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教育互动。教与学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是否“教”得得法,学生是否通过教师的“教”学会了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潜能得到开发。在中职教学中将学生学习特点与课程特点结合起来,因材施教,以教带学、主动探究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者,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把学生从画地为牢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发展,同时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改变教师的“勤”和学生的“懒”,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意识,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QESC与师生互动教学法使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学习的潜能,激发求知欲望,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教与学的方法。学习主体是自由的,学习以问题为主线,是以兴趣为动力,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莉 《考试周刊》2011,(31):84-84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悉心传授、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作互动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学质量与学习能力同步发展、同频共振,教学相长,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静 《考试周刊》2014,(9):48-48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采取教与学的互动学习方式优化课堂交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外界学习环境结合起来,在新课程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促使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梁彤 《考试周刊》2014,(14):62-62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本质是"交往、互动"。  相似文献   

7.
数学互动交流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体现了教与学互相结合的辩证统一.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教师和学生进行交互式的问辨、探讨与交流,教与学双方是良性互动交流的,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霍新平 《学周刊C版》2011,(7):123-123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进行互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师生互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关于语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场的建构。根据集体动力理论和需要动机理论,采取教与学的互动学习方式,优化课堂交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内在需求和外界学习环境结合起来,把知识、能力、人格“内化”给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互动、互助、互促的自组织,促使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与学科教学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关系.依据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之间的互动性、关联性特征,中学化学可以通过发现问题,选题立项;分析问题,方案设计;解决问题,动手实验;展示成果,总结反思等环节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师转变角色意识和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