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作为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生命存在,二者的失衡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生命困境和道德困境。对于当今时代而言,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的绝对主导地位已经导致人类处于“神圣遭劫”、物欲横飞的道德哲学困境中。从人的本性来看,儒家以情为主、情理统一的情理精神为我们超越现代道德哲学困境能够提供有益的价值启示:通过以“情”论“性”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系统,以道德之“情”构筑意义世界,以伦理之“隋”重塑人的“伦理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知识本位”的教学价值观给予了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希冀从人文关怀的理想出发重建教学价值观。各种反思后的教学价值理想不约而同地转向对教学过程的关注。从结果的关注转向过程的关注,这是价值观念的超越。但是并非所有的过程都有价值,为避免教学价值问题因过于抽象、浪漫而遁入形式理性的观念世界,需要对行动过程的价值给予理性的关注,即关注行动本身。教学价值观的重建,应该面向具体教学现实,使教学在过程价值的实现中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孟子“仁义内在”思想的提出,对早期儒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孟子通过与告子的“仁内义外”之辩,明确把“义”收归人心,形成了“性善论”思想,实现了人性与天命的统一。“仁义”为人性,体现了人心即心即性、即情即理、即现实即超越的本质。孟子仁义并举,确立了“居仁由义”的人道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4.
“罗森塔尔效应”实质就是“爱,期望,信任”效应。体现三条原则:一是情知统一原则,二是“镜像效应”原则,三是无岐视原则。对这三条原则应辩证理解。 情知统一原则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言谈举止一片高尚的师爱,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获益,使教育工作成为创造人类灵魂美的和谐工程。这种爱应该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负责的爱,而不是溺爱。溺爱是一种肤浅的爱,从效果来看往往是害。情感的隔膜会妨碍理性的渗透,但情感与理性也有排斥性,太注重情感会冷漠理性。应教育学生逐步培养起理性情感,避免感情用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既要“动之以情”,更要“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5.
张西立 《教学与研究》2001,42(12):33-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本质来讲是反对并力图超越任何封闭、僵化的哲学体系的 ,是坚持一种始终能动地面向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开放性思维方式的。这种以人类实践活动为“根据”的“辩证思维”或“理论思维” ,其思维方法既是实证的 ,又是思辨的 ,是本体与方法、经验与理性等的高度统一。可以说 ,“辩证思维”或“理论思维” ,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世界观的本质规定性所在 ,同时也是我们得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共产主义”等基本范畴的科学方法论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6.
实施通识教育的认识障碍是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的矛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矛盾、整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矛盾。辩证思维是超越矛盾现实发展的理性前提,以人为本是实现理性超越的逻辑支点,统一原则是实现理性超越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7.
体用不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是中国学术的重要特点。儒家之“仁”既是为人之本,也是为人之术、为人之智。在本体论意义上,“仁”具有人道主义、平等意识、人的自觉之价值。“仁”作为为人之术,是事业成功的法宝,要点是物质帮助、情感吸引、人格尊重。“仁”者之智,在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真心利人而最终成己。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既是对人类情感的全方位揭示,又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情与理共同构筑文学作品从感性到理性的统一体,文学作品要么重情,要么重理,要么情理并重,但它都处于由情与理所构成的正常区域之内。非正常的文学作品都因为对情或理的拒绝,而游离于情与理所构成的区域之处。  相似文献   

9.
情理兼修是理解中国传统书院教育的内在维度。传统书院教育本质上就是让士人实现理学家们认为的理想人生,即“情理共生”的人生。士人情理失衡的生命困境表现为唯情是理、无情是理、纵情无理三种类型,传统书院教育以“融情于理”为原则,重建士人的人生理想。传统书院教育以情感为元点,以敬、诚、乐培养理性,以敬畏之情、真切之情、自得之情明理,而理性最终又以中和的情感表现出来,从而实现其“通情达理”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0.
环境伦理在理论上的繁荣与现实的反叛决定了必须对环境伦理进行全面反思。综观其立论基础,无论非人类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都缺乏现实的基础。事实上,环境伦理应立足于“生存论”基础并不断超越生存利益、从理性自然到情感自然,才是环境伦理真正的应然之维。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苏联形成了一股“生态学”题材的创作思潮,在“生态学”题材的描写中,流灌着“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天人合一”这一东方传统的审美文化精神,在当代苏联文学中注入新的内涵,呈现出现代性、全球性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天人观是李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李柏继承儒家传统《易》学思想,提出了天人不离、事天静一之说;另一方面,又吸收心学与张载关学,以尽心知性知天为进路,提出天心人心不二、天地仁民爱物等观点。展示了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的李柏对个体精神安顿的追求,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特征,表述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传递了一种“天人合德”的精神,天不仅是自然秩序的代表,也是人间的秩序与价值的根源,人的“仁德”源于天的“生德”,所以天人能够合一,合的基础是德,合一的标志是在对天的体认中,觉解人的精神生命,而仁就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最高境界,所以通过对人的“仁性”的把握,就可以体认这一超越的价值源头,臻于天人合一之境,在中国哲学中,仁对的把握,离不开对人的心灵心性的探讨,而传统的心性之学所传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与人,宇宙与人生,心性与天道的相互贯通。“天人合德”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中国哲学必然走向一条内探求心性之路。  相似文献   

14.
论庄子"无待"的自由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庄子一生追求“无待”的自由观。庄子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必须摆脱金钱与地位的诱惑,把握事物“固然”之理,挣脱非自然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的束缚,摒弃传统偏狭的成见,超越生死,才有可能达至“无待”的与道相通的自由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5.
老子不仅仅是个体名号,也是道性的哲学化概念,还是神性的宗教化概念。老子之道的神性特质是老子宗教化的主要根源。老子信仰由多重宗教元素构成,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基本逻辑结构,形成了道的神化、天地神化、人的神化和万物神化四个阶段。老子宗教元素的内涵价值在于道的和谐本原,老子之道终以和谐为归结,是宗教与道与和谐的完美统一。其中,"天人合一"是老子之道最核心的内涵价值,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重要内容,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从"心"与"物"的关系出发,把人与自然纳入到道德领域,从天人合德的角度肯定了"天人合一"思想。这对于当今时代的环境生态问题有诸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儒家天命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石。受“天人合一”思想中尊天敬天观念、“民本”现念、重合轻分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法律凸现出与之相应的三大基本特征,即宗教化、伦理化、和谐化。中国古代哲法关系对构建当代法哲学体系,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法是融诗词、绘画、工艺、舞蹈等为一体的跃动的生命艺术,她以绚烂多彩的点线组合,在静态之美中幻化出生动强烈的动态效果,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命情愫;她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尊崇寄情养性、怡然自得、泰然养命、天人同构的审美佳境。  相似文献   

19.
从生命的角度对中外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对人自然躯体上的生命意识进行梳理。在孔孟看来,人只有将生命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宗族与道义中才算是不枉此生;老庄则平静地规劝世人随性而行、回复自然,以成就与天地合一的生命境界;而西方的哲人们则从另一个层面就生命的理性与非理性来讨论怎样的生命更有价值或更为真实。无论是从伦理与社会角度,还是从个体自我的理性或非理性角度,这些先哲们对生命的意义与本质所作的探索,为我们今天理解生命、完善生命构建了可作参考的空间,同时也为生命教育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关注人的生命是高校教育的应然追求,在实用理性教育哲学的理念下,高校生命教育处于偏离状态,本文借鉴儒家生命哲学理念来启迪高校的生命教育,以"天人合一"确立生命意识教育,以"立志成仁"形成忧患意识教育,以"见利思义"加强生命关系教育,以"止于至善"实现生命价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