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对 80年代充任过文学主潮的知青文学进行新的回视 ,从知青文学的命名和表现内容 ,80年代的“三次浪潮” ,以及知青文学的退潮三个方面对这一新时期文学的独特形式进行了一种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80年代充任过文学主潮的知青文学进行新的回视,从知青文学的命名和表现内容,80年代的“三次浪潮”,以及知青文学的退潮三个方面对这一新时期文学的特独形式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3.
《醉入花丛》是知青文学另类写作的逻辑起点。阿城的《棋王》从另一向度呈现知青文学的另类延展。而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则是主流知青文学与非主流知青文学亦即知青文学另类书写合流的结点。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刘醒龙的《大树还小》和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也各以强烈的非主流倾向,对知青文学的不同哲学时段,进行另类表述。知青文学发展中这种由弱而强的态势,加速了80年代主流知青作家在90年代的集体溃败,终于在21世纪让位于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他们曾经建树的以宏大叙事为基础的知青文学悲剧,已然为另一种风格和基调的文学叙事所代替。知青文学创作因此总体上走向人本,逼近历史真相,从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未经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年轻作家对知青文学重新审视与把握,以民间立场对知青文学进行重写,知青文学中出现了农民话语,给当代文坛带来新视角和新风格,这也是对以往主流知青文学的一次微弱的反抗.这有利于全方位深层次反映与阐释知青和知青运动.本文试图从时代诉求、文本主题以及这种知青叙事的影响来考察知青文学微弱反抗的历史必然性.刘醒龙、韩东、李洱、何顿、赵刚、刘汉太等的知青叙述将是本文的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文学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艺术关系,知青文学也是如此。一大批知青文学作品表现了知青们下乡、支边的痛苦生活,作品中的自然被涂挂上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们都成了人化自然,做了知青的代言人,成了知青情感的载体,是知青想象中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文学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艺术关系。知青文学也是如此。一大批知青文学作品表现了知青们下乡、支边的痛苦生活,作品中的自然被涂挂上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们都成了人化自然,作了知青的代言人,戍了知青情感的载体,是知青青春无悔的见证。  相似文献   

7.
"反知青文学"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有一扫文坛"知青文学"之势.但是,究竟何为"反知青文学",很难说得清道得明.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透视"反知青文学"的发生原因和创作特征,并对其创作特征进行解构,有助于了解特定时代的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艺术关系,知青文学也是如此。一大批知青文学作品表现了知青下乡、支边的痛苦生活,作品中的自然被涂挂上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们都成了人化自然,作了知青的代言人,成了知青情感的载体,是知青苦难青春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王小波为代表的知青作家进行的文革书写与作为知青文学非主流倾向的代表性文本《黄金时代》,为研究知青文学文革书写的另类写作提供了典型性范本。通过对此书写中挑战权力机制、挑战公众话语、挑战文革思维、挑战文化秩序四个层面的分析,将挑战文革荒诞性的书写紧密地统一在同一逻辑层面上,这对研究王小波的文本价值和知青文学的书写方向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知青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知青形象的塑造是研究知青文学,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回避的课题。知青文学中的另类书写是新时期知青文学与之前主流知青文学的最大不同,另类书写包括了知青返城后身份认知焦虑的精神困顿、知青文学关注对象从知青到农民的转移、知青形象从受害者到破坏者的转变。之前知青文学包括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官方和地下两种形态的知青文学。新时期与之前的知青文学界共同构成了知青文学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1.
知青文学自新时期兴起后形成了"蹉跎岁月"和"青春无悔"的创作模式.1990年代以来,知青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现象写实主义潮流,超越"青春无悔"的模式,抗拒宏大叙事,还原历史的原生态,并以个人化的方式书写个人存在的真实状态,是1990年代文学潮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垦区知青文学创作是中国知青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领军人物梁晓声的垦区知青文学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把中国知青文学推上了顶峰。黑龙江垦区知青文学创作的成就首先表现在它一出现,就有别于笼统否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悲戚或诅咒的文学,而是以一种清醒的认识和严格的现实主义笔调书写了人的精神和尊严永不堕落的历史;弘扬了"真诚、坚毅、责任、奋进、乐观、友情、抗争"的北大荒精神。其次,它描绘了一幅四十七万知青在北大荒战天斗地,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画卷,艺术地书写了一部黑龙江垦区知青史。再次,它塑造了垦区知青的英雄群像。  相似文献   

13.
理想主义精神贯穿于知青文学史。知青文学中它表现为一种具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力求实现“载道言志”的文学功用 ,这也是知青文学理想主义精神的积极内核。理想主义具体表现为伦理原则和群体意识。前者指一种善恶观、道德感 ,是知青们置于首位不可移易的准则 ;后者则指知青心中“我们”而非“我”的意识。对于过于务实 ,呼唤理想的文坛而言 ,知青文学理想主义精神的积极内核 ,将发挥出借鉴甚至榜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文学发展最富有动势的六年中(1978—1984),知青题材的创作,一直强烈地牵动着人们的视听,形成了属于自身的题材内容、主题内容、形象内容与审美内容的独立系统。可以说,知青运动,阻断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不幸的人们以其文学的笔,  相似文献   

15.
“窥意象而运斤”是文学创作的首要法则之一。纪实文学既然是“文学” ,就不能缺少“文学性” ,不能忽视审美意象的建构。新时期初期的纪实文学多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营造意象 ,90年代之后的纪实文学构筑审美意象更具创造性和新鲜感。不过 ,作为叙事文学 ,纪实文学也不能一味地堆砌意象 ,要讲究适度和自然  相似文献   

16.
张承志的知青乡村小说经历了从"青春祭奠"、"成人仪式"到"清洁的精神"的情感心理旅程,把乡村歌颂、理想主义和浪漫抒情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颂歌",其文化、文学渊源与左翼文学、伊斯兰宗教文化息息相关.他特立独行的文化姿态在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中显得尤为突出,但放在那一代人的社会、文化、教育、心理背景中考察,则连接着那一代人共有的文化心结.其乡村叙事的独特思想内涵和审美形态折射出1980年代独特的文化环境和"知青"这一代人不同的文化心态.其雄浑的抒情风格为当代读书界所欣赏,折射出1980年代以来此类抒情传统的匮乏.  相似文献   

17.
文学本质研究中以童庆炳、钱中文为代表的审美派认为:"文学是一种语言所呈现的审美意识形态",并规定它为文艺学第一原理。此观点使文学从"文学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本质是阶级工具""文学本质是政治工具"的年代里得到解脱。但近年,以董学文为代表的""文学本质社会意识形式派"则认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性概念,用一个总体性范畴给总体的构成要素下定义是欠妥当的。文学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但并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就是文学。所以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不能成立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60年代生和70年代生作家的作品表现出的共同倾向进行分析,认为欲望、成长、性、城市、酷性表演、反叛等话语和表现形式构成了当下文学的写作话浯。指出当代不良审美文化对文学造成了负面影响,期望以理性的分析达到对当下文学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文革结束后,回到城市的知青群体是失落的一代。心理的失衡,产生了寻求补偿的愿望。作为知青一代的代言人,知青作家通过前知青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成功地扭转了知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提升了知青的社会地位,并且最终占据了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话语中心,改变了文坛格局。  相似文献   

20.
《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是池莉新近发表的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它以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对成长的青春岁月的无限激情。完成了对知青小说、对新市民小说的开拓,表现了池莉对小说观念及文学观念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