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的实施,将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交由学校。为学校的自主发展、打造学校的课程特色创造了空间。六年来,我校的“茶艺实践”校本课程走过的是一条研究探索、实践反思、提升创新、发展共赢之路。 一、对六年校本课程发展的回顾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课程逐步得到落实之后,作为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也越来越为各校所重视,各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开发与实施,从总体上探索课程持续发展的机制。但就当前各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来说还是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创新模式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之一,其中包含了复杂的课程开发技术,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够反映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水平.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遵循课程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基础性原则、个性化原则、迁移性原则、普及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条件基础,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领域展开课程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其课程创新模式的组织与实施主要依靠课时的调整与安排、教材的开发与完善等途径.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当下新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我们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本文就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小学教学中校本课程开发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阐述几点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5月13日下午在宣武区三义里小学召开了宣武区课程改革学校特色专场校本课程现场会、北京市校本课程研讨会“校本课程花正浓,校园茶香润无声”。这次专场会三义里小学作为承办校,展示了学校课改六年来在茶艺校本课程研究上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绩。参与此次研讨会的领导除了有宣武区教育督导室牟东棋主任,  相似文献   

6.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下,各个小学日益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由于处在尝试、探索的起始阶段,无经验可循,于是便出现了诸如教师积极性不高、校本教材匮乏、管理不当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既有思想认识、外界压力方面的,也有教师专业素质、课程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因此,城区小学应当从思想认识、培训师资、优化管理和充分利用资源等方面着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启动高中课改,新一轮体育课改的启动,对体育学科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体育学科走在课改前沿,以模块教学引领高中体育选修课的开展,教师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利,教师可根据学校特点,自己选择教材,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2009年3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符合学校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地方、学校课程丰富学校的课程结构,因此校园排舞校本课程的开设正好满足、适应了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进入常规化开设阶段,必须有更加公开、透明的操作程序,强化管理规范.编制课程方案和课程纲要,要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易粗不易细,易简不易繁,要遵循更加明确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团到淄博市临淄区进行评估验收。这天,督导团走进晏婴小学,在教学楼里,他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教室内空无一人。学生都到哪里去了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市区小学的校本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发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中存在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并总结了一些原因,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望小学在以后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红原县藏族牧区小学课程设王为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结合谊地区生态资源、民风民俗、文化艺术、红色旅游等方面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素材优势及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增强学生在校的生活体验,使教育成为学生精神提升的过程。我校以校本课程为载体,通过挖掘校园资源、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追寻课程的生活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已经成为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我校通过学习、调查、研究与反思,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了以《形体》与《学科学、爱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经过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是我国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分类可以有效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结合活动理论与威廉·霍顿的学习活动分类理论,设计了小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分类理论。  相似文献   

15.
蒲倩雯 《教育导刊》2008,(10):63-64
我校原开设的兴趣活动课较为单一地指向学生兴趣,也没有有效的选修指导,课程的开设也没有进行科学的计划、规范的管理,显得较为无序。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构建体现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小学活动课的发展形式也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校本发展之路。因应这一变化,我校进行了小学校本选修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上期,就校本课程在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本刊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吴刚平教授为大家做了解答,从政策理解层面为大家澄清了一些最基本的认识。本期我们将聚焦“如何做”,结合北京市宣武区康乐里小学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案例,希望大家能从他们在探索校本课程建设中的思考、经验、教训与问题中得到启发,共同探索有效的校本课程建设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张锐 《教育导刊》2006,8(12):11-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确立,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热潮的推动下,我国许多幼儿园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园本课程的开发。所谓园本课程(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源于校本课程,其实质是主张以园所、教师、幼儿的实际需要为主旨来选择、生成课程,它  相似文献   

18.
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研究设计了以诵读致知、感悟启智、笃行生慧三大板块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开发了学科渗透课程、东坡文化主题课程、实践拓展课程三类课程分支,建构了整合延伸国家课程、渗透特色地方课程、彰显海南本土特色文化的“东坡印记”校本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具有海南特色印记和琼岛东坡精神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优势与特色,结合校情,发挥教师特长,开展以情系乡土,弘扬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通过采取探索课堂模式、编写教材、多元评价、家校联合、艺人指导等措施,形成了独具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保障校本课程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改革中,国家实行了三级课程管理,赋予了学校课程开发的权利。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能健康顺利地发展,我校根据市教育局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精神,把校本课程开发纳人了课改整体计划之中。我校根据农村小学特点,结合校园化建设进行了几年不懈地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