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中特色发展体现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社会和时代发展对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具有深远而持久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我校在特色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努力践行,形成了理性的实践思路。科研引领,课题管理,将项目研究渗入课程改革之中;重视课程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高中课程管理体系;积极营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依托优势教育资源,成立高中新课程专家指导组,发挥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2003年3月31日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将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纵观国家颁布试行的高中课程方案,可以看到: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以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为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的突破,即:重建高中课程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建立学生自主选课的相关制度、建立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  相似文献   

3.
所谓学校教育,指的是将知识、兴趣、技能、经验、情感等众多要素融于其中,也包含了对学生的价值观、处世态度、品德塑造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正因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直接体现,所以,课程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层级目标和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课程价值取向含义进行分析,从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分别论述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指出了高中数学教学价值取向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阳 《四川教育》2021,(7):20-21,25
新高中课程方案的应用和新高考模式的推进,不仅打破了固有的教学模式,更是学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挑战.要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学校就必须对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本文以武侯高级中学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实践为例,着重阐述了建立"扁平化"学校管理模式、推进学部项目制工作、推行生涯导师制三方面改革的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育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上学问题,更是事关一个国家精神传承、文化认同和政治主权的根本问题.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凸显中国灵魂内涵、强调中国国家认同、融通中西共有价值取向的融合课程,是国际化学校的核心.但受其特定的管理体制、教育对象、教师结构等因素影响,有的国际化学校在课程内容与教学上存在着国家认同不足、民族意识不强、价值取向混乱等问题.为此,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引导.国际教育从业者要顺势而变,主动应对,系统扭转,切实跟进,以遵从国家认同的制度基础为课程价值,以根植于国家认同的理念愿景为课程内核,以融入国家认同的语文学习为基本载体,丰富国家认同的德育课程实践,提升国家认同的教师教学素养,从而全方位地强化国际化学校的国家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6.
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是指学校形成、实施与完善以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农业技术等为基本内容的校本课程的过程.技术取向下的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割裂了该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联系,致使该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深层价值被遮蔽,实践的高度与力度不够.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强调课程的文化品性,视课程为文化的主体性存在,有着其超越技术层面的理念与假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该类校本课程的深化发展以及特色学校形成,均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较高,但成效并不显著,课程价值取向的混乱模糊和摇摆不定是问题根源.教师教育课程不但存在着单一化、模式化、理论化、保守性等特点,面临诸多来自现实需求的挑战,而且在价值取向上还存在着分科主义与师范特色、理念取向与技术取向、生成取向与塑造取向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是因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脱离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价值追求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终极目标,立足发展、实现整合、走向实践、融入人文.  相似文献   

8.
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公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关心新的方案中所体现的新理念、新设计和新方法,更关心新高中课程方案能否顺利实施。一个课程改革方案变为学校的实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要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应看到新的高中课程实施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所谓课程模式,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手段以及制订教学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近年来,我们在整合和优化课程要素,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宽基础、活模块”职教课程模式,使职业教育更适应当代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思考。 一、课程价值取向上的整合与优化 课程模式的构建必然涉及各种价值取向,如果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那么价值取向就是学校课程的关键。课程价值既取决于作为客体的课程,又取决于主体的需要。主体需要可分为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5):160-161
<正>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生命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教学本身就是生命化。关怀生命、直面学生的生命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学校教育需要教师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使儿童在学校教育中自主、能动、积极地成长。关注教学中呈现的生命化课程资源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实现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内涵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多层互动学校效能模型为基础,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收集了20个影响学校效能的因素,在全国7个省市进行了调查,抽出了“管理因子”、“教学因子”与“质量因子”等3类综合因素,指出各校提高效能的关键因素会随学校所处的学段、地理位置及规模而变化,从而建议学校在改进工作、提高效能时,应针对自身实际寻找关键因素,不能照抄,也不要指望一蹴而就,而要因校而异,因时而变。  相似文献   

12.
电子校务在数字化校园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玉轩 《高教论坛》2006,(1):130-134
电子校务系统是数字化校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阐述电子校务作用以及发展过程。结合我们在电子校务所做的工作,详细分析了电子校务的系统结构、逻辑结构,并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息框架,最后,从实用、高效的角度探讨了电子校务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应选择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以东、中、西部地区7个省份510所中小学校的2100名教师为调研对象,从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揭示了中小学教师学校文化满意度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School councils are a prominent feature of most school restructuring initiatives, despite surprisingly little evidence about their contribution to school improvemen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n both school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of an advisory form of school councils implemented in the province of Ontario in June 1996. Data from interviews with 50 people from 5 schools, selected for the range of council's influence, were used to address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extent of council effec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atively influential council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uncils had weak positive to negative influences on both schools and classrooms. More influential counci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collaborative team approach with the school staff and their involvement in initiatives related to school improvement objectives. These councils were usually found in schools with a history of relatively extens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ny forms. More influential councils had facilitative principals who supported and endorsed the councils; provided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council members; worked closely with the council chair; and assisted the council to build connections with the school staff.  相似文献   

15.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据调查,当前城市中有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少数学生能读点课外读物,但以流行读物、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涉足严肃读物或经典著作的微乎其微。笔者曾对刚进高中的四个班239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或伟人传记中较适宜中学生阅读的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简爱》、《老人与海》、《鲁迅传记》、《秋雨散文》等,全部读过的没有一个人,部分读过的不到60%,均没有读过的竟超过40%。为语文课本配编的课外读物《语文读本》,竟然也有超过65%的学生没认真读过。此种…  相似文献   

16.
Effects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s on Grades in Compulsory School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different school an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unicipal and independently-operated schools and teacher certification on grades in compulsory school,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parental education confounds the relations between such characteristics and grades. Multilevel,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were u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chool an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ccounted for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variance in grades. However, when parental education wa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relations decreased considerably and, in most cases, became non-significant, thus indicating a confounding effect of parental education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school an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nd grades.  相似文献   

17.
因为学校在国家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所以人们希望学校能够提高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效率。基于对学校效率低下原因的考虑,提高学校自主性就成了解决学校效能不高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的自主性是一种不完全自主性,学校自主性的增大要求学校具备必要的能力,是学校能力而不是学校自主性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桐城派古文发展到曾国藩实现中兴,曾国藩以其政治影响力、系统的古文创作主张和强烈的立派意识网罗了大量人才,形成了一个以曾国藩为中心的古文创作群体。20世纪初,文学史家对这一群体的命名经历了一个过程,仍然存在争议。文章系统归结了早期文学史家对这一群体的研究状貌,认为以“湘乡派”来概括这一群体不符合文学史上文派命名的规律,应当以“曾国藩古文创作群体”来概括这一群体比较客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学校评价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视,学校自我评价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文章主要从学校自我评价倍受关注的原因、内涵及特点、存在问题及实施建议这四方面进行审视和分析,以使其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学校校规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赋予学校制定校规的权力,学校校规既是学校教育生活有序运行的必要保障,也是对学生不良行为予以管理和惩戒的根本依据。对当前学校校规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学校校规制定和实施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