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慎用“负”     
近几年书报中出现一个词叫“负增长”。这大概是借用“负数”——小于零——构成的。后来卫出现“负效应”或“负面效应”,就不知其构词的所以了。  相似文献   

2.
<正>广播电视媒介语言中的所谓“水词”、“废话”,通常是指话语表述中的冗余成分,有时泛指缺乏主流政治文化价值或离开话题主旨的言语。因为它们是“毫无意义”的,故称之为  相似文献   

3.
基层是部队的“脊梁”,也是新闻报道的“源头”.现在有不少基层报道员埋怨中队天地小,工作平淡,发生不了新闻,没什么可写.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我以前学新闻写作也曾持此态度.后来,一篇报道使我改变了这种看法.春节刚过,在一次下部队采访中,我听到有关湖南籍战士李红卫在入伍前曾获得1992年度衡阳市青少年组乒乓球单打冠军和湖南省青少年乒乓球单打季军两项头衔的“小道消息”.我怀着敬仰之情,找到了正在厨房值班的李红卫,立即对他进行现场采访.了解到他为了当兵,亲朋好友和他闹得不愉快,他还婉言谢绝外地教练高薪聘他继续深造的好意,毅然报国从军,当了一名普通的武警战士.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他下到炊事班,干上了一名既脏又累的“火头军”.这就是李红卫的成长历程和人生价值的闪光点.当时,我心头一热,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遍及周身,多好的战士,多么高尚的情操!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对李红卫进行了“全身搜索”,一气呵成地采写一篇长达13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4.
,J、小天地搞报i纹,没啥可写真烦殊。为了能让稿见报,画个框框悦悦套。看文件,翻旧报,深入‘·生活”细细找:这句能作开头语,那段正是中间才今一,结尾没有也好办,挑份“报告”齐齐妙。只安稿子上了报,石利双,沃真个效.深入“生活”@李军朝~~  相似文献   

5.
深入基础,深入采访,这是个有关采访久而又久的话题,其重要性,必要性毋庸置疑。一位老报人曾著文归纳:“采访的深度决定了写作的厚度。你赋予新闻作品多少辛苦,她就回报你多少欣慰。”记得我刚参加新闻工作时,听前辈讲他们当年如何步行、骑自行车下乡,如何住在农家小院,如何盘腿坐在农家土炕上,卷着农民自家种的烟叶,采写一篇篇的稿件。虽时过境迁,但他们那种深入基层的采访作风,却奠定了我采访工作的基本准则,成为我采访作风的坐标。有几件事使我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6.
去年11月,我到了西南几个分社,同时附带访问了几个农业合作社。虽然时间很短,很不深入,但是对于“深入”有不少感触。自然,旣是一些感触,就不会系统,也座不上深刻。因此,这里只能作为提出问题,还希望大家来讨论。一在我和一些同志的接触中,我觉得大家普遍感到苦闷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打破报道一般化。许多同志认为,许多重要问题已经报道很多次了,似乎再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报  相似文献   

7.
向鑫 《新闻前哨》2005,(6):39-3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单位提出的要求。“三贴近”归根结底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是贴近群众的实际,贴近生活是贴近群众的生活。广大农村聚集着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可以说广大农村是新闻工作者实践“三贴近”的最好试验田, 最好检验场所。  相似文献   

8.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靠向银行举债,变成了所谓的“个人负翁”,提前过上了有房有车的幸福生活,只是,“负翁”们在套现了自己的将来后,真的能够像温莎公爵那样生活吗?  相似文献   

