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古文有长篇巨制,也有写得短小精悍的,视内容而定。但写得短而精的古文,不等于内容非常简单,有的是尺幅而具千里之势。就内容看,虽不能与长篇比,也还是有变化,有转折,并不简单化,却写得非常短小,那是怎样写的呢?由于各种不同的文体有各种不同的写法,同样写得短小,体裁不同写法就不完全一样。因此,这里试举几篇体裁不同的短文来说说。先举一篇记叙文:  相似文献   

2.
《新华日报》在今年第一季度发起短新闻竞赛活动,从奖励写短新闻入手,大力改革新闻报道,这是值得称道的。早在三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要求我们“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列宁把新闻称作“电报文体”、“电讯体裁”,并且毫不掩饰地说:“写长了我根本不看,一定不看。”胡乔木同志在一九四六年曾建议。报纸上的新闻要有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新华日报》举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体裁,是指新闻写作的表达形式。一般说,报道的内容决定报道的形式,而报道的形式反过来又制约着报道的内容。好的新闻作品,总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在写作时,由于表达报道主题的手法不同,选择材抖的角度不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以及报道所要达到的要求不同等等,所以新闻的表达形式——即新闻写作的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宣传工作的需要,再加上新闻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新闻写作的体裁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要为报刊写好稿件,争取较高的采用率,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特点和要求。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十八般武艺”要样样精通。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新华社高级记者孙世恺曾在本刊连载“新闻采写讲座”,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现应读者要求,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孙世恺同志新写的“新闻写作入门”讲座,包括:《怎样写消息》、《怎样写通讯》、《怎样写特写》、《怎样写调查报告》等题目。共约5万多字,可供各地用作培训通讯员的基本教材。  相似文献   

4.
    
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产生得颇早的一种文体。它创始于周末,特别发达于汉代,经过历代作家的创作实践,在体制上不断有所变化。它一直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文体之一,所谓“诗词歌赋”,“赋”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在中国文学史上,赋体作品的最早写作者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学者荀况。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荀况有赋十篇,现存五篇(或称六篇,即《礼》、《知》、《云》、《蚕》、《针》,外加《佹诗》),收在《荀子》一书中。赋这一文体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从字上讲,“赋”是“铺陈”的意思。汉代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毛诗正义·关睢传·疏)))梁代刘勰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所谓“铺”  相似文献   

5.
新闻从业人员都知道,新闻评论是众多新闻体裁中比较难写的一种。而在新闻评论中,比较难写的是经济评论。如何写经济评论是个大题目,是需要专家和教授们深入研究的。《新闻实践》的编辑希望我写一篇有关怎样写经济评论的文章,因为有写经济评论近10年的经历,所以也就应承了下来,算是从业的感想吧。大家都说写经济评论难,究竟难在哪里?我看有三难:一是难在掌握经济走势,二是难在发现典型和问题,三是难在掌握经济规律。粗粗想了想,经济评论要写得到位,至少要把握好六个关系:第一,要把握好现象与本质  相似文献   

6.
一这部《古诗文要籍叙录》原名《历代诗文要籍详解》,是当年我和金开诚先生合作的旧著,1988年曾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现在十七八年过去,很多朋友说,这部书已经很难找了。因此,中华书局要重印,重印前,让我写一篇再版序言。在写这篇序言的时候,回想起当年查找版本、考索文  相似文献   

7.
业界动向     
武侠小说名家金庸即将“重出江湖”,这次他要写的不是武侠小说,而是一部贯穿古今的《中国通史》。 金庸表示,他最近几年将投注心力写一部从中华民族起源直至近代的《中国通史》,采用一篇一个专题的体裁方式,或写人或写事。他认为这部通史一定要有自己的创见,文字方面也要浅显易读些。 金庸除决定写史书外,还带给读者另一份礼物,这就是他修改三次的  相似文献   

8.
胡小平 《新闻界》2000,(3):58-58
《新闻界》编辑部的老师来信说 ,我在1997年和1998两年有三篇新闻作品获得了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 ,要我写一篇文章说一说怎样才能多出精品。实在有些汗颜 ,但又盛情难却。想来想去 ,打算将自己是怎样采写这几篇新闻稿的写出来 ,再粗浅地谈一谈自己对多出精品的看法。获省好新闻一等奖的三篇作品分别是刊在《四川农村日报》上的《下岗女工张子君带出养猪专业社》、《提起红色罚款单 ,乡长 :我也怕》和《罗永光能官能民本色不变》。采写《下岗女工张子君带出养猪专业社》是1997年的夏天。最初并非去采访张子君 ,是高坪区畜牧局的同…  相似文献   

9.
人物专访,目前已成为一种读者喜爱的时兴的新闻体裁.专访要求写得实实在在,用事实说话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写得生动、活泼,有现场感,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我想先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1990年1月,我写了一篇人物专访《难忘故乡梨园情——访台胞俞琦女士》,内容讲一位当年宜昌街头抗敌剧团的小辫子演员,在大陆隆重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之际,故地重返时的观感。原稿中写道:“俞琦女士翻开相册,让我看她年轻时的剧  相似文献   

