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德蓉 《培训与研究》2007,24(11):88-90
努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高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责任和使命。学习中华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习"天人合一"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区环境;学习"和而不同"观,创建人与社会圆融无间的人际环境;学习"自知者明"观,创建人与自我合德并进的身心环境,大力推进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和理论支撑。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实践路径,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3.
和谐教育作为整体,包括了和谐校园、和谐文化、和谐精神三个基本要素。三者之间关系体现为辩证统一性。从静态看,和谐校园、和谐文化、和谐精神具有整体性;从动态看,和谐校园、和谐文化、和谐精神具有协调性。当前,推进和谐教育,需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把握和谐教育的前提;积极发展校园文化,涵养和谐教育的基础;提升校园和谐精神,增强和谐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从儒道释的和谐思想谈和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宝英  刘尧 《教育科学》2006,22(6):11-12
和谐教育,是指实现了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和谐而达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将有效地促进人与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人—人”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天—人”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手段,“人—我”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和谐理念的基本内蕴及其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生于理念和谐。和谐理念从本体论的高度概括反映了世界所具有的内在的和谐本质及其实现形式。具体来说,和谐理念主要包括宇宙和谐、系统和谐和对立和谐,它们并不是相互对立的,相反具有极强的内在关联性。从本体论的高度概括和谐基本理念,是丰富人类辩证思维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评论》2008,(1):76-79
和谐教学是课程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理念之一,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具有人本性与主体性、全面性与整体性、差异性与独特性、协调性与动态性等特征。在实践层面上,和谐教学以人的整体、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遵循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顺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营造安全自由的和谐课堂和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精髓,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如何将和谐的精神实质与教育现实的有机相结合,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和谐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本文试从和谐教育的内涵出发阐释和谐高校创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对教育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同样,没有和谐社会,也就没有和谐教育。所以促进幼儿教育走向和谐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使幼儿教育走向和谐进程呢?首先家园和谐教育,其次幼儿园与社会的和谐教育,再次师幼之间要形成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政府     
古往今来,对于和谐的论述颇多,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和谐政府进行了大胆的描述和畅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和谐政府的职能问题。  相似文献   

10.
和谐经济即以和谐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对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的因素进行治理,从而达到经济自身的动态协调和稳定发展的经济发展形态。经济活动是基本的人生活动,和谐经济是人生和谐的经济,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和谐的经济。劳动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和谐的劳动才能形成和谐的人生,和谐经济是劳动和谐的经济。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产生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欲望不和谐,经济就不可能和谐,和谐经济即欲望和谐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和谐理想”发端,并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路,展开为“和谐家庭”、“政和国治”、“协和万邦”三个部分,整体地审视儒家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儒家实现社会和谐的设想。在“天人和谐”部分,简要地阐释儒家关于调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主张。在“和谐思维”部分,从思维方式角度概括儒家和谐思想之精髓,这也是今天我们反思传统时最值得注意之处。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学院李晓元、汪元宏、王有炜合著的《和谐人——一场人文化的变革》一书,于2005年12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这部极具现实感和创造力的著作中,体现了著者对其“和谐人”思想的深入思考和理论创见,进一步明晰了当代人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中人的生存和发展进路,从而实现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心理文化状态的超越与变革,具有一定的指向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和谐管理是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高校行政管理观念中注入和谐理念,势必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高校的管理工作与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让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教育智慧,最终实现"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15.
和谐教育思想在西方源自古希腊,在中国源自儒家"中庸"思想,至明代王守仁,最终提出了明确的和谐教育思想。就其发展趋势看,研究对象和内容应从过去的微观和中观层面上的和谐教育发展至宏观意义上的和谐教育,研究方法也应从定性方法转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上。  相似文献   

16.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想上一个台阶,需要在文化精神、制度引领、办学规划、师资队伍培养、常规工作的目标细化、常态教学管理、学生习惯培养、团队执行力等诸多宏观和微观因素方面下大功夫。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又是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经济结构过渡.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孜孜以求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不管理论研究专家从什么样的角度或视角出发,也不管政府部门对和谐社会的特征、前景有着怎样的概括和描述,社会和谐最终的落脚点必须是人的和谐,或者说其核心在于百姓和谐。要实现百姓和谐,党群和谐、干群和谐是基础和前提,而党群和谐、干群和谐的关键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真心为民爱民的"民本"意识,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和谐--无论是结构状态的有序分布还是功能状态的进化有道,都蕴涵着无与伦比的力量与神奇.自我和谐是个人和谐发展的调适力,人我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协和力,物我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力,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和谐是发展之源,和谐就是力量.通过大自然内置和谐有序的自然生存与发展和物理学与伦理学的二维证明我们将会发现,"和谐就是力量"不仅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物理学定律,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和谐伦理命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