9.
丁文 《大观周刊》2013,(7):12-12
有些事情像极了,有些场景也会像极了.有些人也会像极了。  相似文献   

10.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闭幕不过4个月,我们的新闻战线已经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可喜的变化。许多新闻工作者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一方面努力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另一方面深入实际采访、调查,写出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新经验以及广大劳动者可贵的精神风貌的优秀新闻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出现了鼓舞人心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经委在最近召开的增产节约办公例会上,希望新闻单位在近期宣传报道上,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双增双节”运动的深入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宣传。要指出目前运动的不平衡性。好的大约占30—40%,搞得一般化的约50%,有10%左右还没有发动起来。要有针对性地发表一些评论及典型介绍,特别是在节约、节支、降低物耗、能耗、资金搞活、利库挖潜、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要继续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12.
“文责自负”与“文责共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责”应该“自负”还是应该“共负” ?这一问题在编辑出版界曾经有过争论。《“文责自负”质疑》一文 (见《中国出版》 1995年第 12期 )的作者主张“文责”应该“共负”,我读后感到作者提出的观点有新意,颇能引发人作进一步的思考。   该文阐述道:“‘文责’到底谁负 ?文章发表后,一旦产生负面效应,文责问题就相伴而生。要追究责任,出版社编辑部自然首当其冲。显然,‘文责’首先要由出版者负。当然,作为文章的创作者,对文章的内容是要负责的。因此,文稿一旦发表,就拥有了社会属性,作者和出版者之间就构成了命运共同体,风…  相似文献   

13.
深入的准备是做好深度报道的前提 深度报道一般主题重大,与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密切相关。这些重要的方针、政策仅靠记有限的记忆显然不行,需要我们翻阅大量的有关资料。这一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对新闻事件加深理解的过程。只有吃透了政策,记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准确地把握新闻价值,才能扩展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会议报道是近年来令新闻单位头痛的一个问题,读者怕看一般的会议报道,报社怕用一般的会议报道,记者怕写一般的会议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人都想到要记者少参加会议,少写会议。于是许多有识之士建议记者“多下基层,少泡会议”,“多往农家跑,少在会堂转”...  相似文献   

15.
“孚”“负”二字混用不得若谷“为了不丰众望山东科技出版社对受到基金扶助的科技专著,组织最强的编省阵容……”这是从L东某刊的一篇文章4摘录的。显然,“不3众望”乃“不负众望之误。孕,会意字,从对从子。“子”即卵,禽关孵卵,以爪回动其卵使之均匀受热孵化“...  相似文献   

16.
驻站记者应该在培养新闻报道的宏观意洪和主动意识上多下工夫,只有“胸怀全局”,才能更好地“深人地方”。具体来说,党报是联系党委政府和厂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因此,党报记者应该在胸怀全局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而驻站记者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更需要及时把握中央、省委的精神,才能对驻地党委政府的一举一动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有的新闻工作者认为当今信息网络日渐完善,获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用不着再像以往那样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也能写出新闻、甚至好新闻。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起码是片面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更多地深入基层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这既是由市场经济的特性决定的,同时也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队伍作风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既要求新,更要求深。到这种境界,需要新闻工作者有深入扎实的采写作风,有勇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爱岗敬业精神。应该指出的是,现在.我们的一些记者,特别是一些阅历不深的年轻记者,容易浮躁和满足于一知半解,沉不到火热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之中,只凭参加会议,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尤其对所抓的问题不作  相似文献   

19.
从“指派”到深入南充市高坪区委报道组胡小平搞新闻采访,难免会遇到很多尴尬。特别是作为处在基层的新闻干事。因为指派新闻干事的,往往不是新闻发布单位的领导,而是地方或单位的党政领导,他们从工作的需要出发,指派下属也就是新闻干事去采访报道某件事,而这件事本...  相似文献   

20.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讲,深入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又丰富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相互作用的运动处于活跃的螺旋上升阶段。 “一线”在日益扩展 在改革开放大格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条件下,作为新闻之源的社会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并不是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能及时关注和领悟到这种变化带来的深刻含义,及时调整采访行为。 对报纸来讲,都有着发行区域或行业领域的相对局限。这种地域或领域的有限,与信息传播的无限是一对矛盾。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这对矛盾冲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