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虎是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在我国已匿迹多年。然而,虎年东北却爆出虎新闻——  相似文献   

2.
《新闻世界》2011,(5):257-258,F0003
画家、企业家时亚奎素描时严奎是安徽省唯一画虎的企业家。一位记者戏说时亚奎,他在企业界是个年轻的总经理画有,他在书画艺术界是一个画虎的杰出企业家。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22日下午,我和符成龙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奔赴哈尔滨找老虎去了。采访中科院院士马建章教授很不容易。马教授很忙,好不容易才约到。然而,到了哈尔滨之后,老人的电话就一直没有人接听。马建章教授是东北虎研究的权威专家,很多东北虎专家师从于马老,在国际上很有声望,华南虎照事件也曾请他去做评定,如果采访不到他,就像一个人很饿了,却只有一碗稀得见不到米粒的粥,不  相似文献   

4.
决定让我和关艳玲承担《东北虎》特刊的采访任务时,我和艳玲到报社才半年,刚刚摘了见习记者的帽子。第一次参与策划、第一次出差,当时我的心情除了激动还是激动。搜集东北虎的资料,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网上的文章和研究资料、图书馆相关书籍甚至是民间的小传说,统统成了我们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管飞 《中国图书评论》2018,(12):121-121
《虎石台》,张治贤、张釜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18年6月这部作品沉淀了60余年,凝聚了作者父子两代人的心血。《虎石台》是一部叙事体作品,时间跨度大约30年,不算很长,但它的特殊性在于,作为东北地域的一个代表性村庄,虎石台在这短短的30年里却经历了民国军阀战乱、伪满洲国、国共争夺东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风云变换又牵连着虎石台众生的命运沉浮,可谓头绪繁多,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主图的遭遇     
忘了哪年哪月了,报纸杂志化甫一提出,国内一流都市报纷纷照猫画虎,仿成封面模板,有模有样地"杂志化"起来.二三流亦不甘落后,参照"一流模板",画起虎来.再看那"虎",虽无虎威,也抓眼球. 几轮画虎过后,国内都市类报纸杂志化已如雨后春笋,但坚持原创的凤毛麟角,而山寨者众.翻译成正经话就是:我国大部分都市类报纸的模仿能力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真正称职的新闻记者,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新闻事件,常喜欢做现场采访,获取第一手材料,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可信性和说服力。现场采访,不仅要花力气、费脑筋,有时还要受艰苦,担风险。 1985年3月,我随东北林学院野生动物系东北虎航空调查队进行的一次航空调查,就是一次这样的采访。航空调查东北虎是林业部下达的“东北虎研究”重点课题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查清东北虎乃至其它大型兽类的数量及其分布,以便为拯救东北虎和开展自然保护事业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于辽宁日报《东北虎》特刊获得金奖,当时正在评审现场的陆岭立这样描述当时的场面:结果一出,评委们一致在喊,CHINA,CHINA。我们就知道了,金奖一定是《东北虎》了。记者:《东北虎》究竟靠什么取胜?陆岭立:《东北虎》不仅得到了金奖,而且是三个金奖中评委意见最一致的一个,这是更为难得的。东北虎能够取胜原因很多,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形式对内容的服务达到了最佳。  相似文献   

9.
1934年秋,川籍画家张善与其弟张大千联合在北平举办画展。善先生展品中有一力作:一幅丈二巨虎,名《黄山神虎》,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当时,任29军军长兼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和察哈尔省主席的宋哲元将军也参观了画展。他看到张善的《黄山神虎》顿觉眼前一亮,赞不绝口,观赏良久,不忍离去。副军长秦德纯、总参议肖振瀛等人看出他有买下此画的意思,遂向主持画展的人提出:宋将军打算买下此画。主持画展者不敢作主,一再表示:《黄山神虎》已标明了是非卖品,是否请宋将军另选一幅虎画,别说买,就是相赠也无妨。但宋哲元将军却偏偏最看重这幅《黄山神虎…  相似文献   

10.
《东北虎》特刊在策划之初,我很难想象这会是一只什么样的虎。这一点正是文字编辑与视觉设计者思考视角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个不同,所以当文字与视觉实现了完美结合后,这只虎才长成了现在的样子。视觉中心主任张庆钧一直在寻找一个适合视觉表达的形象,而我则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引起公众兴趣并有讨论空间的社会热点话题。所以,在2009年11月的一次交流中,说起了刚刚发生在沈阳棋盘山的东北虎伤  相似文献   

