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的"奇"对读者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也是使作品得以流传的力量之一。周口本土作家张新安的短篇小说有着"奇"的特质。在这种"奇"中渗透着本土地域文化,有着生活的真实性,而且其中还有一种趣的存在。这些因素相互融合形成了作者特有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2001年6月的一天,我突然收到2001年第5期的《教育文汇》,随手翻了翻就放起来了。过了一个多月,一天无事,我随手将这本杂志又拿出来浏览。嘿!竟然发现了“范金豹”,我想这个作者也许是和我同姓名。我急切地翻到刊载这篇文章的第29页,从头至尾细细地看了一遍,才确认这篇文章是我写的。我的文章发表了!几个月以后,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母与女》讲述的是一对被称为"女巫"的母女反目成仇的故事。母亲"老女巫"的原型是邀请劳伦斯到陶斯的女巫梅布尔,劳伦斯在给他岳母的信里对梅布尔的描述,与在《母与女》对控制欲极强的"老女巫"母亲的描写几乎相同。女儿"小女巫"的原型是曼斯菲尔德,她们的人生结局基本一致。了解故事里的人物原型对于更好地理解《母与女》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4.
2005年第一期的《教师博览》上刊登一篇题为《与“天鹅”同桌》的文章,读后我感悟颇深。  相似文献   

5.
谭霜 《涪陵师专学报》2013,(3):85-88,136
"黑土地"作为东北平原最珍贵的土壤,同时也是迟子建中短篇小说里主要意象。通过解读部分中短篇小说,以此来剖析"黑土地"这一意象里乡村人与都市人对这一意象的依恋与崇尚。乡村人这一部分重点剖析"黑土地"对于乡村人所蕴含的物质、精神与生命三个层次上的丰富意义;都市人这一部分重点阐释他们在身体与灵魂里放逐自己,皈依土地。在乡村与都市这样一个二元对立系统里,"黑土地"这一意象贯穿其中,串联着乡村人与都市人对"黑土地"的眷恋。  相似文献   

6.
“吴中四杰”之一的初唐诗人张若虚,仅存诗二首(收在《全唐诗》中),但他却因一首咏月诗《春江花月夜》而流芳千古。闻一多先生盛赞此诗“以孤篇压倒全唐”,是“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自古以来,中国诗人对“明月”之咏叹一直婉啭于神州大地,从《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相似文献   

7.
郝利军 《文教资料》2010,(28):15-16
在《飞越杜鹃巢》这本小说中,肯·凯西将基督教文学中的“替罪羊”原型进行了移植,通过写主人公麦克默菲代替人类受罪而死这一替罪,希望以此能唤醒大众逃离非人道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2005年4月2日是举世闻名的丹麦作家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自然还有《丑小鸭》——  相似文献   

9.
10.
鲁迅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的成功之处确实有多个方面,本文拟就《孔乙己》中“笑声”描写的作用作一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1.
《新高考》2008,(10)
“华夏”二字,最早见于《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说文解字》说: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华夏”一词,最基本的涵义在于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弗兰克·奥康纳在短篇小说中着重刻画人物的心理和精神世界,捕捉爱尔兰普通民众瞬间的生活状态。文章以《国家客人》和《圣诞节的早晨》为例分析奥康纳对"精神顿悟"创作技巧的运用,试图挖掘此类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中职英语的教学现状 (一)生源质量差,英语基础普遍较弱 中职学生的来源大体上可归为以下四种情况:一种是经过中考的初中生,成绩差考不上高中的。更有甚者,有些在初中是“双差生”,老师和家长都拿他们没办法,他们到职校是混日子。虽然他们在初中有比较系统的英语学习,但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一种是“社会免试生”。这类学生没有初中毕业,或读初中时中途辍学,他们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一种是贫困生。他们住在边远山区,家庭贫困,因交不起读高中的费用而就读职校。这部分学生较懂事,也很努力。一种是“回炉生”。有些初中毕业生到社会上打工,尝到了没有技术工作难找、收入少的苦头,想进职校学一技之长,改变以后的人生。这部分学生比较努力,但由于出外打工时间长,对原来所学的英语知识忘得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14.
"水"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化及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形式,《红楼梦》这部集大成的小说丰富并深化了"水"意象的内涵。本文从水同女儿、水同清浊和水同爱情三个方面简要分析《红楼梦》中的"水"意象,说明这一意象小说构思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自居易《暮江吟》),“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颇州”(温庭筠《梦江南》),“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已《谒金门》),  相似文献   

16.
"道"是老子思想里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认为,"道"为天下母,是万物生成的根本,因此,"母"的意象在老子思想中具有特殊的伦理意蕴,其所涵盖的孕育之"母"、慈柔之"母"、文化传承之"母"不仅表现了老子"尚阴贵柔"的思想,而且对于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童话应该说是一种最美丽、最单纯的文体,透过孩子们纯净的双眸,童话会折射出水晶一般清新可人的光泽。可是当它被添加过多的成人诠释,使得美丽的童话变成某种观念的图解,甚至成为一种道德教育形象化的教材,原本纯净的童话便会被渐渐异化成一种具有教化色彩的寓言,失去它本应具有的魅力。为什么我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不是美丽的童话。童话应该说是一种最美丽、最单纯的文体。透过孩子们纯净的双眸,童话会折射出水晶一般清新可人的光泽。可是当它被添加进过多的成人的诠释,使得美丽的童话变成某种观念的图解,甚至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形象化的教材,原本纯净的童话便会被渐渐异化成一种具有教化色彩的寓言,从而失去它本应具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阳光搜索》2005,(3):12-13
四年前,我是武汉一个专门替父亲开夜车的“的哥”。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对象,不同的意象能传达不同的感情,《花间集》中充斥着繁多的意象,其中的"泪"意象也被花间诸贤不厌其烦地使用着。《花间集》中的"泪"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入探寻其内涵,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花间词作。本文将从"泪"意象、"泪"意象的内涵以及"泪"意象的运作等几个方面对《花间集》中"泪"意象进行多角度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