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世界观视阈下高校德育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世界观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握科学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提供一种考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生态世界观观照高校德育,可以凸显高校德育发展的指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生态德育有别于传统的人际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实践活动。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我国高校生态德育的目标、范畴、模式、内容和方法,从德育范式、内容、方法和目标等维度,探讨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新思路,以期促进德育活动的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3.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范畴,既反映着生态伦理关系,也反映着人与社会的伦理。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经济、社会、生态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化高校生态德育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4.
从主体维度而言,生态危机表现为人的异化而导致对自然任意支配和掠夺,确立人对自然的实践理性即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是根本途径。生态德育根本旨趣是推动人形成保护生态的实践理性,高校是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场域,通过强化生态德育,帮助大学生形成生态理性、环保责任意识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可以嵌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校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德育理念,对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全面梳理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学术定位、研究内容、方法探讨和研究价值等研究现状,超越和拓展本原意义上的自然环境道德教育,将自然生态德育和人文生态德育圆融于社会生态德育(即人际生态德育),实现从传统生态德育向自然生态德育和人文生态德育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形态发展的一个阶段,我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自然而然地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下,培养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高校目前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此种情况之下,将生态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丁心镜 《天中学刊》2009,24(5):83-84
在高校实施生态德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高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民族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文章分析了高校生态德育的特性,讨论了高校生态德育的方法论,介绍了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学校德育体系的有机结合,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纳入整个道德调整领域,丰富着高校德育内涵。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所具有的和谐属性、价值属性、系统属性、实践属性和发展属性,充分体现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校德育的内在价值和理想追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应从整体世界观、生态善恶观、生态公平和正义、生态人格塑造、生态实践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进而构建体现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进程进行梳理,分析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指出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高校生态文明的路径.认为生态意识的培养,是当前人类拯救自我的一味良药.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理念,在“生命自觉”中不断提升人类的道德境界,理应成为当下高校育人的主旨.少一点功利色彩,多一点对人类终极目标的关切,不应成为高校教育的奢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催生了具有基础作用和支撑功能的高校生态德育的兴起。高校生态德育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具有层次性、中介性、简约性和还原性的特征。因此,必须以模式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为中心,遵循一定原则,明确科学目标,完善核心机制,从德育的主体视角建构"四位一体"多元点交织的高校生态德育模式,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健全大学生的理性生态人格。  相似文献   

11.
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本文在呼唤全民生态意识提高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试图以大学生为生态意识培养的切入点,以高校德育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主阵地,结合生态意识培养,探索高校德育改革,最终提升高校德育的价值关怀,促进德育向人性的自然回归。  相似文献   

12.
德育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德育效果、提高德育水平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明确德育实践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科学确立德育实践内容,合理设计德育实践路径,完善健全德育实践考评机制,才能切实推进高校德育实践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陈洁 《文教资料》2013,(29):162-16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高校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理念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显现。本文对高校生态德育缺失的现状进行阐述,并从大学生、学校、社会三方着力分析高校生态德育现状的原囚,力求为切实加强高校生态德育建设提供有益思路,从而使大学生成为具备生态道德、生态思维方式、生态实践能力的生态文明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德育生态观的提出,生态世界观、科学发展观等提供了德育生态理论的可行性.文章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着重论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德育生态内涵,并探讨了高校德育生态模式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环境是内外环境有机结合的复杂系统,在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意志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生态学的理念,将高校德育环境的内外因素进行合理整合,形成优良的德育环境,不仅可以解决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且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现代高校的德育环境生态建构问题进行相关阐释,提出一定的建构策略,期望能够促进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推动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本文在呼唤全民生态意识提高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试图以大学生为生态意识培养的切入点,以高校德育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主阵地,结合生态意识培养,探索高校德育改革,最终提升高校德育的价值关怀,促进德育向人性的自然回归。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初,人口压力、生态失衡、环境恶化,已向世人敲响了警钟,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巨大挑战。生态道德作为人们从文化的视角思考环境问题成为一种新的世界道德进入人类的现实生活,这是人类可喜的进步。在我国大力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把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创建一个和谐的新校园,这是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内涵非常丰富。章针对德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和德育内容的不断充实,提出了德育链的形成和高校德育模式的构建,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高校电影德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德育是通过为德育对象提供优秀德育影片及其相关信息或活动来实施德育的方式和途径。电影德育具备独特的功能优势,是基于现代影视文化和信息技术,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有效途径的拓展。目前,电影德育在高校还处于自发研究和零散实践阶段。在高校实施好电影德育,应从5个方面着手:建立组织、领导与协调机构;建设德育影片资源库;办好周末电影会;发挥校园网的应有作用;建立导向和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学校应把生态德育融入到传统德育体系中。通过对河南省6所高校2000名学生生态意识现状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生态德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