10.
(一) 《短些再短些》,胡乔木同志的这篇短文,发表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新闻界的同志还在不断发出多写短文的呼吁。然而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怎样做到短些再短些,任务依然艰巨,同志仍须努力。 我们提倡多写短文章,但又不要短而空。毛泽东同志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他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反对党八股》)“短些”,“精粹些”,也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短而精。 新闻作品怎样做到短而精?古代优秀短篇传记文在写作上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寻找历史的诗情──资深新闻编辑萧关鸿的《情 话》近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开卷首篇,就是做书名的《情话》,讲的是刘海粟与夏伊乔的情爱沧桑。在卷一中有《刘海粟与徐悲鸿》、《巴金与他的编辑》、《寻找张爱玲》、《最后的苏青》诸篇,在当时媒体刊出时,就令人注目,所写之人其述之事富有新闻性。卷二的三篇是从不同的角度写了一个人们关注的人物庄则栋,写得真实可信,准确无误。卷三写一个女人崇拜天才的心路历程,题日《痴情》,把主人公贝蒂娜写得活龙活现,在他浓重的笔触中见到了历史沧桑。全书插图和照片也选得别有新意。一…  相似文献   

12.
情发于意     
荣登1998年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榜首的作品,是《河北日报》一篇评论《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这篇评论写得不同一般,开头两段是你想不到的两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军事记者阎吾,以擅长“情景新闻”而饮誉新闻界。他写的《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和《战后谅山》就是两篇最著名的“情景新闻”。所谓“情景新闻”,就是指那种能够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报道,它不是一种体裁,而是对达到这种境界的新闻特写、新闻速描或曰现场报道、目击式新闻、视觉新闻等作品的赞誉。阎吾同志每逢大战,便有这样的传世作品产生,因此,又常常被人们称誉为“情景记者”。这里刊载的阎吾同志的这两篇作品,我曾阅读过多次。可以说,每次阅读都受到深刻的教益。这教益有作品本身的,也有作品之外的。作品本身,它让我理解、掌握一篇现场情景新闻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作品  相似文献   

14.
电视散文创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拍好一部电视散文?前人不曾留下任何模式,更谈不上成熟的创作理论。在观摩学习他人优秀作品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电视散文的创作谈点感受。 一、电视散文的幢文创作《选择》 电视欲文的创作,首先要选择(或创作)一篇好的散文,就像拍摄一部影视剧,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剧本一样。散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视散文作品的质量。 什么样的散文适合作电视散文的“剧本”呢?首先必须符合电视的特性。此外,傲文的文学性也是衡量电视散文“剧本”质量的重要标准。 有了一篇合适的散文,对创作一部电视散文可谓成功了一半。具体如…  相似文献   

15.
何之洪 《大观周刊》2011,(14):171-171,70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文体的要求为“切合文体要求”。什么叫符合文体要求?其含义一般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高考作文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四大文体”。高考命题,有时指定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封回信”;有时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在考试中。我们一定要弄清试题在这方面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要读懂题意。第二,指符合考生自己设定的文体要求。一般来说,选定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选定了编故事就要写得像故事,选定了写说明文就要写得像说明文。尤其是如果选定了写应用文,就一定要按应用文的一般格式去写。比如书信要有称呼和署名,日记要有时间(可以是虚构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16.
端木夏 《新闻界》2002,(3):63-64
说起新闻要有深度,有人动辄便采用“深度报道”的体裁;一写“深度报道”就得长篇巨著,动辄数千言。非“深度报道”的“消息”能不能写出深度?《沙尘敲响四川大门》作了肯定的回答。新闻要写出深度是否就得长篇大论?《沙尘敲响四川大门》作了否定的回答。《沙尘敲响四川大门》不过800多字,是短新闻写出了深度之一例。这篇新闻的深度表现在哪里?在于既反映了事实的现象又揭示了事  相似文献   

17.
喜爱曲艺创作的刘建勋,怎么还“迷”上了新闻写作? 要解开这个“谜”,时钟还得回拨到1957年2月12日。这天,他写的通讯《医生病人心连心》,被武汉《长江日报》刊登,这是他有生以来发表的第一篇新闻作品。从此,只上过一学期初级师范就辍学当学徒的刘建勋,开始和新闻结缘。尽管,命运之神将他安排到银行系统工作了20几个春秋,却没能阻止他辛勤的笔耕,多年来不断有一篇又一篇的稿件被报刊、电台所采用。1980年,刘建勋因病提前从银行退休了,如愿以偿地来到省戏剧研究所,任《传奇故事》编辑。按理说,从此他可以集中精力搞创作了。可当他看到河南曲艺界有一批老艺人为曲  相似文献   

18.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了具备深刻的主题思想、典型的新闻事实,还应该具备完美的表达形式,比如:适当的体裁选择、结构安排、表现手法等等。其中.新闻语言运用得如何,对新闻作品能否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起着重要的影响。无论从表现新闻作者审美创作意图,还是从新闻作品本身的客观传播效果来看,新闻语言都必须要有其独特的魅力展现。  相似文献   

19.
由《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全国县(市)报研究会筹委会联合举办的“怎样办好县(市)报”有奖征文活动,8月中旬在北京评选揭晓。江西省《赣中报》副总编辑简秋雄写的《假如我办县(市)报……》一文获一等奖。获二等奖的论文有5篇、三等奖11篇,另有40篇被评为入选作品。“怎样办好县(市)报”征文  相似文献   

20.
老记者徐熊在《我是怎样学步走的?》一文中讲他写一篇通讯引起的风波:我的第一篇通讯在《新华日报》(华中版)上发表后闹了笑话,当时一些读者竟把我当成蒋帮特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