一步提出了整合德育资源、建立一体化德育网络的理念和具体的建构设想。同时分析和提供了在德育网络建设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和思考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正>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学校因受各种主、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使得学校在德育及其管理中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繁重。搞好这项工作,就应当引领各方面人员协调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幸福,为农村学生也具有绚烂多彩的人生奠定基础。一、强化德育意识1.提高德育工作的地位。德育,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推动和保证的重要作用。然而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赋予了德育工作以社会性、开放性、实践性等时代特点,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教育合力的形成中起着指向和引导作用,担负着组织者的角色.农村小学如何根据本地实际,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构建起网络化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呢?笔者认为,农村小学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在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完善德育条件方面下功夫,空间上向社会发展,时间上向课外延伸,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教育网络,形成强大教育合力,实现德育目标的全面落实与优化,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德育突破学校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多方面拓展教学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教学网络,使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形成有效合理的德育运作机制,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一体化教育机制,这是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如何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构筑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我们认为现在学生越来越难管,教师越来越难当,德育工作越来越难做。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在德育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学校会采取哪些对策?一、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1.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信息网络迅速扩大,虽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技术和条件,但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网络对学校德育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信息传媒的主要手段,网络势必在农村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衍生的网络环境,也使农村中学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网络环境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德育功效呢?下面笔者根据长期在农村中学一线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有留守孩子,农村未成年人教育新的担忧;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文化道德教育等设施缺乏;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筒单,教育效果堪忧;德智失衡.学校教育重心偏移等。为此,对农村学校来说要重视农村未成年人的德育;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自我教育;德育要贴近学生思想、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引导;积极开展网络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桂娟 《考试周刊》2013,(68):171-171
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倡导的主要方向。小学阶段的德育对个人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结合近年从事德育教学工作的切身体会,对农村学生所处的环境特点与当前农村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不良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对农村德育工作进行探讨。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目前,我国关于德育的纲领性、指导性的内容很多,各地  相似文献   

12.
网络德育——青少年德育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把丰富的知识、信息奉献给青少年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德育问题,如道德认知障碍、道德情感障碍、道德意志障碍、道德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德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在学校开展网络德育应加强:构建优良的网络环境;干预学生网络心理行为;学生加强自身控制;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共创健康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倡导立德树人,学校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需要构建适合农村中学的德育管理教育框架体系,创建行之有效的自主管理德育模式。这正是学校德育教育高品位管理的体现,也为农村中学生养成教育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网络对大学生的德育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学校既要利用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也要加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及网络道德教育等,消除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生活化德育环境的意义与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化德育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出路之一,也是德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生活化德育环境的构造作为高校生活化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道德践行能力,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客观要求.构造良好的生活化德育环境要把握学校、社会、家庭、网络四雏一体的生活德育环境系统,从学校生活德育环境、社会生活德育环境、家庭生活德育环境和网络生活德育环境四个方面来进行构造高校和谐的生活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了多元化,网络不仅已成为德育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已成为一种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德育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完全打破了传统德育强行灌输的模式,学生成为道德自主构建的主体性存在;改变了传统德育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封闭状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更能使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融为一体成为可能,有助于实现德育的人本回归。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少年德育工作要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环境变化,进一步健全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把德育放在信息技术环境的大背景下拓宽德育渠道,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构建德育网络,形成比较完善的德育互补机制,最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8.
依托网络,突破传统德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课题,网络德育就是其中之一。对此,上海的很多中小学校都已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并产生了不少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德育模式。为了更好地总结他们的经验,也是为了呼吁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参与其中,《上海教育》编辑部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共同发起、组织了一次研讨。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德育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德育面临的新课题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魏世中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开通,许多家庭、学校纷纷上网。国际互联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无疑将对教育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影响,也使德育面临着新的课题。一、国际互联网络对德育的...  相似文献   

20.
刘光珍 《亚太教育》2024,(2):101-103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提出,德育成为各个阶段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随迁子女的教育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校内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现状,对随迁子女的德育给予有效的关注,通过营造和谐德育环境、强化德育管理、优化德育模式、完善德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随迁子女的归属感,促进随迁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