11.
人们习惯把写稿编稿草率、敷衍、粗枝大叶的人称为“马虎先生”,何以叫“马虎”呢:据说宋末有位画家,一次刚画好一只虎头,有人就请他画马,于是他就在画好的虎头后面画了个马身子。画家的大儿子问他“是马还是虎?”他说是虎。可是小儿子问他,他又说是马。后来,大儿子去打猎,遇见一匹马,误认为是虎,将马射死,结果不得不给马主赔偿损失;小儿子在野外遇到虎,又误以为是马,便去骑它,结果被虎咬死。画家痛定思痛,愤然把《马虎图》付之一炬,还写诗自戒:“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小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把最美好、最原生态的东北虎展现给读者,所以,最初我们纠结于用手绘的老虎还是实际拍摄的老虎。然而,无论是在网络上和记者在黑龙江、沈阳虎园拍摄的老虎,都已经失去了野生东北虎凶狠的感觉,毛也不光滑。出于艺术感,也为了符合实际、符合我们寻找东北虎的主题,我们采用了手绘的老虎。  相似文献   

13.
叶梦 《新闻天地》2006,(3):51-52
《百虎图》长卷展开的那一刻,我确实感到吃惊。呵呵,好长!三十米哦!《百虎图》是画家陈凯良的旧作,二十年前的用工笔彩绘在白绢上的巨幅作品。他收藏多年,最近才公开示人。我看见长卷的结尾处有省内书画名家新近为长卷的题款。长卷的中间也有画家本人用隶书、草书、楷书的题款,最初的题款是在丁卯孟春于长沙城北。我属虎,是一个爱虎的人。我曾经收集过很多工艺品的老虎。有一年《美  相似文献   

14.
王法军 《青年记者》2017,(12):62-63
以动物为报道对象的新闻报道如今在各种媒体上寻常可见,也为受众所喜闻乐见.但动物作为报道对象与人不同,它们不能接受采访,记者只能依赖自己的观察以及对与动物有关的人的采访等进行报道.而我们现在对于动物的认识和了解是有限的,如果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素养,新闻采写作风不深入、方法不对头,就很容易出现新闻失实. 今年2月份,一组关于东北虎变胖的报道持续成为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5.
国家大剧院蓬勃发展的会员队伍中,有一位叫何大中的老人分外引人注目。因为这位75岁的普通观众在50多年的时间里收藏了近千份戏单和戏票,整理出来宛若一部中国话剧的微型发展史。何大中说,自己的父辈与梨园有过不少接触,自己的同辈中也有不少人从事戏曲工作,然而,他却对话剧情有独钟。1949年,刚上初一的何大中看了第一场话剧,由人民大学学生演出的《思想问题》。从此,何大中便和剧场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有新戏好戏,何大中便会去观看。也是  相似文献   

16.
最大的悬疑片:华南虎。陕西农民周正龙拍照的华南虎,众说纷纭,多方质疑,官方鉴定、民间调查、侦破专家发言、从年画虎到秘密账本、从拿脑袋担保到以乌纱帽作赌注,到底是纸老虎还是真老虎,一直到2007年结束.还没有结案。还有比华南虎更大的悬疑片吗?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14日"潘嵩毅东北虎摄影展"在黑龙江省图书馆拉开帷幕。潘嵩毅是生活在黑土地上的中国著名摄影家,擅长拍摄东北虎、丹顶鹤,以东北虎摄影作品驰名中外。潘嵩毅用鲜  相似文献   

18.
据说宋末有位面家,一次刚画好一只虎头,有人就请他画马,于是他就在虎头后面画了个马身子。画家的大儿子问他“是马还是虎?”他说是虎。可小儿子问他,他又说是马。后来,大儿子去打猎,遇见一匹马,误认为是虎,将马射死,结果不得不给马主赔偿损失;小儿子在野外遇到虎,又误以为是马,便去骑它,结果被虎咬死。画家痛定思痛,愤然把《马虎图》付之一炬,还写诗  相似文献   

19.
制作东北虎长卷的时候,最难忘的就是对老虎骨头的研究。设计要求,要将东北虎前足上的骨头全部画出,并画出老虎的脊骨,也就是说,要给东北虎来个大解剖,既要了解东北虎每个部位有多少块骨头,又要动态下老虎骨骼的形态是什么样的,绝对不能出差错。在整个长卷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还要把各个形态的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兽中之王”的东北虎被纳入世界十大濒危野生动物后的17年里,我国经人工繁育的种群由最初的8只扩大到如今300只。这一引起国际组织赞誉的巨大成就,却来自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